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论老子的生命教育观


  【摘 要】与其它生命哲学相比较,《老子》中的生命哲学包含着"天人合一"、"生命本位"、"自然关怀"、"内向主体"等理论观点。在当代社会,重新研究《老子》生命教育观,有利于营造健康的生命,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也有利于建设文明的生态。本文主要通过《老子》中的"出生入死"一章,深入剖析老子的生命教育观。
  【关键词】出生入死;生命教育;生命哲学
  《老子》哲学,不但以"生命"作为自己哲学的出发点、明确提出关爱生命的主张,还对生命的产生、生命的过程、生命的内涵、生命的价值、生命的理想状态和存在方式以及生命的修养方法等内容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和论证,并以极为抽象的概念"道"把天地、万物、社会、历史与人完全有机地囊括在内,对生命进行超越时空的抽象化、系统化建构,而这个理论体系又直接影响了以后道家生命哲学乃至道教生命哲学的发展,显示出不朽的理论魅力。
  一、出生入死的含义
  "出生入死"有多种含义,很多学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一)生生死死好幾次了,经历了很多磨难
  "出生入死",有学者理解为是经历过很多磨难,在重重困难中求生存。老子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出生"就是通乎昼夜之道,可以说就是"生者寄也,死者归也"同样的道理。"出"就是生,"入"进去了,等于演话剧一样,如演戏后台与前台的换幕。其实人并没有死,不过是进去了而已,人生境界就是如此。老子非常简单地说明了"出生入死",就是在一进一出之间,也是一增一减、一来一去。
  (二)出生,入死,一出生便走向死亡
  人的生命从一出生开始,就同时步入了死亡的进程,这叫做出生入死,也是自然法则。所谓生死问题,在其他的宗教,包括佛教在内,或为重大的问题;但在我们中国文化中,自上古几千年以前所流传下来的观念,所以尧、舜跟大禹王都认为是"生者寄也,死者归也",在文学上也有李白的"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名句,都是来自这种思想。人生下来是寄住在这世间,死掉就是回去了。所以是"生者寄也,死者归也"。
  (三)出离了生之道,就走向了死之地
  人始出于世而生,最终入于地而死。世上万物,出离了生之门,就进入了死之地。人生下来之后,就开始一步步向死亡迈进。春天的小草开始发芽,就开始不断的走向冬天的枯萎,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也必然会从西方落下。种种此类现象,无不证明,宇宙万物,都是如此。任何事物都有开始和终结,如果把开始称作生的话,那么终结无疑就是死,事物的存续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从生到死的过程。
  (四)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狐狸看到葡萄园里结满了果实,想到园中美餐一顿,可是它太胖了,钻不进栅栏,于是,三天三夜不饮不食,使身体消瘦下去。它终于钻进去了!饱餐一顿,心满意足,可是,当它要离开的时候,又钻不出来了。无奈,它只好故技重演,三天三夜不饮不食。结果,它出来的时候,肚子还是跟进去时一样。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赤裸裸地诞生,最后又孑然而去,没有人能带走自己一生苦苦经营的财富与盛名!百年三万六千五百日,其实不过弹指一挥间!?
  (五)养生之道
  "出生入死",是养生之道,明白了养生之道,则健康长寿,否则,生命早逝。徒,指同种类型的人。"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这是就人类寿命的自然现象而言的。"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意指人的自然寿命(应不包括天灾人祸死亡的)因"动之死地",即不懂得养生之道而缩短了十分之三。生生:前一个"生"是动词,惯养的意思。后一个"生"是名词即生命。所谓惯养生命,就是放纵欲望而不懂得加以克制。注重于生死观念本身的,多从"养生"的角度解释这段文字,而注重生死观念引申意义的,则偏重于"处世"的角度。实际上,以养生论解本章虽能贯通,但未免狭隘[1]。
  (六)对生死的理解
  "出生入死",对这章文字中"生"、"死"二字的理解,历来代表性的意见有两种。第一种以韩非子为代表,"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之谓出,卒之谓入,故曰:‘出生入死。" [2]认为从无到有为生,从有到无为死,"生"意味着生命的开始,"死"意味着生命的消亡,也即我们一般语境下的生、死观念。第二种以王弼为代表,"出生地,入死地",[3]认为"生"指"生地",死指"死地",也即有生机的、向上的存在为"生",而陷入绝境的,向下的存在为"死"。第二种是第一种的引申意义,那么这两种看法的不同也就是本原义与引申义的差别。这两种看法,从古至今各有一批支持者。河上公以"情欲"的或"出"或"入"规定"生"、"死",也可看作是对生死观念的引申。近代道教领袖陈撄宁仍然坚持原本的生、死观念。注重于生死观念本身的,多从"养生"的角度解释这段文字,而注重生死观念引申意义的,则偏重于"处世"的角度。实际上,以养生论解本章虽能贯通,但未免狭隘。本原义和引申义通常是相互发明的。
  二、老子的生命教育观
  就目前而言,学者从生命价值观角度对老子思想的研究成果尚较少。在老子的生命哲学观中,他认为一个健全、完整的生命应当有三种状态,第一是自然生命,第二是社会生命,第三是精神生命,其中精神生命则是超越人的肉身而存在的一种价值观,是对现实生命的一种思考进而上升到对永恒精神的一种追求与向往,是一种形而上的超自然存在方式。[4]
  (一)自然生命
  现实存在的人首先必须要有一个自然存在的活动机体,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肉身。对待我们的肉身及形体存在,老子认为作为一个现实存在的人首先应当爱护自己的身体,保重自己的身体。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三章就提出了"贵身"的主张,并进一步地认为应当由"贵身"过渡到"无身"的状态。老子提出之所以一个人的人生中会重视遭遇困惑及灾患,乃是我们拥有着现实的生命体,假如我们没有肉身的羁绊,又何来的灾患呢?从表面上看,老子的话语好像是主张要放弃自身,其实他话语背后的含义则是相反地要求我们要保重自身,在珍惜、爱护自己身体的同时追求精神的超越,达到"无身"的境界。因此,老子在下文进一步解释道,只有那些"贵身"的人,才可以将天下的重担托付给他们,也只有 "贵身"的人才能有能力、有责任的将天下治理好,因为道理很简单,如果连自己的身体都不懂得爱惜,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懂得去珍惜,连自己都无法管理好的人,怎么可能有能力管理得了天下呢?
