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电脑前,回想着"感恩教师节"这个主题,思索该首先该感谢哪一位曾给予我帮助的老师。想来想去,我不得不承认,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时间,世界上最无情的东西恰恰也是时间,当我想起大学辅导员张老师时,才意识到,我离开大学校园已经十年了。 所幸,人类的伟大之处就是发明了文字。通过文字,我们可以写出我们心中的感受,写出我们一直想说而又不敢说的话,也可以在此时此刻回忆一下张老师,重回那段青春烂漫的时光。 当我从豫南农村的县高中成为大学历史系的一名新生时,遇到的第一个转变,恐怕就是老师的教学方式。在高中的寄宿制学校里,老师会像父母一样,什么都要管,从我们的学习到生活。在高中老师讲课会讲得很详细,会针对每个问题作出很详细的解说,会照顾到几乎每个学生,常常是一个问题会反复的讲,讲一遍没听懂就再讲一遍,一直到我们听懂为止。 而进入了大学之后,因为专业课都是大班授课,我就明显感觉到了不同。 表情严肃,总是来去匆匆的教授副教授们,一般不会照顾到如此之多的学生,也不会注意到具体哪位学生没有听懂。他们往往都是按照固定的教学计划一直讲下去,到了学期末尾就是考试前的答疑时间,才会难得地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这种现象,让我这个比较依赖老师的小姑娘觉得很不习惯,总认为这些教授讲师都是在机械性地完成任务,课讲完了,任务也就完成了。 所幸,在一次班会中,我向辅导员张老师讲了这些久久横在心头的话。比我们年纪大不了多少的张老师并没有批评我的见解,也没有流于表面地安慰我,而是认真地把我的意见记在了笔记本上。原以为,在张老师这位大姐姐眼中,我这个普通学生提出的问题平淡无味,早就该石沉大海,可没过多久,我竟然有了惊喜的发现。 之后不久,在一次中国近代史课上,刘教授在讲述完既定内容之后,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循着花名册对着偌大的教室巡视,然后,她竟然走下了讲台,直接沿着过道走到了我的座位旁边。 刘教授和蔼地问:"你是秀丽吗?这节课的内容有没有什么问题呢?如果有现在就可以提问。"我受宠若惊地站起来,手里几乎是颤抖着捧着笔记本,指着其中一条论述,结结巴巴地向尊敬的教授提出自己的问题。我一边认真听教授的解答,一边在心里打鼓:这是怎么回事呢?教授怎么会直接找到我解答问题呢? 直到晚上回到宿舍,见到了辅导员,我才知道,这个过程竟然凝聚了张老师繁琐的奔走流程。张老师在听到我的建议后,经过思考,觉得这么细节的问题不能通过机构汇报,因为这样容易招致教授们的误解,所以,她第二天就开始一有空就往教学楼跑,逐个拜访在我们系开有课程的教授们,认真地解释像我这样的学生所遇到的不适应,还恳求老师们能在平时的课堂中挤出一些时间回答同学们的疑问。她还特地提到了我的名字。于是,就有了细心的刘教授专门针对我的解答时间。 我明白了事情原委后,非常感动。看着我绯红的脸颊,张老师,不,是张大姐,轻轻拍拍我的头,笑呵呵地说:"你们呀,还都是没长大的孩子,都需要人帮助,有些孩子就是一时想不通,其实大家都是积极上进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帮他们一把,这本来就是我的工作嘛……" 看着张大姐温情的笑脸,我不住地点头,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绝不浪费任何宝贵的学习机会。 从这之后,大家都欣喜地发现,教授们好像都不再如之前那样来去匆匆了。他们总在教学之余,闲庭信步地走到我们这些学生们中间,和我们有说有笑,谈笑间解答问题,也提升了大家积极向学的热情。有的姐妹们说这都是我上次提建议的功劳,可我知道,这都要归功于张大姐,归功于这位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的好大姐! 在大学四年里,见得最多的,相处时间最长的,就是我们的张老师。虽然她并没有给我们上课,但她在生活上,学习上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帮助。不仅仅是这次有关解答时间,还有许多其他方面。她会在节假日里放弃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和我们这些无法回家的外地同学谈心,真正像一个知心大姐那样替我们排忧解难。她也会在自己的宿舍里准备许多必备的生活和卫生用品,随时提供给需要的女同学。 张老师,已经不仅是我们的年级辅导员,更是我们在大学四年朝夕相处的亲人,大姐! 如今,十年过去,我已经为人妻为人母,但每当回想起宝贵的大学时光,我总能看见张大姐的音容笑貌,感受到她轻轻拉起我的手时那种温馨的感觉…… 祝我的张大姐永远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