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赵子龙凿井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赵子龙是位了不起的历史人物,然而,民间流传的赵子龙凿井的故事,可能就有很多人不知道了。在山东诸城县城南25华里处,有一座山叫常山,常山背面的石崖上有一个泉眼,至今还哗哗地淌着泉水。相传那石崖上的泉眼就是赵子龙用长槍凿出来的。
  传说赵子龙小时候就十分爱好习武,刀槍剑戟无所不好,尤其是长槍,更是喜好得吃饭抱着,睡觉搂着,那份好学劲儿就甭提啦!但是,因为没有师傅指教,赵子龙到了10岁,槍法还不见什么长进。
  子龙的父亲也是武将出身,一心指望儿子能练就一身好武艺,报效国家,建功立业。所以他千方百计地为儿子求师找门路。
  这天,父亲把子龙叫到跟前,捋着胡子笑吟吟地说:"孩子,你真是福大,名师总算让我找到啦!就在离咱家不远的东边有座山,叫常山,山上住着一位道人,人称云山长老。此人武艺十分高强,但性情很怪癖,轻易不收徒弟。如果你乞求他收下你,就是熬个三年五载,只要能学到一身真本领,也是值得的。孩子,今天你就动身去拜那道人为师吧!"说罢就叫人给子龙打点了行装。
  子龙高兴得跳了起来,当天就背上行装,跨上战马,带上长槍,拜别了父亲直奔东方而去。
  赵子龙走了3天的路程,果然看见前边有一座山,一打听,正是常山。他不由得喜出望外,赶忙牵马顺路上山。山不高,一会儿就上到了山顶。只见在山的顶峰,有一座方方的大院,大院里边排列着3栋瓦房,灰瓦灰墙,绿树环绕,很是僻静。大门前边的石凳子上,正端坐着一位老人,此人白眉白须,一身青袍褂,赤红的脸膛半仰着,在眯着眼睛晒太陽。有几个小道童正出出进进地忙乎着什么。
  这一定是父亲所说的那位云山长老了。子龙想着,连忙拴了马,向前作揖道:"长老在上,徒儿赵子龙前来拜师,只要长老能收我为徒,传授武艺,就是叫我上刀山,下火海,我也甘心情愿。"说罢,倒地便拜。
  过了一会儿,云山老人方才慢悠悠地睁开眼睛,端详了子龙半天,然后捻着长胡须说道:"想做我的徒弟,可有个条件,必须先给我做一件事情。这件事极累人,也很难办,快者要3年才能做完,慢者要5年才能做完,无志者怕是一辈子也做不完的。只有把这件事做好了,才能跟我学武艺。你愿做那件事就留下来,不愿做那件事就马上走人。自己掂量着办吧。"长老说完站了起来。
  子龙赶忙问道:"徒儿愿做,只不知是件什么事情?"
  云山老人头也没回,说道:"不必过问,明日你自然就知道了。"说着走回院里。
  子龙哪敢再问,心想,怪不得父亲说这位老人性情怪癖,果真不假。可是自己既然是来学武艺的,还有什么条件不能依从的呢,甭说是三年五载,就是十载八载,也得干下去。想到这里,子龙连忙跟老人进了院子,卸了马鞍,解了行装,当晚在山上住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子龙刚刚起床,云山老人就站在门口,捻着胡须对他说:"跟我走吧。"然后转身向门外走去。子龙紧紧跟在后面,拐出大院,又一步一步顺路下了山,一直到了山后才停下脚步。
  子龙抬头四下看了看,只见这里正是常山后背那条大沟谷的上端,东西两边有两条山腿挡住,南边山脚是一丈多高的大石崖,崖下北边是一亩见方的开阔地,杂草丛生,十分荒凉。子龙心想,在这里能做什么事情呢?
