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篇聊能力。 "能力"是一个让我们觉得非常熟悉,但却常常充满误解的概念。 这些是我在咨询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 ·参加工作这些年,发现自己没有一技之长,如果有天离开体制内如何跟人竞争(公务员不要心塞,这篇就是为你而写:))? ·工作上遇到了瓶颈,渴望去自己更感兴趣的领域,但辞去现在的工作,又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该怎么办?要不再去读个书(我要是教授,收一群这样的学生会不会吐血)? ·工作7年了,一直很安稳,跟研发技术等岗位比起来自己没有专长,该如何形成自身的优势,探索更适合发展的岗位? …… 感兴趣的话可以在往下看之前自己尝试回答一下这些问题。 如果觉得太难,可以来试试下面几个: ·什么是一技之长?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优势?跟我们常说的天赋和才干有什么区别? 是不是懵逼脸…… 我们常常会用一个简化的概念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这没问题;但如果只会使用一个概念来让自己回避复杂思考,就是偷懒。思维上的偷懒往往会带来认知上的偏差,从而陷入动力和目标上的误解和偏见,这就是我们大部分人焦虑和纠结的来源。 我会通过一张能力结构图来解释下我对"能力"的理解,希望帮助更多职场人正确理解"能力"这件事,从而换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发展,走上更自信、更有掌控的自我成长之路。 2:
什么是能力?知识是能力吗?是,但不全是。 (图片来自新精英生涯) 这是一张能力结构图,拆分来看,能力可以分为知识、技能和才干三个要素。 能力三要素之——知识 知识又分为事实类知识和经验类知识。 事实类知识是那些帮助我们入门的基础概念和知识。 比如你是学管理出身,第一次去参加技术部的会,就会听见很多天书一样的概念,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很多这样帮我们入门的事实类知识,如果你想装内行,至少让自己先弄懂这些入门知识。 经验类知识很难通过读书和交流学到,必须刻意在实践中积累和保持。 经验类知识也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关于具体做事场景中的反思和总结。例如,一个好的主持人会知道怎样做可以让被访谈的人不紧张。还有一次,我听一个新媒体的小伙伴告诉我一个词叫"网感",他说他对于自己发出一篇东西大概会有多少阅读量和转发率能预测地八九不离十,这也是典型的经验类知识。 还有一类抽象的经验类知识,比如自我意识和价值观。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人的成长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中心后; ·第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有些事也无能为力后; ·第三是即使明白有些事无能为力还是会竭尽全力; 这就是典型自我意识提升的过程,这种自知之明是一个人实现提升至关重要的前提。 价值观也一样,个人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每个人都会逐渐形成清晰和坚定的价值观:不管你为了名利、更丰富的生命意义去牺牲安逸的生活;还是为了追求平衡、温暖的亲情减少对世俗成功的追逐,都需要清晰这是自己的自由选择,所以要承担每种选择相应的责任。 武断些说,自我意识和价值观没有发展成熟的人常常很难形成自己的优势。 3:
能力三要素之——技能 技能其实是将经验类知识规范化的结果。举个例子,我刚学习演讲那会儿不得法,爬山涉水四处找技巧,后来偶然在一本书上看见一个演讲达人总结的两套演讲技能,豁然开朗。 演讲的基本流程: ·开场,告诉听众你要讲什么 ·主体:讲给他们 ·结尾:重复你刚刚讲了什么 准备演讲的过程: ·写下每一个你觉得有意义的故事、事实和例子,这些故事将成为你的"珠子",就像一条项链一样 ·练习大声讲述这些故事,听你自己实际说话的效果 ·你在演说时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按照正确的顺序将这些"珠子"串起来。然后,你的演说就会像平日交谈一样自然顺畅 ·平时坚持使用3*5的卡片或剪报夹,为你的项链增加新的珠子 技能学习最大的好处是能让我们快速学习前人的经验直接运用于自身的实践,避免盲目试错。当前大部分喜课、得到、分答小讲和知乎LIVE的分享其实都属于技能类分享,基本套路都是:问题——思路——效果——做法。 说到这里,顺便给那些觉得自己没有"一技之长"的小伙伴们开个脑洞。我曾经认识一个公务员朋友,女性,跟很多体制内的朋友一样,她也非常讨厌应酬,只能赔笑,但她的做法跟很多人不太一样: 她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整理出全国知名菜系的资料,包括各种经典菜和典故,食材的讲究,摆盘的次序,点菜的窍门;还顺带总结了饭桌礼仪,包括座次和说话之道,N个经典开场白,常用祝酒词等等。最后把这些素材做成PPT,分享给需要的同事。后来她离开了体制内,在其他地方同样做的风生水起。 相信聪明如你看到这儿已经明白了:那些拥有一技之长的不是比我们多长一个脑袋或者一天多出8小时,但他们一定是按照这个套路不断升级自己的能力系统,让自己尽可能多地掌控自己的选择。 ·不断实践、积累更多经验知识; ·将其归纳、总结形成规范化的步骤; ·分享出去; ·循环前三项,不断提升能力,扩大自身影响力; 技能的学习精进只能帮我们顺利完成任务,达到目标,如果你想出类拔萃,获得成功,还需要挖掘能力最内核的东西——才干。 4:
