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为什么你还只是产品助理


  转眼间,从7月份毕业到现在已经差不多过去了2个月。从实习到试用,再到转正;我从懵懂的大学毕业生菜鸟,开始了一步一个坑地走进了产品狗的世界里。虽然目前还仍是个产品助理的角色,但一切都算是步入了正轨。但最近一段时间曾经要改变世界的激情变成了枯萎的落叶,成了一坨闷葫芦,今天被老大训了一顿,所以写下来作为警醒,也希望给后来者一些帮助。
  先说说激情枯萎的原因,那就要回到那个无数个被人问起或自问的问题了——为什么想当产品?从大三下开始小杰就接触互联网的各种Apps、阅读《结网》、《人人都是产品经理》、《YES!产品经理》、《杰出的产品经理》等等一系列的书,每天都在逛类似人人都是产品经理、36氪、知乎等论坛或问答性的网站,自以为产品感觉还不错。就是想个好产品出来,不奢求改变世界,但求解决了真实需求,便利了别人。
  但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进来公司之后老大就一直让其根据需求来制作原型。一开始也不用思考太多,一拿到需求就刷刷刷做起原型,然后拿给老大提修改意见;接着完善原型和研发讨论,没什么大问题之后就给UI;之后跟进研发的工作,无非就是解决研发开发过程中的疑问,感觉做完原型之后就没啥事干了,却看到老大整天很忙,不敢过多打扰。闲的蛋疼就去自学数据分析、运营、设计等方面的知识。毕竟知道想要做好个产品经理真心不容易,所以每周大部分时间是在这种状态中的。长时间之后发现单纯做原型和想象中的产品经理差很多,这时候心理落差就出来了,激情也慢慢消磨了….
  与其说被老大训了一顿,倒不如说让他们有机会知道对方的真实想法,老大看出来了他的消极,而他说出了自己的困惑。他认为做原型太简单,甚至有时候简单的交互都不做,简单敷衍了事;认为这么简单的交互研发和UI应该知道。但结果往往是相反的,如果责任感不强的话,研发和UI都不会过多去思考产品,只是按原型去做,可想而知最终产品出来是怎样的了。在老大的长时间"教训"下,小杰知道了自己的过错,他自己也进行了总结分析:
  心态,态度决定一切。
  即使是刚毕业出来的菜鸟,也不能老是停留在学生时期的心态,毕竟自己经历了实习和试用就应该用工作的心态去面对,不能只是一味等着别人来手把手教你怎么做,社会不是学校,别人没义务总是当你的老师,所以最重要的是转变好心态,勇于接受挑战,敢于尝试去犯错;
  定位与角色,不要只看到你当前的角色
  虽然你是个产品助理,别人眼中是个打杂的,但你给自己的定位不应该只是助理,你要把自己想成这个产品的产品经理。除了处理好产品逻辑做出原型之外,虽然没人要求但你自己可以尝试去把产品的交互、布局等细节考虑得更全面。尝试私底下去写这个产品的需求文档,功能分析文档,甚至是测试文档等等;即使刚开始写得不好,多写几次就会慢慢进步的。
  主动,主动去获取一切信息。
  不要担心老大或别人太忙没时间解答你的疑惑,尽力去"榨干"他们,将他们的"利用价值"最大化为你所用,何况产品经理本身就要是一个好的沟通者。在研发、UI、市场等部门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主动不仅可以建立更融洽的关系,方便以后的工作,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和换位思考的能力。
  不要说"应该"
  不要用"应该"、"大概"、"也许"等等的推测性词语,如果你不确认一件事情,为什么不去确认或想清楚呢?如果老是用这些词语,容易给上级或研发、UI等部门的人不好的印象"产品都没想好就不要说嘛",他们很多时候需要确认的表述和回答,不要显得自己太不专业。
  细节,想更多的为什么
  虽然公司的产品不是你的"孩子",但它们是你以后提升或跳槽之后的资本积累。如果你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产品或将其当做自己的产品来做,你拿什么去跟别人要高薪呢?去想更多的细节,为什么要有这个功能?它解决了什么需求?一定要有这个功能吗?交互能不能更好点?不断去问自己,否定自己,认同自己,在这种矛盾中提升自己。
  竞争
  一个公司一般不止一个产品经理,大多数情况下大家都是协力合作来完成任务;但要有竞争意识,看到别人做的好的地方,为自己树立目标。有了方向之后不断努力从而超越目标。这里的竞争更多是一种良性竞争。随时要有危急意识,让自己变得更强。当然要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竞争搞坏和同伴之间的关系,影响工作的效率。
  自省,总结往往很重要
  做产品就是填坑的过程,没有好的自省,下次还会被大坑小坑绊倒,影响前进的脚步。虽然做产品大多数时候是在想关于产品的一切,但记录也是必要的。一来文档能力是产品的必备能力,有好的记录习惯有利于提示文笔和表述;二来可以将一些想法或经验进行记录,回头来作为参照。或长或短的文字都是好的,反思你为什么总是没有记录的习惯?说到底,还是因为…..懒嘛(原谅我太直接,哈哈)
  希望大家在产品的"坑路"上当个好的"填坑工"。
网站目录投稿:孤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