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毕业季,找到一份好工作也成了迫在眉睫的事。然而,即将从重庆工商大学文新学院毕业的研三女生焦昱纬却一点也不慌张,这个出生于1990年的女生,早已谋划好了未来——回到老家河南省洛阳市,摆摊卖重庆烤脑花。(5月11日重庆晨报) "女硕士毕业摆摊卖烤脑花"放在就业难尤其是"许多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博士生选择摊煎饼、煮米粉、卖肉夹馍等小吃创业"的大背景下,并不值得奇怪。这位女硕士也蛮坦诚的:"说不失落是假的,也曾羡慕找到好工作的同学。" "一开始不好意思给亲戚说在烤脑花,怕亲戚嫌我没本事。"那么,硕士毕业后再去从事小吃创业之类的工作到底值不值呢?社会和公众又该用怎样的目光来打量呢? 国家提出"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女硕士毕业摆摊卖烤脑花"为之提供了一个注脚——依靠自身努力和实干精神,掌握一技之长,炼就适应社会和学会生存的本领,赢得社会信任和尊重。在笔者看来,内心有点失落也正常,但没有必要在意,因为是靠实践能力和劳动"吃饭",一不"拼爹",二不坐享其成,三不怨天尤人、自甘堕落,理直气壮地为人生赢得了新的空间和天地。 对社会和公众来说,要为消除女硕士的"失落"心理而打造制度化的通道,首要的一点就是摆脱对文凭的固有刻板印象,不能因高学历群体从事小吃等创业工作而另眼相待。对高学历群体自身来说,也要抛弃精英思维和高高在上的姿态,放弃根深蒂固的所谓光宗耀祖才是成功的逻辑;认同自身是就业群体、创业群体中的普通一员,这可能更为重要。 因"北大才子街头卖肉"而闻名的"陆步轩现象",早已让我们对高学历人才有了不同的认识。而北大领导和教授也不以出了卖肉的学生而故意否认"陆步轩现象",相反,承认和肯定了北大学子卖肉的正当性与可能性。正如丘吉尔所说,"没有永恒的文凭,也没有永恒的地位,只有永恒的价值",对当下大学生而言,创造出属于自身的人生精彩同样要依靠自身的拼搏奋斗,也只有努力才能让人生增值。 知识是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基础,但知识决不等于能力。"女硕士毕业摆摊卖烤脑花"启示高校,那种单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技能培养、素质提高的做法,已经很难造就适应社会挑选和时代需要的人才。既要建立一个以能力本位为社会价值导向的社会,又要通过制度建构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体能力的运行机制,让更多的类似"女硕士毕业摆摊卖烤脑花"的成功事例显现。世界银行组织曾在对中国进行全面考察后指出:中国的前景将取决于能否成功地调动和有效使用一切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否则众多的人口将成为一个沉重包袱。高等教育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硕士生的身份与文凭已不再是稀缺资源,人才的标准不再由文凭来决定,这是我们必须适应的新常态,换句话说,以后可能有更多的硕士、博士来从事小吃性质的创业工作。因此,失落可能是阵痛,只要抓住了机会,未来就把握在了自己手中。 更何况,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任何时候,自己站起来,才站得住。让我们共同为"女硕士毕业摆摊卖烤脑花"点赞,也期待社会和政府用制度和机制为其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