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木偶是我国传统艺术的传承,虽然当前我国的艺术形式与多媒体技术发展迅速,但木偶戏表演对人们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基于此,本文对中国木偶戏表演及造型进行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木偶戏;木偶表演;木偶造型;造型理论 当代木偶造型艺术发展到今天,虽然种类繁多,但有时缺少艺术性的角色造型,过于商业化和量产化,缺少艺术性的表达或固守传统缺少创新。木偶造型决定了演出形式和表演方式及艺术品质,通常会出现表演到位但是造型欠妥,有时则反之。木偶造型的艺术感,如同一个优秀的演员,是全方位的表达。木偶造型艺术发展到今天已不是单纯完成角色造型,造型本身已具有很强的艺术性,甚至可以成为移动的、静态的装置及与材料绘画相结合的艺术品,更带给观众活动的、情节化的、艺术视觉的分享。 一、木偶的起源探究 我们可以肯定,不管是木偶的陈列还是木偶的表演,当时木偶已经走向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情趣。唐代杜佑《通典》说"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乐也,汉末始用之于嘉会"。汉代马钧是有名的巧匠,他制作的木偶如果像上述山东莱西发现的木偶那样能随意跪坐,操纵它表演各种技艺并不难。可以断定汉代木偶表演艺术已经开始普及了。汉代时期的文化以画像石、画像砖在两汉间极为兴盛,把这种画在木头上表演,也会出现在人们生活中。学者普遍的观点是:木偶"源于汉,兴于唐"。历朝多有木偶戏演"郭秃"故事的记载,依史而断,中国已正式形成了由人直接操纵、木偶装扮具体人物、当众表演简单故事的木偶戏是在汉末时期。木偶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生生不息的演绎着人们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 二、木偶角色造型特征 1.传统木偶角色造型特征 民间的木偶造型风格兼具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给人以朴实粗狂的美感。戏曲对木偶的影响是巨大的,仿制戏曲人物造型史传统木偶道具必须遵循地原则。木偶演出是有了道具才可以演出,道具是事先做好的。只是道具不可能做得面面俱到,要具有高度地概括。一副术偶戏箱中一般有十六至十八个木偶头,其中净头五至六个,生头四至五个,旦头四个,丑头三个。生头的造型特征为前额梢短,鸭蛋脸型,鼻直嘴平,眼珠不凸。生头包括老生头,挂胡须的须生头,不挂胡须的小生头、武生头等。旦头包括正旦头、花旦头、老旦头、彩旦头。其中,正旦头和花旦头的特征为眉弯眼细,鼻尖嘴小,面部光滑;老旦头皱纹深邃,脸型消瘦;彩旦头眼斜鼻翘,额窄腮宽,专门扮演媒婆、禁婆、鸨儿等类型的人物。净头的造型特征为额宽且长,约为脸部的一半,眼珠凸出,鼻高嘴宽,两颊丰满,下颚稍长。北方地区木偶的净头除个别专用头像外,其他均做成基本头像,同类角色可以通用。如具有典型外貌特征的关公头和包拯头就是专用头,而红花脸头、黑花脸头、红黑花脸头、奸脸头则是通用头像。红花脸头一般代表孟良、赵匡胤、姜维等一类人物,黑花脸头代表焦赞、牛皋、张飞等人物,红黑花脸头为屠岸贾、司马师等人物,奸脸头则为纣王、曹操、严富等人物。丑头的造型特征为脸短呈浑圆形,眼大鼻平,嘴稍上翘。除扮演丑角人物外,还可通用于护院、门丁、书童、店小二等人物。生头、旦头、净头、丑头是木偶的基本头像,有的木偶戏箱中还有一些面相凶恶的鬼怪头,为鬼怪专用。另外,木偶剧目中的动物形象也很多,如中山狼、哮天犬等,这些动物以角色身份出现在舞台上时,一般是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还有一些动物以拟人化的手法来表现的,如孙悟空、猪八戒、牛魔王、龙王、虾兵、蟹将等,孙悟空、猪八戒等一般为专用头,非专用头的角色一般采用戴面具的方法。 2.泰顺提线木偶造型分析 艺人通过操纵木偶,表达角色的性格特征与内在情感。木偶戏以木偶作为道具,再由演员操纵,加以音乐、台词等表演形式,因此木偶造型尤为重要。一是雕刻木偶头、木偶手脚。二是制作线牌头,编制腹笼。三是制作服装。四是制作头盔、纱帽。五是制作其他道具。