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俗语慈母多败儿有道理吗后一句更加深


  传统文化中最为人们关注的莫过于古人为人处世的智慧,他们经过日积月累所总结的经验往往最为贴近生活,也最为深入人心。这些处世哲学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都依然活跃在很多家庭的家训当中。不过有的俗语虽然鞭辟入里,但也争议不断,比如这句"慈母多败儿",历经数百年至今依旧时而听到,而这句俗语的后半句虽然鲜为人知,但其含义却更加深刻。不过将"败儿"全都归咎于"慈母"则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在那个男权至上的社会环境下,人们似乎刻意回避"养不教父之过"的深刻认识。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慈母"不弄清楚这个"慈"的含义,过分的"慈"还真成了滋养败儿的肥沃土壤。
  这里的"慈"更多的是"惯"的意思,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惯"原本是没有的,但随着孩子的出生,不经意间也就愈发的熟练了。出生的孩子不会说法,哭声成了唯一表达诉求的方式,能够快速准确地分辨孩子的需求无疑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朝夕相处之后,便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孩子的需求也能更加迅速地满足。在享受这种成就感的时候我们却忽略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我们正在养成尽最大的能力去满足他一切,只要他不哭就好。
  诚然,这在孩子咿呀学语的时期显得非常必要,但我们却忘记了孩子在成长,那我们的方法是否也需要跟着成长呢?古代兵法常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因地制宜"用在此处笔者认为也并无不妥,如果孩子已经脱离襁褓却依旧用照顾婴孩的心态呵护备至,这在无形中无意间便剥夺了孩子学本事定品格的最佳时机。慈爱是需要的,但我们更需要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有所取舍,孩子在襁褓中时我们会满足一切,那是为了他的生命;孩子成长了我们仍旧一味的满足,却是害了他的前程毁了他的人品。
  慈爱并不是一味的满足,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使用自己成长而来的能力,而父母只需要引导、支持和鼓励。学习上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挥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才能更好的维持孩子的学习热情。让孩子在主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享受到快乐而不是成为孩子的百宝箱去剥夺其享受探究乐趣的机会,寻找答案的过程才是人生最为宝贵的经验,而记住的答案往往在交卷过后烟消云散。
  在慈爱的同时还要不忘立规矩和提要求,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往往是养成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下的孩子都会受到不同的规矩限制,只有在年幼的时候便培养其懂规则的意识才能使其在出身社会后不被环境所左右。而提要求同样显得尤为必要,父母的爱使得他们为了孩子做了很多,然而孩子慢慢长大父母也有必要要求自己的孩子为自己做一点什么,扫地、倒水、保持片刻安静等等。我们在感谢孩子付出的同时便能深刻地体会到孩子越来越懂得爱父母,所谓推己及人,良好的品格往往会赢得更多成功的机会。如果孩子一直都是在宠爱中长大而失去了学习爱人的机会,所懂的也只是被爱,如此长大不仅不懂得如何爱父母,更不会懂得如何爱别人。
  "慈母"的"慈"不是满足而是态度,慈母的"母"不仅是称呼更是责任,不仅是对孩子的现在负责,更是对孩子的将来负责,也是对自己的后半生负责。教育本身不易,我们更应该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停地思考,思考孩子的成长轨迹,思考孩子的发展需要,不仅要做孩子的父母,还要做孩子的师傅和朋友,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的了解自己的骨肉,才能因地制宜找到具体的培养目标,让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而我们更应该与之共同进步。而这一切都在无形之中成了习惯,只有形成了习惯才会有被反复执行的可能,只有形成了习惯才能降低思考与控制所虚耗的时光,这些习惯无疑都会成为孩子将来乘风破浪的云帆。
  这句俗语的后半句说的是"惯子如杀子",意思与前文相同但更加直白,也更加入木三分。看似有些夸张,然而想到很多家庭子女不孝,甚至因为子女而鸡犬不宁的情形,到有些发人深省。归根到底还是孩子在品格养成的时候父母的爱出了差池罢了,但值得一提的是,父母在教孩子走路的时候却懂得放手,也明白只有放手他才能学会,虽然跌倒了会心疼,但依旧乐此不疲,这样的爱才是真的慈爱。所谓养育之恩,人们似乎只知"养"而不知"育",殊不知"养而不育误子终生,待到白头自食其果"。
网站目录投稿:海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