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对心理疾病的应有所了解


   常有一些人对于疾病的知识是了解不够的,对于心理疾病的了解就更少了,并存有一些不正确的看法,特简要说明如下:
   1、心理疾病是一概括性名词,包括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但是"正常"与"异常"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正常与异常行为之间的差异多只是表现在量的方面。心理疾病患者的基本行为动机并无异于常人;患者所用的适应方式一般人偶然也可能适用,只是感官的反应往往过于夸张,异常反应较为频繁而已。例如,情绪高涨和情绪低落在正常人身上是常见的,但是,如果某人的情感活动显著增强,经常表现得缺乏根据地欢欣喜悦,得意洋洋;说话时总是语音高昂,笑逐颜开,甚至对一切都感到乐观,很感兴趣。或是趋向于另一极端表现为总是情绪低落,自我感觉很坏,心情抑郁悲观,终日消沉寡语,对什么也不感兴趣。达到上述这种程度,就是行为或心理异常。
   2、异常行为是可以治疗的。心理疾病并非不治之症,目前其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在我国可能是由于下列原因。
   (1)专科医师及专门人员过少,设备不够,使许多患者不能获得应有的治疗;
   (2)多数病人未能及时就医,待症状极为严重时.才被送去就诊,以致降低治疗效果;
   (3)多数病人其表面症状暂时消失时立即中断治疗.而未能获得彻底治疗;
   (4)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使病人出院后无法适应。例如,周围人不能对其像对待其他正常人一样,乐于与之交往,而对其另眼相看,这就会给病人带来各种心理刺激,使病情加重或复杂化。
   一般精神病学家认为,上述因素若可避免或得到改善,心理疾病的治愈就可有很大提高,美国精神病学家麦灵格(W.Menniger)近日指出,每年进入美国精神医院的病人中,百分之九十是应当能在一年内复原的。加之,近年来药物治疗方面有颇多新的发现,使许多精神疾病的症状能迅速减轻或消失,更增加了治愈机会。
   3、心理疾病是可以预防的。目前研究和临床表明,心理疾病中确知系由遗传因素作用的,为数极少。多数不健全的反应与教育、学习及缺乏心理卫生知识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要及早从儿童时期开始对健全人格与态度的培养,增加其适应的能力,减少本身的心理冲突,改善其与人的关系,从而减少异常行为的发生。这里并非否认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但一般行为倾向很少直接由上一代经由遗传而传给下一代的。而经由遗传所获得的倾向,常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方能显示或加强,也可能由于对环境的完善或控制,使之不能表现出或表现较轻。
   4、心理疾病并非可羞的病症。讳疾忌医的现象,在心理疾病方面更为明显。患者本人常引以为羞,其家属也认为有辱门风;故多力求隐讳,以致常常延误治疗机会。人可以因忽视保健或生理卫生而得各种疾病,并能坦然不以为急,唯独心理疾病被视为不光彩.实有碍于及时治疗。社会上的人们如能改变对心理疾病的态度,则患者不但能得到及时治疗,患者治疗后回到社会中时,不至于有受歧视之感,其心理负担自然会减轻,而易于重新适应社会。所以应大力提倡宣传普及心理卫生工作,以防患于未然,造福人类和社会。
   早期的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是改善精神病人的治疗条件,以后逐渐转入到预防的精神疾病发生的方面来。由于心理卫生运动的迅速兴起,促进了精神病院面貌的改观,精神病人恢复了做人的权利。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治疗效果的提高,痊愈的精神病人就有"走出病院回到家",并有参加社会生活工作的请求。因此,心理卫生运动的倡导者对康复的精神病人重返社会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引起了精神病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法官和律师等专家学者的兴趣和关注,涉及到各个职能部门如卫生、教育、司法、以及各种社会团体和慈善组织。于是,心理卫生的目标逐渐扩大,从而提高精神病人的治疗效果,使精神病人重返社会;从强调精神病人积极地塑造健全人格,进而把重点逐渐转移到各个社会成员和各种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上。
   从个体发展而言,自胎儿、婴儿、幼儿、学龄儿到青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各个阶段的心理卫生;就群体而言,则自家庭、学校、机关以及各行各业到整个社会的心理卫生。很明显,从此,心理卫生的任务大大加重了,社会意义也变得更重大。
   在不同人群中预防各种心身疾病、神经官能症、智力缺陷、不良心理与行为异常以至精神失常,同时研究和指导人们怎样培养健全的个性,很好地适应高度紧张复杂的社会环境并能驾驭它们,从而,保持心理健康,是当今心理卫生的中心工作。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社会上的每个家庭、各个部门和行业都须密切配合进行。
网站目录投稿:山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