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注本。三十卷。西晋杜预撰。成书时间不详。 杜预字元凯。生于魏黄初三年(222年),卒于晋太康五年(284年),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历任河南尹、秦州刺史、度支尚书、镇南大将军都督诸军事。因领兵灭吴有功,封当阳县侯。杜预博学多才,尤其精通《左传》,自称"有《左传》癖"。他治《左传》的著作很多,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左氏传评》,此外还有《春秋释例》、《春秋长历》、《女汜》等著作。 杜预在《集解》中汇集前人的注解作注,并开始把《春秋》和《左氏春秋》合编在一起,以《春秋》为经,《左氏春秋》为传。方法是将《春秋》拆开,分别编在每年的传文之前,使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左氏春秋》中增加了不少《春秋》所没有的内容,还有勘正了《春秋》错误的内容,因此便出现了有经无传或有传无经的现象。为此,杜预在序言中解释说:"传或先经以始事,或后经以终义,或依经以辩理,或错经以合异。 杜预还从"微言大义"中总结了《春秋》笔法五种:"微而显"、"志如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此外,杜预鉴于春秋时期各国纪年不同,和《左传》中对同一个人,有时称名,有时称号,便作了《年表》和《名号归一图》以利检索。 杜预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以传附经,合为一书,就是今日所见的形式。唐代孔颖达作正义,陆德明作《释文》,均采用杜注本,科举考试采用以之为标准本,于是《集解》取得了经学的正统地位,后世称注疏本。东汉时注解《左传》著名的贾逵、服虔等人的旧注渐皆失传,只有注疏本流传于后世。 《左传》注本以注疏本最丰富,颇有参考价值。 《集解》最初有宋刻本,明代阮仲猷重刊此本。明清刊刻的《十三经注疏》本中收入《春秋左传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