  尽管老子竭力倡導世人应当爱惜和保护自己的身体、性命,但世间人们往往背道而行,过度追求身外之物,追名逐利乃至于不折手段甚至以损害他人利益作为代价来得到重赏或者获得晋升,所有的这些不良行为在老子看来都是导致无法尽享天年的根本原因。
  《道德经》第五十章中又提到,为什么一个本可以长寿的人会突然面临着死亡?在老子看来原因在于"厚养"二字,所谓"厚养"就是过分地追求生活质量,一味沉浸在声色、美食等超越肉体本身的物质享受中,竭力去享受生活,追求永久生命,结果却事与愿违,加速了生命的终结。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面,老子主张不要刻意去追求所谓的生活质量,应自然生活,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则是值得赞赏的。在老子看来人的生命是从"道"那里产生的,人的现实存在是有他本身的价值意义所在的,人应当保有并爱护自身身体,因此"贵身"便成为我们生存发展的应有之义。
  老子对待生活的态度应当是"清静无为",不应过度的追求身外之物而放弃自身,也不应当过度的奉养自身,进而造成事与愿违,想要颐养天年反而加速生命的终结。
  (二)社会生命
  老子在论及人自然生命时,倡导应当珍视生命、热爱生命,指出人类在赖以居住的社会环境时应当有保护、爱惜他人生命的政治义务。老子认为,一个合格的统治者就应当拥有一颗博爱之心,爱惜和保护自己的臣民,不应当视之如儿戏。老子理想的政治图景应该是统治者与人民相安无事,天下大治,甚至人民不知道自己的统治者是谁,达到"无为而治"的理想状态。
  老子反对以严刑峻法治国,认为这是统治者威信不足的表现,因为统治者威信不足所以要用严刑峻法逼迫人民就范,相对应的人民就会产生不信任统治者的心理与行为。如果统治者一味的采用政治高压的手段,势必会使统治者的政治统治进入穷途末路的阶段,相反,老子认为只有解除政治的高压,还人民一个自由舒适的社会环境,人民的生命才能得到保障。
  此外,老子向来都是反对战争的,认为造成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生存状态的因素莫过于战争所带来的,老子明确地指出战争所带来的祸害,是造成人与人之间,社会动荡不安,人与环境不和谐的最大因素。金光武器具有一定对敌人的威慑和震慑作用,但不到万不得已不应随便使用,所以在礼制上,老子主张战胜者因为杀人者众,更加应当以丧礼加之,切莫表现出愉悦的表情、喜庆的色彩。[5]
  (三)精神生命
  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回答了生命哲学问题中的一个"是什么",而精神生命则是告诉了我们这一问题的答案,解决了"为什么"这一生命哲学问题。
  关于精神生命说到底就是人生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在老子理解看来就是一个字"道"。在老子理解看来,"道"既是生命的起源更是一种生命的境界,是人的一生始终追求并不断要去追赶、超越一种理想境界。 道家思想的最大特点就是充满着自然关怀,道家十分注重自然生命体与大自然间的联系,在讨论自然生命体与自然运行的规律时融入了"天道"的概念,"天道"便是自然,便是人的本性,是人与自然交接的集合点。这种自然关怀情愫在思想认知上便表现为一种自然生命观,道家将生命的本质与起源、存在的方式以及最终的归宿都归结为"道"。[6]
  老子一贯的"柔弱胜刚强"的主张,指出人类的存在状态的确有生、死和生死一线的区别,而世间的人,大多是在生死的转换中存在的。人类的真实存在状态,正是这样时时可死,处处危机。要想不入死境,或说不入绝境,就要按照"道"的存在方式,在自然、无为、柔弱、处下、不争的道家哲学里步步求生。如此,虽不能有什么特异功能,却可以"无死地"。这就是老子教给我们的柔弱不争的处世智慧。
  【参考文献】
  [1]李璐.《老子》"出生入死"章探析[J].理论月刊,2013(11):58-61.
  [2]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解老篇[M].北京:中华书局,1998:149-151.
  [3]王弼注,陈鼓应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134-135.
  [4]王伟.浅论《老子》的"生命之知"[J].语文建设,2015(06):40-41.
  [5]黄明超.论老子的生命学说[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6(4).
  [6]刘玉丹.论老子之"道"的生命内涵[D].东北师范大学,2007.
  [7]童琪.关于《老子》生命哲学探析[J].戏剧之家,2016(06):268.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45.
  [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中共十七大报告,2007-10.
网站目录投稿: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