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国姓"一般都是古代皇帝给立了大功的臣子的一种规格非常高的封赏,古代以姓氏划分家族,同一个姓的人天生就多了几分亲近,然而臣子被皇帝赐国姓,和皇帝是同一个姓,这本身就已经是非常大的荣耀了,因此在古代被赐国姓的话,那就是相当厉害的。而在明朝时期,有两个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他们都是被赐国姓的,一个是郑成功,一个是郑和。然而,既然是被赐国姓,那他们为何都姓郑,却不是姓朱呢?这中间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 1、赐国姓是什么 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帝为了巩固统治,拉拢朝中大臣,最常用的方式有两个,一是与大臣们联姻;二就是赐他们一些荣誉;关于赏赐荣誉,表现的方式有很多,有的是赏赐贵重物品,像丹书铁券之类,还有的是给一些加官,也就是空有头衔而没有实权的官职,比如宋朝的太尉、清朝的太保等,虽没有实权但品级却很高,再有的呢就是赐他们国姓。国姓普遍就是当朝皇帝的姓氏,像唐朝时期的著名将领李勣,他就是因军功被赐予的国姓,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武德二年因军功被唐高祖李渊赐姓为李,改名为李世勣,后来李世民登基之后,因避李世民名讳,这才改为李勣。 赐功臣国姓,是每个朝代皇帝惯用的手段,但是有个朝代却非常奇怪,那就是明朝,我们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国姓为朱,但令人奇怪的是,明成祖朱棣曾经给手下一位立功的太监赐姓,但是却并没有赐姓为朱,而是赐姓为郑,这名太监就是后来有名的郑和。除了郑和没有被赐姓为朱之外,还有一个让人奇怪的就是,著名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后世很多人喜欢称呼他为国姓爷,因为他曾被赐姓为朱,但是后世却很少有人称呼他为朱成功,而是继续使用郑成功来称呼他,这到底是为何呢? 2、郑和郑成功为什么姓郑 先说郑和,郑和本名为马和,是今云南昆明人,关于他的早年经历已经无从考证,只知道他是在明军平云南之战时,被明军掳来的,后来进入燕王朱棣府上成为一名下人,郑和没有被赐姓为朱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郑和是回族人,我们知道猪是回族人非常忌讳和敏感的问题,也是他们民族的风俗习惯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虽说此朱非彼猪,但是毕竟是同音字,所以朱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赐一个回族人为朱姓的。 那么不能赐朱姓,朱棣为何又偏偏选择郑姓赏赐给郑和呢?根据《明史·郑和传》记载,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郑和在靖难之役的郑村坝之战中立有功勋,但是并没有明确记载他立的是什么功,只记载他因功被朱棣赐姓为郑。所以很多学者认为,郑和被赐姓为郑的原因,是因为他立功的地点是郑村坝,赐郑姓有纪念意义,但由于目前没有文献加以佐证,所以以上观点只是学者推测。 按理说被赐国姓是一件很荣誉的事情,郑成功在被赐为朱姓之后,应该改名为朱成功才对,那么为何后世还是喜欢称呼他为郑成功呢?主要原因是因为赐他国姓的皇帝是南明隆武帝,那个时候大明朝已经名存实亡,国姓的分量也就没有那么重了。还有就是郑成功的郑姓,在闽台地区的影响力也非常大,在闽台地区自古就有陈、林半福建,黄、郑排满街的俗语,所以在闽台地区朱姓不见得比郑姓好使。 再有一点就是后来南明灭亡和郑成功后代降清,国家都亡了,国姓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再加上后来郑成功孙子郑克塽降清,那么明朝的国姓就更加不能用了,所以虽然郑成功被称为国姓爷,但是人们还是依然用郑成功来称呼他。 3、郑和郑成功的结局 郑成功 据《台湾县志》记载:"当国姓公卧病的当初,五月初二早,忽天昏地暗,黄蜂大作,初三更风雨交加,台江及安平外海波浪冲天,继而雷震电闪,如山崩地裂,……初五日,天平雨晴了,初八日,国姓爷归天。" 郑成功死后,儿子郑经自金门发动军事政变,自称延平王(郡王爵位本非世袭),打败了控制台湾的郑成功之弟郑世袭,在台即位。然后改东都明京为东宁;他依陈永华之议,移植明朝中央官制,仍奉已死的永历帝正朔,成为了南明抗清的最后根据地。 1680年(康熙十九年),郑经及陈永华先后死去,权臣冯锡范拥郑经幼子郑克塽继位;后施琅领清军攻克澎湖,郑克塽乃于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降清。总计郑氏政权统治台湾只有23年的时间而已;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4月,台湾正式纳入大清帝国版图,隶属福建省,设台湾府,辖台湾县,凤山县与诸罗县。 郑和 1430年6月29日(宣德五年六月九日),郑和受命第七次下西洋。据《天方至圣实录》等记载,同年8月15日(七月二十七日),郑和还因"龙船"建造得当受到宣宗嘉奖,其重修南京三山街礼拜寺(净觉寺)的请求也获得允许。 1431年1月19日(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郑和船队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前往福建长乐。侯风期间,郑和等人镌刻《天妃灵应之记碑》(此前,于太仓已有《通番事迹碑》)并铸造铜钟一口,为后世研究下西洋留下重要史料;出发前,明宣宗又敕郑和在出使过程中劝谕暹罗不要再侵扰满剌加。这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 有记载称,1433年(宣德八年),郑和在返航过程中于印度西海岸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去世。船队应当是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据《前闻记》记载于1433年7月22日(宣德八年七月初六)返回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