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项目中校长按比例提成,教学设备、图书采购时校长、老师利益均摊……日前,海南海口市部分中小学校长、副校长,区教育局局长等49名教育干部因违法违纪被查处。一件校服、一册图书也要"吃干榨净",学校采购中,校长与供应商共筑利益输送链,教育"回扣门"背后的腐败账本令人吃惊。(4月23日新华网) 诚如媒体所言,教育领域"回扣门"式腐败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性质却格外恶劣。校园硕鼠横行,最直接的影响莫过于——孩子们可能会生活在"楼歪歪"或"墙欲倒"的安全隐患之中,穿着永远跟不上时代甚至已经被淘汰的校服;翻看劣质的图书,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影响之外,还存在更多更可怕的看不见的影响。试想,一心捞钱的学校管理者有什么心思,又何德何能引领师生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看着领导如此唯利是图,普通教师们又怎能安心本职工作?会不会上行下效,将校园搞得乌烟瘴气?孩子们耳濡目染,幼小的心灵将会滋生怎样的苗头?教育本来是教人求真求善的,如此贪腐行径,简直颠覆"三观",贻害无穷。 如何彻底杜绝教育腐败?首先,需要从制度层面强化监督,切实落实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审计中小学校工程项目、教学设备招投标等容易滋生腐败的事项,使相关人员既没有贪腐的机会,也不敢以身试法,铤而走险。 其次,真正推行阳光治校,让全体师生充分享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评价权,让信息公开,真正落实民主监督等制度。众所周知,相比于上级相关部门的监管,学校内部的监督无疑更为直接有效。但长期在校长负责制的大环境下,许多监督往往只是流于形式,甚至出现校长"一言堂"的情形,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和监督。 值得庆幸的是,对于解决如何规范校长权力运行这个难题,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深化推进,业已取得一定成效。去年,教育部颁发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要求2015年全国要全面形成"一校一章程",力图通过办学章程的确立,有效管住校长的权力,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推动学校依法治教。北京十一学校等闻风先行,依照分权制衡原则勾勒出一幅令人震撼的改革蓝图:学校实行分权制治理结构,由教代会、校务委员会、党总支、学术委员会、学生会、教师家长委员会等共同组成学校权力机构,分别决策相应事项。通过各治理主体互相分权制约,原来处在金字塔顶端大包大揽的校长,将成为扁平化管理体系中行使有限职权的职业管理者……毫不夸张地说,随着章程办学的实施,圣洁的校园里将难有硕鼠的容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