"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诗人余光中先生在那首脍炙人口的《乡愁》之后,他又说:我已经没有了乡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也好象没有乡愁。 从读初中开始,就一直住校,之后就很少在家,刚开始的时候,一做梦便是儿时的老家。随着老房子的拆除。时间的推移,我的梦境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不再出现儿时的家乡,大约这时我也就没有了乡愁。 或许是"飘"习惯了,也就麻木了。潜意识里家的感觉不知道去了哪里。也就是我现在时常迷惑;我的家在哪里?期间过年也常回家,老家住址变了一点,就一点点远,可再也觉得那不是我的家,就像时下很多人的逃离北上广,复又逃往北上广。是和之前的环境,人文,圈子不再融合?还是原本的环境已经变的陌生?还是自身的变化让原本的记忆中的家和自己已经格格不入。究竟是你变了,还是世界变了?也就出现了很多人刚离家时总想回家到了后来就慢慢淡化。 可我们每年关还总是回家,我也疑惑这究竟是什么一种力量的驱使?如山一般婉约而又沉重的乡愁?还是家的记忆父母的期盼?诗人北岛说。我的乡愁变得没有指向性,这就是我们眼下处境和答案么? 从古至今,乡愁相关的诗句层出不穷,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岁小孩就能背诵,各朝代各名句举例起来比比皆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思念之切,也便有了许多千古绝唱的句子。只要是背井的游子,就有着自己切身的感受。总带着一种心酸而又兼备一种坚强。 古代的文人游子离乡背井大都是为官被贬,戍守边疆,百姓逃难,总之一切都是为了逃避迫害而为之的无奈之举。可眼下我们为了什么而离家?生计还是异地人文的吸引?汪国真说"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即使远方的风景,并不尽如人意,我们也无需在乎,因为这实在是一个迷人的错。"这就是我们不归家的诠释?再回首却发现我们已经有了回不去的踯躅。每次回家,近村开始碰到熟悉的各种面孔,一个笑容,一句寒暄你就能体会"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是怎么一回事,说不出笑容和面孔是似曾相识还是似曾陌生…… 眼下随遇而安的你,把哪里当作了自己的家。还是能睡家,有工作有老婆孩子热被窝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家。频繁更换的住址已经让梦境"家"的记忆支离破碎,有部小说,电影,歌题目就叫《在路上》。是的,我们永远在路上。而家在就在前方。 ———人在何途,心在何处?迷失在熙熙攘攘的四方,家不知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