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是三国演义当中非常著名的一个故事。诸葛亮面对司马懿的十万大军,选择大开城门,安然自若的弹着自己的小曲。这幅景象可怕司马懿给镇住了,司马懿在诸葛亮面前也就算个新兵,司马懿认为城中必定有埋伏,就指挥撤军了。实际上空城计这个故事是杜撰出来的,正式当中并没有发生过,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笑容可掬"就和这个故事有关。一起来看看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发生在诸葛亮"空城计"期间,相关人物为诸葛亮和司马懿。原文如下: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 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马谡兵败街亭,司马懿率十五大军进抵西城城下。此时,西城城中仅有二千五百将士。众文武大惊失色,唯有诸葛亮镇定自若,在西城城楼上焚香操琴。司马懿见状,认为诸葛亮必有伏兵,下令全军撤退,诸葛亮终于在与司马懿的斗志中取得胜利。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诸葛亮在西城城楼的神态,叫做"笑容可掬",意为笑容满面。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说首创的一句成语。 "空城计"是国人耳熟能详的故事,只要谈起诸葛亮,人们大都会提到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并非出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之手,而是由西晋时期一位叫做郭冲的诸葛亮的"铁粉"首创的。此人曾著有《条亮五事》,其中就有"空城计"的故事。原文是这样: 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晋宣帝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菴幔,又令大开四城门,埽地卻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於是引军北趣山。明日食时,亮谓参佐拊手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候逻还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为恨。 不过,郭冲记载的这个故事显然不符合历史的真实。其中最为有利的证据便是在诸葛亮"一出祁山"期间,司马懿尚在荆州对付孙权,根本没有出现在西北战场。此外,郭冲的这个故事还有一个巨大的漏洞,故事发生的阳平关处在汉中腹地,并非当时的战场。从这两点可以断定,所谓"空城计"的故事是郭冲一手杜撰而出的,并非历史的真实。 很显然,小说作者对于这个故事很感兴趣,认为可以突出诸葛亮的高大形象,因此对其进行加工和改编,便成了如今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故事。从整体来看,这个故事的效果还是非常显著的,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不过,这个故事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试问,连司马懿都可以看到诸葛亮在西城城楼上"笑容可掬"的表情,这说明当时司马懿离诸葛亮不到两百米的距离,这已经是弓箭手的有效射程之内。司马懿令弓箭手射上一箭再撤军岂不是更好?又何必慌慌张张忙着撤军呢?这至少说明作者在设计情节时过于随意,忘记了细节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