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析海昏侯墓发掘的考古价值与意义


  【摘 要】2011年发现的西汉海昏侯墓经过五年发掘逐渐展现出全貌,这一考古大发现引起了学术界对墓主主人及相关史料的重视,讨论和分析海昏侯的身份及其学术价值等有着重大的意义。海昏侯墓出土的大量文献资料在不断考证求实的基础上,弥补了传世文献的不足,并对其具有较强的勘正作用,彰显了其独特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海昏侯;西汉;考古新发现;学术价值
  一、海昏侯墓与海昏侯其人其事
  海昏侯墓也称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位于江西省南昌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墓中出土的木牍上有刘贺和夫人分别写给汉宣帝和皇太后的奏折,奏折中所写的年代,与刘贺做海昏侯的年代符合,刘贺的奏折直接写着"臣贺"。在内外棺之间发现的九十多块金饼中有四块用非常标准的隶书写有墨书题记,文字为"南海海昏侯臣贺元康三年酎金一斤",并且还在墓主人腰间部位发现了刘贺私印。此外,墓内出土了大量带有"南昌"、"汉"、"昌邑二年造"、"昌邑九年造"等文字的漆器、青铜器、印章和木牍。这些文物都直接或间接地说明了墓主为海昏侯刘贺。
  海昏侯刘贺,是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后元元年(前88年),其父刘髆去世,年仅五岁的刘贺嗣位,成为西汉第二位昌邑王。元平元年(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刘贺被霍光拥立成为西汉第九位皇帝,然同时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在位仅27天就又被霍光废黜,重回故地巨野。元康三年(前63年),又再次被封为海昏侯,移居豫章国(今江西南昌)。神爵三年(前59年),刘贺去世,史称汉废帝。
  刘贺集帝、王、侯于一身,是第二代昌邑王、汉废帝、庶人、第一代海昏侯。史称刘贺"闻天子不豫,弋獵驰骋如故,与驺奴宰人游居娱戏,骄嫚不敬"。历史上,《汉书》里记载,刘贺得知自己将继承皇位时,连夜从昌邑带着二百余人进京。即位后不亲近先帝大臣,而大肆提拔昌邑旧人与谄媚之臣,他被废黜帝位,正是由于他"行昏乱"而"危社稷":"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夏侯胜等曾说:"使人簿责胜,缚嘉系狱。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 卢植也曾说:"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之桐宫。昌邑王立二十七日,罪过千馀,故霍光废之。"综上所述,历史上的刘贺被冠以"荒淫无道"的名号,在留存下来的官方主流资料中,评价都极贬。
  二、墓葬发掘成果与价值
  南昌汉代海昏侯刘贺墓主墓、墓园及周边侯国都城遗址的完整性极其高。整个墓园由两座主墓、七座陪葬墓、一座陪葬坑和园墙、门阙、祠堂、厢房等建筑构成,内有完善的道路系统和排水设施,属于汉代高等级墓葬,对研究西汉列侯的园寝制度价值非常巨大。
  该墓出土有青铜器、金银器、玉器、竹简、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均创中国汉墓考古之最。其中较为典型的为玉具剑、韘形佩和孔子屏风等。
  海昏侯墓出土的玉具剑数量众多。汉代王室官吏皆随身佩剑,身份高贵者则佩戴玉具剑,即在剑身装饰玉器,一套完整的玉具剑包括玉剑首、玉剑格、玉剑璏和玉剑珌,玉剑首和玉剑格式剑身的装饰,玉剑璏和玉剑珌是剑鞘上的装饰。这不仅反映出汉代尚武的社会风气,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海昏侯本人并非只知玩乐,他同样也能文善武,崇尚武力。
  墓中还发掘出了龙凤螭集中镂雕于一身的韘形佩。一件青白玉,一件青玉,玉质精美,雕琢精良。青白玉镂雕龙凤螭纹韘形佩为片状盾形,中间钻一圆孔,圆孔下位弧形凹面,其上阴刻云气纹。两侧和顶端均镂空,一侧为龙纹,一侧为螭虎纹,顶端为凤纹。青玉镂雕龙凤螭纹韘形佩沁蚀较重,外轮廓近似圆形,其他与上一件相似。汉代的韘形佩一般镂雕双龙、龙凤、龙螭这些纹样,而龙凤螭集中镂雕于一身的非常少见,这也反应出海昏侯特殊的身份。
