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预约的病人走进我的诊室时,面带微笑的他让我感觉不到他在忍受着失眠的困扰,倒是身后他的父母面带一丝愁云。——Psy525.cn 我仔细地倾听着他的故事: "我今年29岁,是个产业工人,有一阵没工作了。晚上总睡不好,白天总是犯困,该睡觉的时候睡不着,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刚开始我觉得他可能是睡眠规律紊乱的问题,就想从调整睡眠节律方面入手,可接下来的谈话内容及他父母反映的问题,让我改变了最初的想法。 "我26岁开始工作,一直很平静。自前年结婚后,就开始觉得自己懒了,逐渐地不愿再出去工作,其实有时候也知道要工作要维持生活,可经常是干不了俩月,就干不下去了。原因很多,比如某次我感冒了,一开始我觉得是水土不服,可我离家没多远啊。后来我觉察出来了,是和我一块儿干活的老王感冒了,肯定是他故意传染给我的。我觉得感冒总也不好就不干了。后来去别的地方,同事对我也不怎么样,总议论我。还打我小报告,背后老说我坏话......" 他父母叹着气说:这个孩子现在就像变了一个人,很懒惰,不干活,还发脾气,而在以前,他一直是听话、努力的孩子。 随着了解的深入,我发现这小伙子的真正问题是在思维方面,而不是他主诉的那样睡眠有问题。入院后随着临床诊断的明确,对他的治疗效果也日益明显。经过综合药物、心理等多方面的治疗方法,不到一个月,这位病人就痊愈出院了。三个月后我们随诊时,这位病人已经有了新的工作,并坚持了将近3个月。 医院门诊上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有一些人可能最初的就诊原因只是睡眠不好,情绪不好,甚至是头痛或难受。有一部分人最初就诊于综合科医院,只是反复查不出原因,被介绍到我们专科医院后,才找的了真正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时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矛盾,自身无法解决,又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能得到帮助。久而久之,在心理或者精神上就出现自己也意识不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会在躯体或者行为上反映出来。对于这些人来讲,他们会误以为是自己身体有了什么问题,急于去医院就诊而忽略了对心理健康的关注。 心理医生提醒您: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压力、矛盾时,一方面要进行自我的心理疏导,如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或者向家人和朋友倾诉等;另外一方面,心理压力过大时,应该向专业机构及人员寻求一定的帮助,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精神生活健康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