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岁了一事无成丢人吗


  知乎上有人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30岁了一事无成,丢人吗?"其实问题中的30岁,替换成20岁、40岁、50岁,一样引人思考。譬如我已经40了,还是经常琢磨类似的问题,接下来就跟大家分享下我的理解。
  1:
  30岁了一事无成,为什么觉得丢人呢?   比较,觉得自己不如同龄人。譬如李诞,1989年生人,今年不过31岁,笑果文化一枝独秀;譬如郭宇,28岁就财富自由宣布从字节跳动退休;譬如隔壁老王,已经有房有车还育有一儿一女……   而且这种比较,往往以某种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为基础进行的比较。这种社会主流价值观,就像一杆标尺,贴在你家门前,进出你都会看看,哎呀,18岁了应当上大学,22岁了应该参加工作或考研,30岁了要确认自己的事业方向,建立自己的家庭,40岁了要在某个领域有影响力并拥有定见,不惑于外物……   也就是说,一个人觉得30岁一事无成很丢人,是因为他把自己锚定在了某一个人群某一类主流价值观上,用那些大家都觉得应该是权威的东西来测量自己的成绩,嗯,80分,还好,90分,优秀,咦,你还不到60啊,太丢人了。   但一定要这样子和周围的人用同一把刻度尺比较吗?一定要和大家生活在同一个尺度之中吗?   2:
  未必。   张二冬,1987年生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在终南山花4000元租了一处使用权限是20年的废弃老宅,过上了"借山而居"的生活。后来写了篇"借山而居"的文章,火爆朋友圈,为大众熟知。借山而居成了他的标签。   张桂梅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建成针对贫困山区家庭困难女孩的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带领1800多名贫困家庭的学生圆梦大学,改变命运。   这个世界上,总有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按自己的节奏向前行进。   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必须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没有必须的事业有成、财富自由,他们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标尺丈量走过的道路和取得的成果,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活出独一无二的人生。   3:
  其实这些活出自己节奏的人,原本也是普通人,和我们差不多,而我们,其实也是可以找到自己的标尺的。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并且接纳——每个人生而不同。   我们生来就有不同的智能组合。   有人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突出,有人肢体动觉智能优于他人,有人音乐智能和个人内省智能非同一般。   我们生来就处在不同的家庭环境。   有人家里连张桌子都没有,父母还常年外出务工,很少有时间照顾他。有人不但硬件环境良好,父母还常伴身边,相亲相爱。   我们生来就在不同的社会环境里。   有人生在贫困、脏乱、没有秩序、缺乏教育和机会的地区。有人生在富裕、干净、秩序井然、教育资源充足和机遇随时降临的地区。   我们生而不同,差异繁多并且巨大,后续的成长、成就,自然也极为不同。   只是当我们因缘际会相聚在一个共同的环境里,会不自觉地以为我们都应该遵从这个新环境的标尺,拥有同样的发展速度。但这绝不现实——那个和你同样穿着校服的小学生,父母可能家产过亿,而你的父母可能是举两代三个家庭之力才勉强把你送进那所学校。   我们不能忽略掉与生俱来的种种差异,只因我们和另一群人恰恰好同处此时、此地、此境,就单纯的想要同一个成就速度。   我们要意识到这种生而不同,并且接纳它,把它作为一个参考系,来修正当前所处环境中的标尺,才可能对"无处不在的比较"有更客观、真实的认识。   与生俱来的不同、成长环境的不同、社会环境的不同,把各种各样的尺子植入我们的身体,塑造了习惯各式各样比较的我们。而这些尺子,有些我们认同了、内化了,有些我们仅仅是不自觉的在使用或者被外部力量压迫着在使用。但我们多数人都没有能够区分这些尺子的不同。   辨识各式各样的尺子,挑出认同的尺子,慢慢就可以找到自己的标尺。   我们需要关注自己"丢人"、"挫败"、"沮丧"、"失落"等等和比较相关的感受,以便觉察到我们正在用某把尺子进行衡量、比较。   比如你觉得丢人,感到羞耻,就可以问问自己:   和什么比较让我觉得丢人?   我在用什么尺子比较?   这把尺子来自哪里?(我的、社会大环境的、家庭小环境、工作环境、权威人士……)   我认同它吗?   认同的话,我接下来可以做什么来改变我的感受?   不认同的话,我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标尺来重新衡量?   在这些标尺中,我更认同哪种?   不断的觉察感受,不断的辨别、替换、创造尺子,我们慢慢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尺子。   一旦我们建立了自己的标尺,就算还是会被外界的尺子影响,也不会随波逐流,而是悠悠荡荡却不失坚守,逐渐活出自己的样子。
网站目录投稿:雨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