  这时,云山老人开口说话了:"徒儿,这石崖里有水,你要在这里凿出一口水井,井口要有一人一马那样宽,深嘛,凿到流出水来听到响声就中了。"
  子龙正准备应承,老人一挥手说:"别急,难事还在后头。就是这口井的凿法很是特别:一是不准用锤和錾子,必须用矛槍凿;二是不准站在地上一口气地凿,得骑在马上,在这平地绕一圈,借着冲劲凿一槍,绝不能凿两槍;三是不能把这口井凿成圆形,得方方正正有棱有角的。你今天就可以动手了,我后院里有9匹马,99杆金槍,都给你用。可是马要你自己喂,槍要你自己磨,什么时候凿好了,什么时候我就教你武艺。你自己看着办吧。"说完,老人看也没看子龙一眼,转身上了山。
  这么一来,可把子龙难住了。看看这一丈高的石崖,看看这一亩见方的平地,再想想那尖细尖细的槍头,怎么才能凿出一口能流出泉水的井呢?子龙转念又想起父亲的嘱咐,想到凿完井后就能学到武艺,浑身也就有了勇气,撒腿飞奔上了山,牵马取槍去了。
  当天,子龙就动手凿起井来。他先在石崖上画出一个横竖一人一马宽的方框,然后跨马挺槍,在平地上绕起了圈子,当绕到石崖前边,他暗用力气,借着冲劲,向石崖上凿出了第一槍。这一槍下去不要紧,只见火星四迸,震得他两臂发麻,山谷里响起了"喀拉拉"的回声。可是近前一看,石崖上只留下一个小白点儿,还偏离方框两三寸远。子龙心一沉:我的天,原来只凭力气还不中,得先练一个"准"字,要不,就是凿得再深也没有用。无奈,子龙只好打马挺槍又绕了起来。这样,直凿到七七四十九槍,才"喀"的一槍凿在了框子里面。但子龙还是不歇气地凿下去,太陽落山时,终于练得十槍有八槍凿准了。
  只这一天,就把子龙累得筋疲力尽:虎口裂了,胳膊肿了,腰眼酸疼酸疼的。可一想起自己要学武艺,就又什么也不顾了,硬撑着去喂马、磨槍,直到马都吃饱了,秃槍磨尖了,方才睡下。
  第二天,子龙又照样来到崖下凿起来。这样一连凿了90天,子龙方才觉得浑身渐渐适应了干这种凿井活。腰不酸了,臂不疼了,槍也凿得准了。不光槍槍都凿到框子里面,还能想凿哪就凿哪,连那些边边角角都凿得分毫不差。子龙这时心想,如今练"准"字总算过关了,看来下一步就要练"力"字了,这一槍一槍光戳个白点怎么行,哪年哪月才能凿完呢!于是,子龙又在"力"字上动起了心思,马比原先跑得更快了,槍比原先出得更猛了,那白点也比原先显得既大又深了。一槍又一槍,又是一个90天过去了。
  这一天,子龙又凿了一会儿,突然停下马,在崖下一边端详一边琢磨起来:虽说这方方的井眼已经有三指深了,可是已经凿了多少槍呀!每一槍下去,只能掉下一撮石沫沫,连指甲盖大小的石块也没见着,看来这种光靠力气的凿法还不行,还得练出一个"巧"字,劈柴禾还讲究个窍门呢,何况是凿石头,我不妨挑它一槍试试。想着,便又跃马挺槍冲了过来,当槍尖刚刚扎进石头,子龙双臂一用力,"嘿"地把槍杆一压,挑出了第一槍。这一槍果然生效,只见光光的石面上,硬是给撬下来一块指甲盖大小的石片子。子龙心里一喜,马上又一槍接一槍地挑了起来,井眼一点一点加深了,赵子龙感到很兴奋。
  就这样,赵子龙凿了一槍又一槍,熬了一天又一天。冬去春来,年复一年,整整凿了3个年头。
  却说这一天,子龙见井眼已经凿进一尺多深了,有一条水线慢慢地从里边渗了出来,一直淌到地面。槍头戳到井里也不像原来那样"喀喀"地响,而是"咚咚"的闷声。他心想:这大概离水脉很近了。于是,就又打马绕了一圈,用足了力气,"嗖"的一槍凿了进去。只听"砰"的一声,整个槍头全扎了进去,他急忙把槍一抽,随即看见一股清泉涌了出来,淌到地上"哗啦啦"响,泉眼凿通了!这一下可把赵子龙高兴得眼泪都淌了下来,他又一连几槍,修好了边堰,便一口气上山找师傅报信去了。
  云山老人听了大喜,赶忙下山观看。只见石崖上出现一个方方正正的井口,正好一人一马宽,一股悠悠的泉水正从里面淌出来,一直淌到地上。云山老人看着看着,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徒儿,当初你一到山上,我就看出你是个有志之人,今日看来果然不假。要知道,你3年凿出了这口井,不光是为我做了件事情,也为当地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你知道的,这常山一带十年九旱,年年都有来这儿祈雨的人,一遇上干旱,当地百姓连水都吃不到。如今有了这口井,周围这几个庄子就能长年吃上泉水了。还有,我叫你凿这口井,不光是为了用水,更要紧的是让你练出一身过硬的本事。如今,你的槍法不光有个‘准’字、‘力’字,还有个‘巧’字在里边了,有了这等基本功,招数上再一点拨,便什么都会了。我明天就开始教你武艺。"
  子龙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师傅当初的用意,心中越发感激师傅。这样,赵子龙就又在山上学了半年武艺,刀槍剑戟十八般武器,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尤其是长槍,三十六路槍法路路纯熟,马上马下,指哪扎哪,耍起来浑身是槍,直看得师傅也眼花缭乱。
  子龙下山那天,师傅一直送他到山下井边,慢吟吟地说:"徒儿,这井泉我已经取名叫云泉了,你的名字也就叫赵云吧。今后不管到了哪里,都不要忘记你这一身功夫是怎么练出来的,可千万不要虚度了年华呀!"子龙赶忙应承,拜别了师傅,下山去了。
  赵子龙自打下山以后,果然做出了一番功业。最著名的长坂坡一战,他怀揣阿斗,单槍匹马杀出重围,留下万古美名。他也时时不忘恩师的教诲,每当有人问他:"来将通名!"他便理直气壮地答道:"常山赵子龙是也!"
网站目录投稿:又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