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你真的是内向吗也许你只是潜在的自恋狂


  阅读有关内向的书籍,谈论自己的内向,这似乎确实是内向之人喜欢做的事情。《我们的科学》近期有一位评论家发表了关于四种内向类型的文章,总结得非常贴切:"天哪,内向之人是如此着迷于——内向之人!"也许你会争辩,这种倾向不过是因为内向之人喜欢花大量时间深刻反思,沉迷于自己的想法——而有些想法很自然是关于自己的。
  但自我反省会在哪一点越界到自我关注呢?事实证明,人们普遍对内向的理解和名为隐性自恋的心理特征极为相似:大多数人一提自恋就会和自负自大联系起来,除去咆哮的部分。可能你知道有些人会这样:他们总觉得自己被低估或是被忽视,好像别人永远注意不到他们的惊艳品质。他们经常从个人角度看待事物,苛责他人,有时别人有问题打扰他们还会有点不情愿。
  来看一下由心理学家乔纳森.奇克设计的隐性自恋测量表中的几条:
  我觉得我的气质与众不同。
  进入某个房间时我经常感到难为情,觉得别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
  说到最后一条,奇克嘲讽我:"你是谁呀,哪些别人都在看你呀?不过是自恋的幻想,幻想全世界都关注你很多似的。"(当然,如果想知道你在奇克的测试中排什么位置,滚动鼠标到这一页底部就行了。)总体来看,奇克量表中的很多条都和大多数人理解的内向极为相似。这倒也不是巧合。隐性自恋和内向关联很紧密,奇克解释到——如果你符合其中一条,很可能也会符合其他的,虽然很多内向之人并不具有隐性自恋的倾向。"隐性自恋有点像内向的阴暗面,"他说,"就像显性自恋有点像外向的阴暗面。"换种说法:不是所有的内向之人都是隐性自恋者——但是隐性自恋者大多肯定是内向之人。
  隐性自恋在科学文献里有很多叫法:壁橱自恋、过敏性自恋、脆弱型自恋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本文中我大多用的是隐性自恋以及它的反义词——显性自恋,也就是我们通常想到的自恋方式:即自吹自擂。但不管你怎么叫,它无论如何也不是对人类行为的新洞察,虽然在学术界以外了解的人不多。曾经在《科学美国》就这一课题撰写文章的心理学家斯科特.巴里.考夫曼称,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就有学者对这种相对安静的自恋方式发表过观察报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家保罗.温克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再次提出"自恋的两种面孔",而在90年代末期,奇克发表了他的第一版测量表。
  但是隐性自恋总是和它广为人知的胞兄比较研究。乔治亚大学的心理学家W.凯斯.坎贝尔解释说,主要因为在人类本性中它的特征观察起来很棘手,更别提在实验室的设备下了。"隐性自恋者个性并不突出,"坎贝尔说,"只是有些偏执,认为自己没有被公平对待。他们也有些多疑,应该是。"(当他就此课题做演讲时,流行文化代表人物乔治.科斯坦萨经常会出现在做演示的幻灯片上用以说明什么是脆弱型自恋者。)
  隐性自恋的特征和内向联系很紧密,所以这种类型的自恋并不外显——比如,隐性自恋者总是把自己最珍视的意见锁进脑子里,让自己被误解被忽视,也不会自吹自擂。举个例子,佐伊.丹斯切尔可能是内向之人也可能不是,可能是自恋者也可能不是,但2012年她在《Allure》杂志做采访时说的一段话相当能体现这种心理状态。"我去西北是因为我上的高中和传统型的完全不同。我就像,怎么说呢,有传统院校的经历自然很酷,"她对杂志说,"但我就像,哦,就是没人理解我的酷。我的天赋异禀在这里不被欣赏。"
  尽管如此,有些心理学家却认为所有的自恋者实际上都很脆弱甚至穷困,虽然他们表现得很自负。"任何类型的自恋者都有隐性自恋者的特征。"新书《反思自恋:感觉特别居然利大于弊》的作者克雷格.马尔金说,"如此之多的术语只会让人混乱。说到底,就是有些人对感觉特别非常上瘾,不过表达方式不同而已。"其他人认为隐性自恋可能并不是真正的自恋,而是一种神经质。(当然,上述不管哪种情况我们都是在谈论类型自恋,与《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中列出的个性扭曲不同。很多人的个性或多或少都会在自恋图谱找到对应;而当自恋开始负面侵入生活,在工作和家庭中引起严重问题时,那才是误入歧途的开端。)
  无独有偶,奇克近期的一些新研究成果也是关于联结两种自恋形式的"共同核心"。他在年初的个性与社会心理协会的年会上还做了这方面的演讲。通过对600多人进行研究,奇克发现内向和外向的自恋者在两方面有共同点:权利意识和自身强大的幻想。"你会自我感觉相当良好,同时会觉得别人应该也这样看你。"奇克说,"如果你是显性的,你会为了别人的看法而战。但如果你是隐性的,就会处于这种奇特的内向状态,会想:真不可思议,人们居然对我的优秀品质视而不见。看来没人理解我了。"
  显性自恋自带一些优秀品质——比如这种人容易成为杰出的领导。而另一方面,"我看不到脆弱型自恋的优势。"坎贝尔说。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些符合这种隐性自负的定义(你会的,你这个自恋狂),有些做法可以压制一下这种趋势。"练习关心同情他人,"坎贝尔说,"做些你真正热爱而不是让你徒有其表的事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基本上就是练习将自负最小化,加强与世界的联系。"额外的忠告:如果你是那种有社会焦虑倾向的内向之人,减少对自身的关注会减轻这种紧张不安。生活会变得更容易——对任何人都是这样——当你不断提醒自己,生活不是全部关乎自己。
网站目录投稿: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