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通是需要按照一定规则,往来通达。共享单车也是属于现代交通的一部分,而合理的让它们运转起来,才能合理的解决停车和死车问题,才是共享单车发挥更大价值的关键。 共享单车自从诞生以来,为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破解了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出行难的问题,迅速成为了一种现象级的产品。 其实,共享单车这个概念很早就有了,相信大家也很熟悉,共享单车的前身就是我们熟知的政府公共自行车。公共自行车即停即走,不用定点还车,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但由于公共自行车的管理问题,以及停车桩的限制,并不能正真做到解决最后"最后一公里"难题。 随着"互联网+"经济诞生以来,众多新行业和新商业模式诞生,线上和线下能够进一步结合,新价值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共享单车出行"最后一公里"这个难题也随之被解决,即共享单车开创的全新模式——B2C型共享经济。 火爆的单车市场 "最后一公里"的需求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源源不断资本注入,促使单车公司开始在各地跑马圈地。以深圳为例,小蓝单车已投放运营超过3000台,并计划在年底投放3万辆。摩拜单车目前在深圳运营3万辆智能共享单车,并计划于年底投放10万辆。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单车租赁市场规模预计将达0.54亿元,用户规模将达到425.16万 人,随着ofo小黄车、摩拜单车的移动租赁平台加入,单车租赁用户规模将保持增长态势,市场规模增长趋于理性,预计 2019年中国单车租赁市场规模将上升至1.63亿元,用户规模将达1026.15万人。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共享单车市场越发混乱,如何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同时又能解决单车市场有序运营问题成为目前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 乱停乱放:不少地铁口,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黄色单车横七竖八随意停放,有的甚至直接放在非机动车道或者人行道上。 死车问题:不少繁华的商业中心,在高峰时段会呈现单向流动特点,有些单向流动甚至不构成循环。很多用户骑车之后,随手停放,各种角角拉拉。下次使用的时候,其他用户死活找不到车。 共享单车,停车的地点大致有四种: 第一种是机动车道路,机动车道路归交警管; 第二种是街道公共道路,这里归城管管。前两种都是属于乱停乱放,可以被依法暂扣车辆的。 第三种是私人住宅,类似小区,商业地产。这一类不属于乱停乱放,但是由于区域限制,除了少部分人以外,其他人是无法进入的,形成了死车。 第四种是共享单车的承包停车区域,类似停车桩。停放在此处,不属于乱停乱放,也不属于死车,但是缺点是区域固定,不能随停随走。 那么如何改变如今共享单车这些不合理的现状呢? 答案是——让共享单车通过用户做到自主循环 好的产品好的商业模式,一定是产品用各种策略和运营方法,去无形的约束用户、引导用户,而不是让用户不受限制,自由的野蛮活动。 接下来,我们来剖析以上两个问题: 1、乱停乱放 乱停乱放其实比较好理解,这个问题可不止共享单车有这个问题。百度搜索"乱停乱放"这四个字,出来的结果如下。 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跟汽车的乱停乱放性质一致,但是管理的部门和处理的方式不同。汽车乱停大多数都是停在马路上,是由交警管理,贴罚单,拖走。而共享单车大多数是停在街道上,这一片区域是归城管所管理的,城管可以暂扣小摊小贩的做生意工具,理由是占道。同样共享单车也一样可以被没收! 但是在目前使用现有的共享单车的过程中,乱停乱放其实是共享单车最大的一个优势点,对应前面所说过的,共享单车即停即走,不用定点还车。既然打着这个口号去运营这个产品,也难怪用户就真的随时随地停车走人。 2、死车问题 由于有了乱停乱放了,死车问题随之就出现了。 假设:比如我是用户,我从公司骑回家,对于我来说,我最希望的是,公司楼下就有一辆共享单车,骑完了停在我小区楼下,进门就能上电梯的地方。 