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英国考试委员会会长马克·达维在接受BBC电台采访时,提出一个震撼英国中小学生的观点:以后中学考试允许使用Google。该会长表示,既然现在的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都是查Google,长大工作后碰到问题也会借助网络搜索,那么为什么不能把这个能力应用到考试中呢?笔者以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将搜索工具提供给考生使用,不仅可行而且应该。对试水者,我们不妨抱着乐见的心态,鼓励其大胆探索,以期获得更科学的结论。 就工具价值而言,在离得开"亲娘"却离不开"度娘"的互联网时代,学会使用搜索工具,好似小学生学会使用字典一样重要。将一种常用的学习工具用于考试,有助于学生正确使用搜索工具,也利于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文献阅读和使用能力是理论研究和科学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学术能力,更是大众应具备的一项重要技能。很多学生在校期间未得到很好训练,以致于未来发展受到限制。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当下有着现实意义。 将搜索工具的使用能力作为知识学习的一部分并通过考试应用加以强化,无疑会兴起学习的革命。在教师对书籍、资讯的垄断被打破后,师生同处一个知识平台,教师的"教"必定发生重大变化;而当海量信息触手可及的慕课时代到来时,学生的"学"更是姿态万千。眼下的教育应该着眼于长远,将学生从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逐渐引向网络大潮,不断革新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其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拥抱未来。很大程度上,与其说搜索工具进考场带来的是考试的变化,不如说是学习方式的变革,教育观念的变化。 当然,在什么情况下、什么学段、什么样的考试允许使用搜索工具以及怎样使用,是值得认真研究的。在考试中允许使用搜索工具,在网络普及的情况下实属必然,而不是为了使用搜索工具去硬性普及网络,不能本末倒置。在教育均衡化程度还不高的中国尤其应警惕一哄而上的做法。同时,熟练、主动地驾驭网络工具,应具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教育者要引导孩子学会使用现代技术,学会学习的方法。在学习的入门阶段,该"装进"头脑的知识和能力是一定要"装进去"的。而且,搜索工具虽法力无边,但尚不能完全替代《新华字典》。在词典和教科书可以带进考场的开卷考试中,教师仍然要求学生背诵相关知识,自然是有道理的。此举不仅因为这些基础知识潜在稳定的"工具理性",对进一步学习有帮助,且提高了学习现有知识的效率。 另外,考试中可以使用搜索工具,不等于所有考试都要开放搜索工具,关键看是否必要,是否合适。正如考试的难度大小与开卷、闭卷无关一样,是否被允许使用搜索工具,同样不能决定考试的难易。如果一道题完全不能考查出学生的知识素养和能力,学生可以在搜索工具中原封不动地找到答案,这样的题就是没有价值的题。而这样的题是不可能有检测效度的。 在允许使用搜索工具或开卷考试中,如何考试、命题、阅卷非常重要。如果不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考题不能体现开卷考试的独特价值,阅卷缺乏个性化、针对性,这类考试的价值就非常有限,无助于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形成。但不管怎样,应当看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学习和考试方式的变化是必然的,应当允许进行多样化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