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晚吃饭时, 刷到朋友圈一组聚餐吃火锅的照片,看起来其乐融融,配文却差点儿让我喷饭: "表彰奖金下来了,我1分钱没拿还倒贴500块,依然开心得像傻子!" 发朋友圈的人曾和我共事过,于是看到评论中的共同好友和他的对话,大致明白是咋回事了。 部门拿到2万多的季度业绩奖金,总共10来个人,他作为部门经理给员工分奖金时多则5000块,少的也分了1000块,自己就拿了500块。 这还不够,晚上他又请大家吃火锅,妥妥地花掉了那笔钱,哦还倒贴了500多。 我小窗戳他,开玩笑说:"人家做项目越挣越多,你倒是一次比一次亏的多。" "无所谓啊",他满不在乎。 "这项目做得很艰难的,不多给他们些说不过去。最近公司预算也压得紧,原本以为能争取到3万以上的,哎……" 他唯一觉得亏的,是争取的奖金太少。 我突然反应过来,难怪这家伙连续几年都能拿到"优秀团队"啊。 有些人可能觉得,当领导的给员工钱,这不天经地义么?可这么多年混职场,我发现愿意分利、懂得分利的人,真的是很少,很少。 而这,恰恰是员工给不给力的关键因素。 02、懂得分利的老板,才值得跟随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过这样的事: 累死累活完成KPI,到手的钱也没几百块; 扣钱处罚洋洋洒洒,激励措施寥寥无几; 公司发展得蒸蒸日上,自己的工资却不见涨。 许多人总怀疑是不是自己的问题,其实,有时是老板的问题。 只有懂得分享利益的老板,才值得跟随。不然,任凭你如何努力,拿到手的回报都配不上你的付出。 我同事小瑞曾狠狠吐槽过他的前老板。 那是家创业小公司,收入忽高忽低就算了,最令他无语的是,老板抠门到令人发指。销售提成给的不到同行的50%,画起大饼倒是毫不吝啬,还定下了五花八门的罚款条例。 好不容易,老板通过关系接到一个600多万分包项目。 工期紧、难度大、任务重,又不舍得多招人,他就让员工每天加班。小瑞说,自己那时2个月就休息3天,发际线都上移了好几寸。 到发年终奖那天,全公司都傻眼了。 老板在微信群里发了个红包,说了声"大家辛苦了"。小瑞点开一看: 67.8元。 是的,这就是他的年终奖。 他私下问老板时,得到振振有词的回复:"这是靠我关系才拿到的业务啊,你们做的不都属于分内事吗?再说了,也发红包请你们吃饭了嘛。" 气得他直接截图发朋友圈,然后立马辞职。 不出1年,那家公司就倒了。 任正非曾经说,华为发展到今天,他自己没做什么实质性的贡献,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贡献的话,就是华为在分钱的问题上他没有犯大的错误。 优秀的人才不是用爱发电的,是要用钱供养的。 但凡一个拎得清的老板,都不会在分钱分利上犯浑。 海底捞创始人张勇,给离职员工的福利包括:店长给8万"嫁妆"、小区经理给20万、大区经理送一家火锅店(价值800万)。而十几年过去,拿走"嫁妆"的只有3个人。 格力董明珠,在2016年宣布给每位员工加薪1000元,2018年在大环境不景气情况下,公开表态:"今年还会继续加,再给员工涨薪10亿元!" 只懂得自个儿吃肉的老板,永远带不出愿意卖命的员工。 03、懂得分利的人,才值得合作 我一个做生意的朋友说,累积资源其实有两种模式: 模式1:利己。吃不得半点亏,把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作为No.1法则。 模式2:利他。不亏待自己,也不亏待他人,有蛋糕一起吃。 从累积效应看,第二种往往能获得更优质的合作资源。 大家都知道可口可乐,100多年历史的老品牌了。它的成功秘诀之一,就在于深谙供应链规则,非常清楚如何与利益相关方建立统一战线。 比如生产链,从玉米农场、甘蔗种植园、瓶装企业、终端销售等等,涉及到大量的企业。 早期,可口可乐也收购过不少公司,尝试独立控制整条生产链。可没多久就发觉: "吃独食"这套路行不通啊,太容易激发矛盾。 于是他们又把许多环节重新交给代工厂和加盟商,大家都分到各自的利益,整条生产供应链得以稳定运转。 另外一个站在价值链顶端、但懂得多赢合作的公司,是微软。 很多商业软件都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开发的,这对微软来说,简直就是个搬把椅子坐收入场费的机会好么? 可实际上呢,微软在这条价值链中所占的份额,仅4%。 懂得利他,本质上是用利益共享的方式,将更多人凝聚到一起、去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 查理?芒格大爷说,在商界有一条非常有用的古老准则,它分为两步: 第一步,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的道理。 第二步,非常严格地按照这个道理行事。 社会分工发展至今,已细化为成千上万种,它们就像一个个或大或小的齿轮,只有在遵循利益分配规则的驱动下,每个齿轮方可驱动。 04、利他,让你获得更多机会 二战结束时,战胜国决定在纽约成立一个协调世界各国事务的联合国。嗯,理想很性感,但现实很骨感—— 没地。 彼时的联合国就是个空壳,哪有钱去买土地啊?更何况在寸土寸金的纽约。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美国实业家美孚石油公司创办人洛克菲勒把他名下一块价值870万美元的土地,以1美元的价格"卖"给联合国。 联合国开心地建立了总部,包括会议大厦、39层高的秘书处和图书馆等。而世界成员国若想在联合国周边安营扎寨,就必须从洛克菲勒手里购买土地。 周边的土地价格,立马飞速上涨。 当初看似巨亏870万美金的洛克菲勒,早已赚回了N个870万美金。 不知道你发现没,很多看似聪明的人,并没天大成就。原因很可能是: 他们实在太"聪明"了,想方设法在博弈中捞取好处,寸步不让。 你一听,利润自己只分3成,不行不行; 你一听,第三方要来分蛋糕,赶紧摆手; 你一听,要先共同投入一笔建设费,马上拒绝。 无形之中,将一个个隐形的机会拒之门外。 假如你能多想想"自己能给对方提供什么",而不是"对方能给我提供什么",将更可能挖掘到互惠互利的完美契合点。 就像我在很多群里看到一些保险或微商从业者,从不说话,只会往群里丢自己的文章和二维码海报。 你好歹分享时写几句话嘛。 厉害的保险代理,看到相关问题会积极提出解决方案、给出建议,平时也会分享一些专业知识。大家一看,哎呀这人挺专业的,加个好友说不定以后能请教请教。 你看,机会之门就这么徐徐打开了。 05:
李嘉诚曾嘱咐儿子:你和别人合作,假如你拿7分合理,8分也可以,那么,我们拿6分就可以了。 真是特别有智慧。 经常看到有人抱怨,自己没钱没资源,根本找不到机会。 不妨想想这2个问题: 1、你能为别人提供哪些价值? 2、你是否愿意将利益分给合作者? 如果答案均为"Yes",那就没啥好担心的了。 因为,一个既能自己挣钱、又能让别人挣钱的人,谁会拒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