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气"是中国古老的哲学概念之一,隐喻涵义丰富,且历史悠久。几乎凡举世间一切事物都不出"气"的范围,早在先秦时期就已提出了"气"的概念,并沿用至今,可以说它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与之相对应的西方古希腊哲学中所提倡的"火"的精神,也对西方的科学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构成了西方科学思维的基础。本文旨在从比较中国"气"的隐喻与西方"火"的精神的角度来探究"李约瑟难题"。 【关键词】"气";"火";科学革命 在哲学发展的萌芽阶段,人们总试图寻找化生万物的"一"。无论是在中国的寓言故事还是西方的神话传说中,都能找到各种关于世界万物如何生成的说法。人们惯于寻找一种形而下的东西来解释世界万物产生、运动变化。然后又将这种形而下的具体物质赋予一种形而上的哲学意义。在早期的哲学中,中西方分别以"气""火"作为化生万物的"一",从而开创出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一、"气"的隐喻与"火"的精神的涵义 (一)中国哲学"气"的隐喻中的几层涵义 "大致说来,"气"概念有物理、生理、心理、伦理、哲理等几个层次的含义"。[1] "我们应该区别常识的气的概念与哲学的气的概念。哲学的气的概念是从常识的气的概念引申提炼而成的,含义有深浅的不同。常识的气概念指空气、气息(呼吸之气)、烟气、蒸汽等等,即一切非液体、非固体的存在。哲学的气则含义更为深广,液体、固体也属于气的范畴。"[2]因此,可以说中国哲学的气概念具有形而上的意义,它被认为是万物的基本元素。张载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3] "气之聚散与太虚。犹冰凌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 [4]。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作为本体的气与万物之间有一定的区别。又因气是化生万物的本体,由万物而产生,因此又合二为一,相互统一,这体现出中国哲学中的辨证法思想。 张岱年先生说:"气是生命的条件,但无生之物皆是气构成的。因而如果把‘气理解为生命力,那也是不确切的。" [4]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5]这是从气的生理特征来讲的。把气理解为生命力的原因是"气"等同于"血气",凡动物、人皆有血气,皆有气。中医也常用"气血不足""气不顺""寒气""火气""元气"等术语无来鉴定人体生理疾病。这种将气与人体健康联系起来也正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同时,"气"还有"阴阳二气"之分。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二气交感,万物化生......"。此处的二气就是指相互对立统一的阴阳两种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听到"生气""脾气""喜气""骨气""气节"等,这是从心理或者伦理角度来考察气的涵义。孟子也曾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故曰:持其志,勿暴其气。" [6]即人的心志直接影响支撑全身的气,因此,要做到不动心,坚守心志,才不会扰乱了气。 (二)西方哲学中"火"的精神的几层涵义 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开始寻求世界的本原,认为万物由某一种物体经过各种转化而产生。从泰利斯提出的水本原到阿拉克西美尼的气本原,再到赫拉克利特的提出的火本原。体现了早期自然哲学家对宇宙终极原因的探索,开启了西方思辨哲学的传统。 "火"的概念由赫拉克利特提出,他认为,火是构成万物的始基,又是万物运动的动力。他指出:"这个世界对一切存在物都是同一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7]赫拉克利特提出"火"的概念原因有二:一是他所处的时代正好是溶铁技术普遍推广的时期,他认识到了火的巨大力量,火燃烧一切,融化一切;二是他继承和批判地发扬了前人的观点。他在泰勒斯的水、阿拉克西美尼气的基础上提出"火"的概念,显然他认识到前人理论的缺陷。他认为火与水、气相比,火更纯洁,更明亮,更炽热、更干燥、更活泼,因而也更具有变与超越的特质。同样,他还认识到,无论是泰勒斯的水本原还是阿拉克西美尼的气本原,都会面对一个更嚴重的问题,作为世界本原的具体物质"水""气"又来源于哪里,这还需要作进一步的解释。所以,他提出火的概念来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他还研究了火是如何产生万物,又复归于火的规律。一种方式是"火—气—水—土—火";另外一种方式与之相反,即"火—土—水—气—火"。总之,赫拉克利特认为,火生万物,万物复归于火,起点和终点都是同一个火。 二、中国"气"的隐喻与西方"火"的精神的特征及比较 中西方早期哲学可谓殊途同归。首先,早期哲学家们都将世界的某种具体物质当作世界的本原,都展现了早期朴素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特征。其次,这些具体物质都被早期哲学家们当作世界产生发展的始基。最后,对于作为始基的物质,如何产生出万物的过程只停留在理论的推理层面,未能具体解释出作为始基的物质是如何产生出万千不同性质的其他一切物质的,具有很强的模糊性。 但二者也有不同之处。中国的气的隐喻总体上来说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它将人的气与自然相联系,从人这个小宇宙出发,借助自然的力量为人服务,这体现中国哲学思想重实用轻逻辑的思想特征。其次,气虽然代表着运动,但是这种运动及其不稳地,它与方向无关,且处于被动地位,易被束缚。并且,气确实不纯洁,因为我们知道正常的空气成分包括氮、氧、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西方"火"的精神由行而下之火演变为形而上的哲学意义的火,早期希腊哲学家们敏锐的洞察力与思辨的哲学精神可见一斑。他们观察到形而下之火的特征:它包容性强,能燃烧一切,与其他作为始基的"气"相比,它更具有主动性,总是以一种向上的姿态独居。