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珠海九洲小学有15名学生误食老鼠药,被紧急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其中3名学生被要求住院观察。珠海拱北警方表示,这些被误认为是"谷粒"的老鼠药,是学生从家里小区拾获的。(5月2日羊城晚报) 一个学生把绿色的、约莫大米一般大小的老鼠药误认为谷粒,并说很好吃,全班45人均无异议,很感兴趣,有的当即很好奇地去舔,有的立马津津有味地吃了下去。米粒什么形状、什么颜色、能不能生吃是基本的生活常识,可一个班45个孩子都不知道,这是多么可笑而又可悲的事情。 孩子"圈养"在家庭、学校,死读书,读死书,不懂得生活常识,不锻炼生活能力,似乎跟火热的生活隔绝,出现这样的事并不奇怪!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当反思。 陶行知主张"生活教育",始终把教育和生活联系起来,认为生活与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文字、书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我们现在的教育恰恰是以死的书本知识为生活本身,从家庭教育开始就走进了误区,网上流传的《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一文形象地说明了这一问题。美国根据年龄的大小分别设计了适合不同阶段孩子的家务活,比如,9—24个月,自己扔尿布……2—4岁,扔垃圾、整理玩具、浇花、喂宠物……5—7岁,铺床、摆餐具、擦桌子、收拾房间……8—12岁,做简单的饭、清理洗手间、使用洗衣机……13岁以上,换灯泡、做饭、洗衣、修剪草坪……而我国孩子在这些年龄阶段的"家务"一般为认字、背唐诗、各种艺术才能培训、做作业、学奥数等。其实,我国古代蒙学教育读本《弟子规》早就谈过了这一问题:"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教育孩子,首先要从培养行为习惯、培养生活能力开始。孩子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好地学习理解一些文章、典籍,以求明理,以求多能。而且这个底子打好了,他将来学什么才可能取得成就。可惜现在很多家长急功近利,做法往往本末倒置。 学校教育很多时候也是走入了歧途,跟家庭教育一起"绑架"孩子的生活能力。过分关注分数,老师、学生都成了分数的奴隶,社区活动,劳动实践,综合性学习……统统可以忽略不计。如此,缩小了孩子活动的空间,绑住了孩子的手脚,禁锢了孩子的思维,几乎切断了孩子与生活的联系,到头来,孩子很可能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 生活是教育的源头活水,也是教育服务的终极目标。教育的目的就是服务生活,改造生活,提高人的生活能力。陶行知曾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们的教育一定要畅通与生活相联系的渠道。家庭教育要拒绝溺爱,远离任性。家长要注意让孩子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掌握的道德观念转化为实践活动,鼓励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孩子成为家里的小主人。学校教育要强化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把知识变成能力,进而形成智慧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果条件限制,我们不能领着孩子出去看看,不妨让"世界"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据了解,南京市某小学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展了异彩纷呈的教育活动:请做医生的家长,给孩子们讲讲"身体"的故事;请在水务局上班的家长,给孩子讲述"水"的知识;请在防疫站工作的家长,给孩子讲讲如何预防传染病;请在银行工作的家长,给孩子讲讲投资理财知识……再退一步,如果家长资源稀缺,还可以充分利用网上丰富的视频、图片、文字等资源,通过校本课对学生进行系列的主题生活教育。这些也是孩子认识生活世界一个不错窗口。 教育有扫除"文化之盲"的责任,也承担着扫除"生活之盲"的任务。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必须打通教育与生活的壁垒,让教育的"触须"向多彩的生活延伸。惟其如此,诸如"把老鼠药当作谷粒吃"之类的悲剧,才能在校园内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