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吃透这三点打工一族才能真正变富有


  经常看到所谓富人思维、穷人思维,乍一看感觉都是一些正确的废话。
  其实"富人思维"不是什么心灵鸡汤,也不是什么不靠谱的成功学,就是一些金融思维在日常生活的实际应用。只不过我们大多数人没有经过这样的思维训练,意识不到而已。
  钱来了又去,但如果你没有掌握钱真正的运转规律,终生为钱而工作,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从打工小弟长成为打工皇帝而已。 只有了解钱是如何运转的,才能有驾驭它的力量,并开始积累财富。
  第一个理财概念:区分"资产"与"负债"
  理解"资产"这个概念,正是由穷到富的关键节点。
  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作者花费了大量篇幅,来指导大家如何构建资产项,不断积累收入成为富人。一般人在把钱花出去前,没有这种概念,以为买了很多资产,但其实买的都是负债。
  举个我们再常见不过的例子:买房。
  很多人努力工作,辛辛苦苦积累了一笔钱,够首付了,就拿出来做人生的第一笔大投资:买房;还有一些所谓刚需,不惜掏空六个钱包也要凑够首付上车。
  好不容易买下来了,觉得自己终于拥有了资产,如果是一线城市,那分分钟就是百万富翁了,但其实是百万"负翁"。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线城市上车的门槛很高,普通人,首付付了个一、两百万之后,还要背负几百万的贷款。然后过着努力工作,省吃减用还贷20年或30年的日子。换句话说,这个房子会源源不断的把钱从你口袋掏走,一掏就是几十年。
  其实资产和负债很好区分,能帮你带来正向现金流的收入,就叫资产;而持续消耗你的收入,导致现金流失的,都是负债。
  大多数情况下,资产和负债还是很容易区别。
  比如股息、债券、票据、知识版权等,这些能给我们带来正向现金流的,就是资产。
  而像信用卡、房贷、车贷,还有各种五花八门的消费贷等,每个月都会从你的钱包中自动扣除这些欠款,显然是负向的现金流,这其实就是负债了。
  当然,如果说你买房,每个月租出去,房租扣掉房贷、物业费之类的费用,还有结余,自然就不是负债。
  第二个理财概念:"哈佛"教条
  据说,在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第一堂经济学课只教两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是:花钱要区分"投资"行为或"消费"行为。
  第二个概念是:每月先储蓄30%的工资,剩下来的进行消费。
  我们知道,哈佛大学出来的富豪比比皆是,这其实并非只是因为他们是名校出身、收入丰厚,而是因为他们的观念、行为和大多数人有一点不一样。
  一般人,是先花钱,剩下有多少便储蓄多少,这样一来储蓄剩下的钱并不会太多。
  而根据哈佛教条:储蓄30%的工资是硬指标,剩下的才能用来消费。每月储蓄的钱是每月最重要的目标,只准超额完成,不能减少,这样剩下的钱就全越来越多。
  第三个理财概念:投资不是投机
  很多人在投资中,总想着快进快出,能捞一笔是一笔,这样的心态不能称之为投资,而是投机。然而,正确的进场时间,大多数普通人是拿不准的。看下图:
  这张图是中证500指数从2007年到2017年的每年收益情况。如果你从2016年进场,到2017年离场,妥妥的亏。进错了时间,一夜暴富只能是黄粱一梦。
  但如果再把时间拉长来看,从2007年到2017年,这11年间,中证500的年化收益折算回来是11%。所以说,很多人认为复利的核心在于回报率,是不对的。复利真正的核心其实是在于时间。
  如果说被高回报率撩拨,摁不住蠢蠢欲动的疯狂举动,想着上杠杆,想着一夜暴富,快速在这一波牛市中去完成财富积累,这样很可能会陷入在短时间内盲目追求高收益的泥潭里。
  而,对过高的回报率追求,容易导致被骗、亏空、债台高垒……
  真正的明智的做法应该是追求财富稳步增长,平衡好回报率和时间。
  巴菲特在他的书本里说他6岁开始储蓄,每月30块。到13岁时,当他有了3千块,他买了一只 股票。年年坚持储蓄,年年坚持投资,十年如一日,他坚持了80年。现在他85岁,他有多有钱,全世界都知道。
  真正的理财走不出这三点,每点你都要吃透,完全执行,不能马马虎虎,这样才有可能从打工一族慢慢变富有。
网站目录投稿:安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