  孔子屏风更是引起学者们广泛的注意。屏上有孔子图像及生平介绍文字,上面明确写有孔子"字中(仲)尼,姓孔,子氏"字样,而之前传世书籍都没有完整记载孔子的姓与氏的。第二列文字"鲁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由此可以推算出孔子的生年为鲁襄公七年(公元前566年)。孔子屏风记载的孔子生年比《春秋公羊传》和《春秋榖梁传》记载的生年早十四年、比《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的孔子生年早十五年。
  此外,还有首次发现于南方的真马车陪葬坑和汉代乐车,描摹出了一幅西汉皇室出行图;青铜蒸馏器的出土,对蒸馏酒的产生时间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大量五铢钱的出土使得千文一贯的较量制度又向前推了千年;冬虫夏草开始作为名贵的滋补药材的时间也从唐朝早期提到了更前。
  三、海昏侯墓发掘的重大影响
  海昏侯墓的发掘,不仅对历史考古成就,而且对社会、文化研究,都有着很大的价值与意义。
  在历史考古成就方面,首先,海昏侯墓是江西省迄今为止发现的出土文物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工艺水平最高的墓葬;更是我国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其次,海昏侯墓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座带有真车马陪葬坑的墓葬;再次,海昏侯墓的发掘将中国千文一贯币制推至西汉年代;最后,在主椁室西室被发现的漆器屏风表面有孔子生平的文字以及孔子画像,可能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
  海昏侯墓的发掘,更为重要的影响则体现在对西汉社会、历史文献研究上。在对西汉社会的研究上,海昏侯墓的规格体现了西汉当时的经济实力与国力支撑,也体现了当时贵族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状态。从最后发掘的结果来看,尽管当时刘贺下葬时已经到了西汉末期,中央政权受到了挑战,社会出现动荡,但仍有很大的经济财力,贵族生活依旧奢侈,享乐之风仍然盛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反映了当时劳苦人民的生活艰难。
  史书上和人们印象中的刘贺,多荒淫无度、昏庸无能。《汉书》里更有记载说,刘贺被废黜帝位,是由于他"行昏乱"而"危社稷"。然而如今墓室中出土的"孔子屏风",还有他生前阅读的《礼记》《论语》等儒家经典,时刻准备参与汉家宗庙祭祀而预制的大量"酎金",以及受封海昏侯以后毕恭毕敬地写给汉宣帝的奏疏等,无不说明墓主遵守礼制,遵从儒家文化,有着很高的文学修养。除此之外,他也是一个生活优越、爱美食、好音律、喜收藏、善文墨的西汉贵族。考古新的发现颠覆了传世基本文献的记载,弥补了历史文献的局限性。这为我们研究刘贺的生平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视角。
  文物可以弥补史书对历史记载的缺陷与不足,可以还原出一个更为真实的历史样貌,甚至也可以告知世人一些不为人知的事实。海昏侯墓的发掘,无疑引起了一次巨大的振动:无意发掘出的帝陵,意料之外的各种随葬品,被颠覆的刘贺形象等。正如前文所说,出土文物可以体现出刘贺尊儒、尊孔,且在政治上是有野心的。因此,史书中刘贺的一千多条罪状和其昏庸的形象,很大一部分应该是他人构陷,真实原因是争权夺利失败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朱绍侯.昌邑王废帝海昏侯刘贺经历考辨[M].河南大学出版社 南都学坛 2016,6(4).
  [2]辛德勇.海昏侯刘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3]班固.汉书[M].中华书局,1962.
  [4]张之恒主编.中国考古学通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5]中国考古学·秦汉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6]赵化成,高崇文.秦汉考古[M].文物出版社,2002.
  [7]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M].中华书局,1984.
  [8]刘运勇.西汉长安[M].中华书局,1982.
  [9]安金槐主编.中国考古[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网站目录投稿:映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