提线木偶由木偶头、腹笼、四肢、线牌头等部分组成,高约两尺。木偶是木偶表演艺术的核心载体,每一只木偶都有自己独特的造型,让人百看不厌。偶头粗看相似,细看却各有不同,或仰面或颔首,或年轻或老态。观其神态,以形写神,皆是面色安详,平心静气。泰顺木偶的服装大都由专门的戏剧服装刺绣艺人承制,泰顺线牌头的挂钩向后,由竹料制成,线牌固定。泰顺木偶的手指、眼珠和嘴巴灵活自如,木偶既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也能做出如文人执笔书写、武将拔剑厮杀、娘子梳妆打扮、妇人提壶倒水等典型动作。木偶的摆放自成规定,从左至右挂生、丑、老生、旦等,且遵从男左女右的规则。线木偶制作以木偶头的雕刻最为讲究。泰顺木偶头是雕刻和彩绘工艺的结合,先用樟木等纹质细腻的杂木雕刻成型,后施以粉彩。泰顺木偶头在造型上加以夸张和变形,雕刻精致,线条明快,表情丰富,舞台形象俊美。在面部妆容上用细腻简约的手法刻画五官,面部"略施粉黛",简练生动表现江南水乡男女的柔情,更体现了泰顺康泰安顺的社会风气和历史遗韵。泰顺木偶头因其极具特点,表演效果极佳,深受浙南闽北地区木偶戏班的喜爱,纷纷前来订购,促进了浙闽区域木偶戏复兴,是浙南闽北木偶头雕刻的代表。 三、中国木偶戏表演艺术 1.传统木偶剧艺术性创作 当代木偶造型首先离不开传统木偶的造型积淀,我国传统木偶的发展和保护都十分完善,这也是我们创作的基础。但它们在进入当今戏剧市场以后会面临一些问题,如造型固化,缺乏当代艺术感不能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品位,从而无法吸引观众目光等等。所以希望创作出具备当代审美的木偶造型,在不丧失艺术性的同时,吸引更多的观众。木偶造型不仅能体现每个角色独有的性格特征与表现,更是戏剧风格的呈现。木偶造型体现了戏剧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规律,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典型造型,又在艺术经典作品中汲取精华,突显偶的外在形象特征。木偶造型以其丰富多变的艺术表现形式、新材料的运用和创作思维的多元性,为展开无限的造型想象力与确保形象的艺术感提供了可能性。 2.木偶表演中的舞台艺术分析 隨着木偶表演的进步,木偶表演的舞台艺术也逐渐有了更为深入的表达。综合而言,木偶表演的舞台艺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行动艺术。行动艺术的表达需要演员对于木偶拥有极强的操纵力,需要演员通过对于木偶的腰部或者是关节控制,来进行人物情感的表现或者是人物之间的情感交流,展现一种特有的舞台氛围。第二,歌舞艺术。歌舞艺术对于木偶表演的感染力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例如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木偶剧中,演员通过精确控制木偶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悲欢离合,并且结合舞台音乐,营造出了一种深深的悲情氛围。加之人物动作尤其是女性人物舞蹈的轻盈美丽,极好的展现了中国女性的古典美,也丰富了舞台艺术的表达。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木偶表演艺术及其表演风格进行深入的探究,能够极大程度的增强木偶表演的感染力。并且在木偶表演中加入现代化的表达,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重视文化的创新与传承,不断研究木偶表演艺术,推动木偶表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晖.浅谈提线木偶戏的创新性表演——配手助演[J].大众文艺,2017,(01):45. [2]陈立伟.闽南木偶艺术美与传承的思考[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02):137-140. [3]李永红.木偶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思考[J].大众文艺,2013(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