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化胡经》是说老子为佛教宗师、贬称佛为道教弟子的一部著作。传为晋道士王浮著。释法琳《辨正论》引《晋世杂录》:"道士王浮,每与沙门帛画远挠论,王屡屈焉,遂改换《西域传》为《化佛经》,言喜与聃化胡作佛,佛起于此。"《高僧传 ·帛远传》:"晋惠之末,与祭酒王浮每争邪正,浮每被屈,既瞋不自忍,乃作《老子化胡经》以诬谤佛法。" 老子化胡说最早见于《后汉书·襄楷传》:"桓帝时,楷上书曰: ‘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李贤注:"或言,当时言也。老子西入夷狄,始为浮屠之化"。《三国志 ·魏书》卷30裴松之注引《魏略》:"……《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佛浮屠"。该书更增益种种传说,证成其事,谓老子西游化胡成佛,以佛为道教弟子。 《佛祖统纪》卷36补注说《老子化胡经》"其文本为一卷之本,其徒增为十一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16"神仙类"载:"《老子化胡经》10卷,右,魏明帝为之序。"《补注》所说的11卷,大概是以所谓"魏明帝序"别为一卷。今人王利器先生作《〈化胡经〉考》,认为"王浮以原书一卷扩充为十卷"。 《老子化胡经》是佛道争胜的产物,是道教徒攻击佛教的主要依据,因此,后世二教互相诋毁,该书首先受到佛教徒的攻击。唐时名僧曾数次上奏朝廷,请焚该书。至元代,亦因该书引起佛道之争。元代曾先后四次焚毁《道经》,该书皆首当其冲。《佛祖历代通鉴》卷21载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圣旨焚毁诸路伪道藏经之碑》详述了焚毁此经的经过。又卷22载:"钦奉圣旨禁断道藏伪经下项(见者便宜收取)",第一种即列《化胡经》王浮撰。从此以后,此书便告亡佚。因此明代所修《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都不见著录了。 清末敦煌石窟发现的古籍文书中有《化胡经》残卷数种,有作《老子西升化胡经》(伯2007)的,有作《太上灵宝老子化胡妙经》(斯2081)的,当是一书而异名。后与蒋斧所辑佚文考,罗振玉补考、校勘记,一并刊入《敦煌石室遗书》中。原件则流落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