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忠是曹魏名将邓艾的儿子,也是当时魏国的一员猛将。要说邓忠一生最大成就,肯定还是跟随父亲灭掉蜀国,期间还大破诸葛瞻军队。不过邓忠的下场比较惨,因为邓艾遭到钟会的陷害,导致他们父子全被缉拿,最后邓忠死在了田续手上。因为邓忠出生年龄不详,所以不确定他死时是多少岁,不过应该还很年轻,也是令人感到惋惜。这次就准备讲讲邓忠的实力,看看他具体是有多厉害。 三国武将 很多三国迷们读原著的时候都会存在这么一个现象:上半部读得津津有味,到了下半部就不太愿意细看了。原因比较简单:上半部猛将众多,英雄迭出,打斗场面非常精彩,荡气回肠,而下半部就没几个擅长单挑的猛将了,厮杀场面的激烈程度大打折扣。 确实如此,后三国时代的武将战斗力下降明显,根本无法与前期相提并论。比如张郃、魏延这些战将,放到前三分时代,根本就排不上号,而熬到了后期,居然也能耀武扬威,所向披靡,在战场上全无敌手。 后三国时代,涌现出来的年轻将领们的武力值也差强人意。关兴远没有他老爹关羽那样"英风震于华夏" 的实力,张苞也不具备他父亲张飞"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的本领;文鸯虽勇,又哪及"子龙一身都是胆" 的威风?蜀汉五虎的后代还有关兴、张苞勉强拿得出手,曹魏五子良将的孩子们却更是不堪一提。 邓忠与姜维 到了九伐中原的时候,蜀将中能打的就剩下个主帅姜维了,曹魏方面主将邓艾与姜维能战成个旗鼓相当。而邓艾有个儿子邓忠,武艺还是蛮不错的。 演义第112回,姜维率大军北伐,兵围长城,正在攻打。一支魏军前来救援,姜维摆阵迎敌,见敌军中一员小将"约年二十余岁,面如傅粉,唇似抹朱" ,挺枪出阵,姜维以为是魏军主将邓艾,就纵马与其交锋,"战到三四十合,不分胜负" ,这个小伙子武艺相当不错,"枪法无半点放闲" ,姜维见一时间不能取胜,便诈败而走,暗放冷箭,但邓忠心中早有提防,"把身 望前 一倒" ,伏鞍躲过。反而从背后一枪刺向姜维后心,姜维闪过枪尖,顺势挟住,再拔出剑来。邓忠见势不妙,弃枪而逃。 除了这场战斗,邓艾偷渡阴平,兵进绵竹,命邓忠和师篡为前锋去攻城,蜀军主将诸葛瞻率部出战。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年方十九,武艺高强,出阵迎敌,"匹马单枪,抖擞精神,战退二人" 。 邓忠实力如何 通过这两场战斗来分析一下邓忠的武力值。姜维发动长城之战,是在蜀汉景耀元年(258年 ),此时姜维的年龄已经是56岁,远远不是三十年前天水关下战退赵子龙的那个英勇无畏的年轻人了。而邓忠也就二十多岁,血气方刚,初生牛犊不畏虎,阵前与姜维"战到三四十合,不分胜负" 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绵竹之战,邓忠随父亲偷渡阴平,跋山涉水,穿崖越林,"凡二十余日,行七百余里" ,一路上忍饥挨饿,受尽辛劳,苦不堪言,又与师篡受命率兵急行军去攻打绵竹,到了城下时,早就体力极度消耗,又累又饿,瘦得都没人形了。邓忠在这种状态下,武力值自然大打折扣,上阵厮杀当然不是以逸待劳的诸葛尚之敌,被诸葛尚以一敌二打得败下阵来,也属于情有可原,不能认定邓忠的武艺不精。 在蜀汉军中,姜维年轻时候的武力值尚在魏延之下。诸葛亮五丈原归星,魏延作乱兵围南郑时,姜维尚且忌惮魏延"勇猛" 。景耀元年,姜维已时年56岁,武力值进一步下降。而年轻的邓忠与姜维大战"三四十合" ,仍输给了姜维丰富的战斗经验。而且姜维曾两次与邓艾战成平手,姜维屡次挑战邓艾,邓艾总是避战不出。如果邓忠武艺能足以抗衡姜维,邓艾完全可以派出去抵挡姜维,也没有必要屡次示弱。 在后三国时代,邓忠是少有的几位阵前单挑能力出众的猛将之一。武力值略低于姜维、邓艾,更不及文鸯。但要放到前三分时期,邓忠这两下子根本不够看,最多也就是李典、公孙瓒的水平。武力值要排到四十名开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