正因这些独有的特征,赫拉克利特力图从始基变形中走出来,提出一个一般性的"永恒运动着的物质"概念。从中西哲学对世界本原研究的比较来看,火更具主动性、积极性与思辨性的特征。因此,中国的哲学走上感性的实用主义哲学道路,而西方却慢慢地踏上了思辨的理性主义道路。 三、对李约瑟难题的另一种解答 自李约瑟影响深远的不朽之作《中国科学技术史》问世以来,有关近代科学为何诞生于西方而非东方的问题研究便层出不穷。这种观点暗含了如下观点:第一,中國古代科学成就最能与西方的科学成就相媲美,因而,相比其他文明,中国更可能产生重大科学革命;第二,就科学革命最终得以在欧洲发生所基于的理论基础而言,中国科学的状况与西方、甚至阿拉伯科学之间的差距更大。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学者大多数是从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条件的角度去考察而鲜有从哲学思辨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李约瑟曾认为,中国超越西方之处不在科学,而在技术。 "如果认为科学首先是一个错误勘测系统,而不是一套制造机械或电子机器的技能,那么注意力一定会转向那些使我们能够有条理地是考自然界的抽象的思想与解释体系。科学的核心是关于世界处于什么状态以及世界如何运作的系统理论知识。科学相对于技艺(techne)的认知(episteme),它具有思辨性"。[8]从技术来看,它总是缺乏哲学和形而上学的蕴涵,而这些蕴涵是科学研究的固有成分。中国传统的思维缺乏系统的、思辨的、形而上学的特征,因此就阻碍了科学思维的形成,自然形成中国科学重视实用技术,轻视理论科学的思维。 如果我们考察近代科学的传统核心研究领域—物理学、天文学、数学,显而易见,中国自大约11世纪开始落后于西方,甚至阿拉伯。到14世纪末,中国在数学、天文学、光学领域已经明显的滞后于西方。尽管古代的中国在数学方面硕果累累,但是对于数学体系的建立、数学抽象符号概念、定理、公理等方面的贡献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对科学研究的直接动机是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当这些工具能够解决问题时,他们就不再进行发展。总的来说,这些成就不是思辨产生的结果。正如李约瑟所说:"我们能够找到‘中国的物理思想,‘但很难谈得上它是一门发达的物理学"。[9] 古希腊"火"的精神是西方早期科学思想的雏形。其包容性、超越性的思辨理性精神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革命的思想养料。以科学史中最具革命代表意义的哥白尼革命为例,"哥白尼革命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天文学革命,它更是一场意义深远的形而上学革命。他基于阿拉伯天文学家的行星模型和观察数据提出了一种新实在性—一种新的物理实在性"。[10]从其革命效果看,它不仅挑战了传统的亚里士多德物理学,还打破了基督教的神学假定。哥白尼革命是西方科学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种革命具有反传统的思辨精神。它不再于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是为人类的理性而斗争。 在中国,知识分子(包括科学家)的形象首先是而且最重要的是一个开明的并且在伦理道德方面遵循传统的人。学者通过熟练的掌握专业知识并且通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学会了从感性的角度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宇宙的关系,从而出现了古代中国,甚至影响至今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同时,"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世代相随,因而在治国理政方面留下了大量值得后人研究的思想。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人关注的焦点是人与社会的小宇宙,而非大自然和大宇宙。其所学经典的认知方式也并非基于科学和逻辑,而主要来源于人的感觉经验。可以借用美国社会学家托比·胡弗教授的话说:"中国没有经历一场真正的科学革命而仅在数理天文学方面发生了一次小转变。中国人紧紧抱住旧有的关联性思维模式不放,而且学术权威还被一小撮官僚机构的精英把持"。[11] James Reardon_Anderson也曾指出"从古至今,中国曾三度遭遇西方科学:17世纪耶稣会士带来的科学;19世纪晚期英美传教士带来的科学;以及辛亥革命后中国主动拥抱的"赛先生"。[12] 【参考文献】 [1][2]李存山."气"概念几个层次意义的分殊[J].哲学动态,2006(6). [3][4]张载.正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5]荀子.荀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6]孟子.孟子[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7]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8][11]托比·胡弗.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9] Joseph Needham, Ph.D.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886. [10]Olaf Pedersen.Galileo and the Council of Trent:The Galileo Affair Revisited[J].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 ,1989. [12]James Reardon_Anderson ,The study of change:Chemistry in China ,1840-1940[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