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民俗文化真相 让热心民俗文化的人走出盲区 今天我聊聊"七不出门,八不回家"这个话题,这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话,目前还有不少的人在使用。同时,还有一大部分人半信半疑,正在查找他的理论根据。 根据网上统计,就有将近50万条关于《七不出门、八不回家》的相关问答,想知道这一理论根据的人更是超过百万之众。可见社会的参与度之高,对古代民俗文化兴趣之浓厚。 据我所知:"七不出门,八不回家"一共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官方的,一个是民用的。 民用的版本:大多数人都知道,讲的是"初七、十七、二十七不能出门。初八、十八、二十八不能回家。"你要问为什么?他们不知道,只知道这是古代民俗流传下来的。 官方版本:有两种叫法,第一种叫"七杀之日不出行,八官之日不返程"。"第二种叫法是:"七杀之日不出门,八官之日不回家",最后简称"七不出门,八不回家!" 这两种叫法实际是一个版本,两个名称,大同小异,用法都一样。 这是中国"古代官员走马上任、出行、出访、出国、以及返程、包括回家两个最忌讳的日子。" 要想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中国古代用的是"甲子纪元",用的是"天干地支、五行生克、六亲换象。用的是易经理论" 官方的用法是:把"出生日子,换成天干地支",以日干为起点,顺排第七、十七、二十七等日子不能出门。顺排第八、十八、二十八,等日子不能回家。 因为:第七、十七、二十七都是"七杀日"。第八、十八、二十八都是"正官或正印"。 前面讲了,"七杀之日不出门,八官之日不回家。" 七为七杀,杀有杀气、杀伤等凶险之象。古人把七杀定义"为小人、为鬼、为阻隔"。所以当官的遇到"七杀之日不宜出门"。 八为正官,谐音罢官、若选择这个日子回家,就意味着免职罢官、解甲归田之意。所以当官的遇到"八官之日不宜回家"。 所谓七杀、正官,都是命理常识,这里不便多讲,一带而过。 这就是"七不出门,八不回家"的原意。这本是"古代官员"出行禁忌。 流传到民间就变了味,被民间"误解、误传、误用。不经六亲换象,就直接使用。所以民间的用法是错误的。 出行择日,以人为本。离开了出行人员的基本信息,选择的吉日,都是不正确的。 当然平民百姓,遇到"官杀"之日也不宜出行。 要掌握这种方法,非常简单。查一下万年历就知道自己的出生日干。 譬如你出生"甲子日",就以"甲"为起点,顺排第七、十七、二十七等都是庚,庚为七杀。顺排第八、十八、二十八等都是辛、辛为正官。 如果你是乙丑日、丙寅日,都按这个规律,依次类推。所有的人都可找到自己"七不出门,八不回家"的日子。若是有点命理常识,就很容易理解。 以上所讲,仅限参考,出行之人,图个吉利,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