能力三要素之——才干 有些地方会把才干叫做天赋,二者是同一个概念,对于才干这件事,我们产生的误会同样很多。 误会一:我这么平凡,哪有什么才干? 《发现你的优势》一书中对才干的定义是:一种贯穿始终并能产生效益的思维、感觉或行为模式。例如,你天生好奇,爱攒东西或收集各种信息,就是一种才干;好胜、有魅力、责任心强、持之以恒等等,都是才干,从这个角度看,人人都有自己的才干。 我们的才干由大脑独特的联结决定,所以每个人的才干都不一样,而且到了一定年龄很难改变。在优势文化最盛行的美国,大部分青少年在14岁时会进行优势测评,老师会结合每个人的测评结果和观察到的不同才干因材施教。 误会二:发现了才干就能形成优势? 才干不等于优势。优势必须要通过实际的行动或者我们所做的事来定义。换句话说,即使你拥有某项才干,必须要结合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形成优势。举个例子,就算是乔丹再有运动协调(据说他的脂肪肌肉比跟鸟类是一个比例)方面的才干,如果没有基本的运动常识加上在篮球馆无数个小时的训练出来的技能,也绝对不可能达到现在的水平。 所以,要形成自己的优势,除了才干探索,更重要的是不断尝试和实践,让那些我们在做的事情达到趋于完美的结果。 误会三:不都说"刻意练习"才是成功的关键吗,为什么要探索才干? 刻意练习的方法更多是解决技能习得的事情,要把一件事情持续做到几乎完美需要持续的投入和改进,并在不断的进步中获得能量。不信可以去问问那些真正能坚持10,000个小时投入的人,一定是在过程中找到了跟自己才干的结合从而坚持下去,否则更大的可能性会是:在取得进步前我们就先崩溃了。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行为和反应对你而言似乎是"自然而然发生",但对有些人无论怎样怎么拼命努力,都显得生硬和牵强。 技能决定了我们能否做成一件事,而才干决定了我们可以多经常去做以及做得多好。 既然才干对建立优势如此重要,我们如何才能识别自身的才干呢?下面几种方法供你参考,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用: 第一,你可以花上一些费用去购买盖洛普的优势测评,他们的原理是利用大数据的方法(他们做了二百万人的开放题访谈)去帮助你提高才干觉察的精度。今年我打算去学习盖洛普优势教练,去帮助更多渴望发挥自身才干的职场人。就像股神巴菲特说的那样:"我跟你们其实没什么不一样,如果有任何不同的话,那就是我每天起床后都有机会去做我最爱的事,天天如此"。 第二个方法是马库斯.白金汉在他的《现在,发现你的职业优势》一书里提到的SIGN法,SIGN是Success(成功)、Instinct(本能)、Growth(成长)、Needs(需求)四个英文字母的缩写。简单点说就是,你可以在做某件事时,留意下这件事是否可以给你带来以下四种感受,满足得越多,越接近你的才干: 成功指的是这件事是否能让你一种掌控和自信的感觉,才干往往是那些让我们感到强大的事。 本能是指即使没有外力的驱使,你也会不自觉被吸引的感觉。比如对我来说,跟有趣的人聊天并吸收信息就是一件很本能的事,所以我会每个月主动去在行约见一、两个跟我不同领域的人,以此获得知识和认知上的碰撞。 成长的感受有点像不断升级打怪的感觉,你会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心流》这本著作里提到的研究就提到:快乐和专注是让一个人成长最好的状态。 需求是指一件事满足的是我们内心的需要,即使身体上感觉十分累,但是心里感觉不仅没有一丝疲惫,还会充满成就感。 你可以用这个小方法每天对自己做得事情进行觉察和记录,时间一长你就会在事情的反复中觉察到自己的才干。 如果测评嫌贵,记录嫌麻烦,还有一个懒人专用法:当你从事某项活动时,你可以停一秒区分下当时自己的思考时态。如果考虑的是现在时——"这事到底什么时候能完?",这八成没在用才干。如果你发现自己是在用将来时思考——"我啥时能再干一次?"——很可能你很享受此事,并且在运用你的才干。 坦率说,才干这个话题很难用简短的篇幅说清楚,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阅读我在文末附上的参考书籍,里面有更详细的描述。 5:
你可能会问写了这么多来解释能力的三要素跟我有什么关系?在我来看,至少有这样几个作用: 第一,如果你正在焦虑转行、如何开始尝试一个全新的领域,可以先给自己心仪的目标岗位画一张这样的能力结构图,让自己知道哪些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请教来快速获得的基础知识;哪些可以迁移和通用的才干是你已经具备的,只是要考虑如何在变化的场景下应用…,把焦虑转化为行动是一切改变发生的前提。 第二,如果你工作多年依然感觉没有一技之长,可以参考技能的定义尝试总结和梳理自己的积累,形成步骤性和流程化的知识,分享出去,这是一个典型从知到能,再到外化价值进行输出的过程。 专业化生存的作者布兰登.伯查德就把专家分为成果类专家、研究类专家和模范人物,我们不一定人人都要成为某个领域顶级的专家或学者,但我们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让人信任、尊重、欣赏和追随的人,未来的世界属于我们这些懂得生活、愿意服务他人的人。 第三,进入社会越久就越会明白,奋斗的这条路上有很多条岔路,即使能找到从才干,勤奋努力也未必人人都能获得成功(主要指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因为有些因素我们本身不可控,推荐大家去读读陈虎平的《打破自我的标签》,他在书中就提到的家族积累和人生设计的概念,我很赞同。 但即便如此,也一定不要放弃对自我天赋才干的探索和追求,因为未来的职业世界一定是一个发挥优势而不是弥补弱势的世界。识别你独特的才干,用知识和技能使它如虎添翼,是咱们普通人走上完美人生的唯一道路。 明白有些事无能为力还是会竭尽全力,这就是个人成长最高的境界吧。 参考书籍: 《现在发现你的优势》 马库斯.白金汉/唐纳德.克里夫顿 著 《现在发现你的职业优势》 马库斯.白金汉 著 原创作者 | 舒褀 热衷并努力践行的"职业成长教练" 采访码字/终身学习/生涯规划师/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