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丕是第一个称帝的,随后刘备称帝,而孙权在此多年之后才称帝。不过人们说到魏蜀吴的时候,最容易被想起来的还是曹操、刘备、孙权三个人,这三个人可以说是三国的代表人物,而孙权和刘备都称帝了,为什么曹操活着的时候却始终都没有称帝呢?刘备和孙权都敢称帝,为何唯独看起来胆子最大的曹操不敢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刘备和孙权称帝 汉朝末年天灾人祸不断,狼烟四起烽火不休,各地诸侯为了各自的利益和野心纷纷割据称霸一方,甚至还会互相攻伐抢占地盘。在这种乱世时期崛起了很多枭雄人物,其中能力最高成就最大的当属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个人。 孙权是孙坚的次子,年幼的时候就失去了父兄的庇护,接手了刚刚打下来尚不稳定的江东基业。孙权虽然没有太高的军事指挥才能,但是在治理政务和平衡局势方面却显得得心应手,他不仅很快平定了江东乱局,而且还使得江东基业发展壮大。孙权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将江东治理得井井有条,虽然比不上曹魏的兵强马壮,但也算是兵精粮足,而且又有长江天险,若是自保足以有余。 刘备出身卑微而且起兵之初也是实力弱小,所以遭遇了很多挫折和磨难,但是好在他意志坚定志向远大,相继克服了很多困难。刘备经过多年的努力,在诸葛亮、关羽和张飞等人的帮助下终于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基业,甚至在汉中之战时能够正面与强大的曹魏抗衡。刘备有着大汉皇叔的身份,一直喊出来的口号也是匡扶汉室,虽然这为其招纳人才提供了诸多便利,但是也相对带来了很多掣肘,所以他即便很想称帝也没有机会。直到后来曹丕代汉后刘备才有了名正言顺的口号称帝。 与孙权和刘备比起来,曹操起步较早而且实力相当强大。曹操在迎接汉献帝回许都后手中就掌握着一张王牌,后来经过东征西讨逐渐平定北方,无论是其手中的权力还是立下的功勋,都足以支持曹操登上帝位。功勋越大野心也就越大,随着曹操取得越来越多的功绩地位也在不断上升,甚至到了封魏王的地步,然而终其一生,也未能够迈出最后一步,这又是为何呢?我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 2、曹操为什么不称帝 第一点就是曹操想留下一个好的名声给后世看。曹操虽然不是名门望族子弟,但是出身也算不上寒门,自幼就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且长大之后也被举孝廉入仕做官,算是一位汉臣。由于汉朝经过数百年的统治儒家思想早已深入人心,曹操同样受到这种影响有着很深的忠君思想,关于这点从他早年迎接汉献帝的时候表现极其恭敬就可以看得出来。 虽说后来曹操随着实力的强大野心不断膨胀,地位不断上升影响力不断提高,但是他却始终没有篡位自立的心思。虽然曹操手下很多人都撺掇他更进一步,但是曹操都表示拒绝,并且还说自己愿意成为周文王那样的忠臣。由此可见,曹操确实是想要留下一个好的名声给后世。 第二点就是曹操是一个不求虚名非常务实的人,他虽然没有皇帝之名但是已有皇帝之权。汉末以来相继出现了很多实力强大的诸侯,有很多都因为做出错误的决策而下场凄凉,比如董卓、袁术和袁绍等人。曹操看到这些曾经实力远比自己更加强大的人一个一个被淘汰,自然懂得在乱世之中争霸最重要的就是自身的实力,至于别的虚名则不值一提。 此时的曹操虽然实力远比当年的袁绍和袁术等人更强,但是与其对立的刘备和孙权同样也是枭雄。曹操在没有统一之前始终就要面对两个实力强大的对手,若是这个时候称帝,又会激起内部忠于汉室的臣子的不满,即便是强行镇压的话也会对自己的统治造成不利影响,这对于胸怀天下之志的曹操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3、孙权为何迟迟不称帝 魏蜀吴三个国家里实力最弱的就是孙权的东吴,虽然孙权占据了中国南方,但是当时的南方还是荒蛮之地,东吴在国力上是比不上曹魏和蜀汉的,在这种情况下孙权的东吴想要不被其他两国吞并就必须采取平衡战略,三个国家里谁最强大,孙权就联合另一方,共同打击最强大的一方,而在曹丕和刘备都称帝以后蜀汉和曹魏互相打的一塌糊涂,这是对孙权最有利形势,所谓的座山观虎斗,这时候孙权一直在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对于孙权这种政治家来说这时候一个皇帝的名号跟本就不重要。 在称帝的礼法上孙权也比不上刘备和曹丕,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平定中国北方,用得是汉天子的名号,曹操是深得民心的,曹丕做皇帝是汉献帝禅让的,名义上走的是正规程序,刘备称帝,刘备是汉氏宗亲,虽然可靠性不是很高,但是刘备至少是姓刘的,从礼法上来说刘备称帝也是合法的,但是在一看孙权称帝就没有什么礼法性了,名义上是说不过去的。国力和礼法都比不上蜀汉和曹魏,所以孙权迟迟不敢称帝。 孙权只能等待时机,在蜀汉和曹魏死磕之时,孙权自己开始发展国力蚕食土地,在占领了荆州和一些城池之后,东吴国力有了一些上升,刘备和曹丕已经都不在世了,蜀汉和曹魏互相死磕国力也消耗了许多,这个时候孙权才选择了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