那么问题来了,停在我小区内的单车,对于不是这个小区的用户来说,是绝对的死车。连门都进不去,怎么取车呢? 目前如果出现了死车问题,能够解锁死车的方式也只有两种。 如上面的例子,停在小区里面的车,要么小区内部的用户进行解锁使用,再将车子骑出来;要么只能依靠共享单车的管理人员,人工把车子搬运出来。 在确定了问题之后,我先直接把答案抛出来——让共享单车通过用户做到自主循环,就能解决停车和死车问题。 想要运营好用户,并做到自主循环,有如下几个方法 1、潮汐逆流补贴模式 例如上班高峰期,即A到B为用户常规的流动的方向(例如上班,深圳的就是全市各地的人去科技园的用车量),B到A的流量就会很小(科技园出来去别的地方的用车量)。这里如果车子都流向了B,那么上班高峰期A处的人就没法找到车骑了。这里可以做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如果在平台上提示,本阶段B到A骑车,平台提供补贴或者免费。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拉动B端的车往A流动。 因为大部分车辆停在了B处,车辆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并且还需要管理人员人工运送到A的话,其实是成本大幅增加了。如果能够有免费或低价的劳力把车辆运送到A,当时是最佳的处理方式。 2. 预约提前调配模式 车辆允许用户提前预约,只要预约了,那么如果本地有车,可以提前预约。那这个车就被锁定了,锁定时间为半小时,或者一个比较可行的时间。 如果没有车,那就是预约提前调配模式触发的场景了。 这个时候平台会提示用户目前没有车子,但是可以调配车辆过来,大概多久(类似滴滴打车的时候可以计算车辆大概多久能叫到),如果在用户预约的时间内,就提示用户正在调配。如果超出用户等待时间,提示用户愿意等的话,可以补贴。 至于调配方式,这个通过大数据,然后分析哪里有车辆,提示周围或者附近车辆,如果最后还车还在某范围内,可以领一张优惠券下次骑车便宜几折,这个车子的调配就能由用户自己完成了。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如果在最优条件下,车辆能做到停下即骑走。 3. 任务悬赏调配模式 不论怎么自动调配,都有角角拉拉的地方有车子。要把这车子找到都不容易。所以对于要骑车的用户来说,开启悬赏模式。 周围有很多车,但是角落里面的车提示悬赏模式,骑这个车可以便宜几折,这么用户如果像贪便宜,会去把这个车子骑走。 补贴力度看角落位置。如果持续补贴都没人肯骑走。那么对比如果由工作人员来一次的成本是多少,如果低于成本,那么可以继续补贴。 4. 收工回巢模式 这个模式是为了将车辆召回的一种方式。按照之前所提到的停车地点的分类,从我们国家的国情上来讲,建立停车桩或者划定停车区域,是属于一个较为合理的方式。如果按照成本来算的话,由于有GPS的话,划停车区比建停车桩要划算的多。 而收工回巢模式,类似滴滴顺风车的形式,但是可以做到比滴滴顺风车更加智能。 因为滴滴顺风车属于私家车,顺风到家之后,可能几天不接单,完成行程则产品生命周期结束。 而共享单车恰恰相反,每一次停车,都是为了更好的被骑走。所以在每天8点以后(这里可以设置一个比较晚的时间),发起收工提醒。在外面的车辆,不论是否使用,都进入回巢模式(回哪里,看平台调配,大数据分析明天哪里需求量高,就按比例停放)。正在使用的车辆,回巢成功,减免1-2个小时的使用费用。没有使用的车辆,只要使用,就提醒进入回巢模式,骑行半价或者折扣。这样不自觉的,大量的共享车辆都完成了自动回巢。 这里可以额外说明下为什么夜间收工的时候设定回巢,早上不建议这么做?因为早上是出门办事,赶时间的情况会更多(如果不能做到即停即走的话,其实还不如公共自行车)。晚上回家,相对而言没有那么急迫。并且晚上的车辆一停就是一晚上,乱停乱放容易出事的情况也会更 总结 现代交通是需要按照一定规则,往来通达。共享单车也是属于现代交通的一部分,而合理的让它们运转起来,才能合理的解决停车和死车问题,才是共享单车发挥更大价值的关键。 而目前其实这些问题正如上面所说的那样,问题确实存在也存在着解决方式。但是由于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本运作的强势介入,导致这些问题一一被忽略而没有被解决。 在快速扩张和快速寻求变现的过程中,共享单车的运营者们一定不要忘记,共享单车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共享单车自己的硬伤。只有这样,共享单车才不会死掉,才能持续运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