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海 王燕云 赵微云 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中国兵器技术能手、山东省首席技师、烟台市劳动模范、蓬莱市技术能手、"齐鲁工匠"……数不清的奖项和荣誉背后,是他28年如一日的拼搏与创新。 他就是于涛,东北工业集团山东蓬翔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一名维修电工。斑白的鬓发和橱柜中厚厚一摞的荣誉证书,述说着这位技能工人浸润着泪水与微笑、经历过失败与成功的精彩人生。 成长从承担责任开始 28年前,于涛离开技校,来到山东蓬翔汽车有限公司。 年轻的于涛觉得,像师傅那样围着机床听一听、敲一敲,就能找出故障出在哪里,然后"手到病除"的本事太酷了。他每天兴冲冲地跟着师傅,只想学好本领。不承想,本事还没学到家,师傅调走了,失去"主心骨"的他对于工作和未来都感到一丝茫然。 师傅离开不久后,车间领导找于涛谈话,希望他能顶起维修这摊活儿。他虽然稍感为难,但又觉得不能辜负领导的信任,只得硬着头皮接过师傅的工具箱,挑起了车间设备电气维修的大梁。 岂料第一次"行诊"就出师不利。车工班一台立式车床故障停机,工人招呼他去看看。面对"趴窝"的立式车床,于涛使出浑身解数也没能让它重新转动,只好灰溜溜地去找领导搬救兵了。 下班后,他站在"趴窝"的立式车床前久久不语。心中的责任和压力让这个不识愁滋味的年轻人默默地流下了泪水,他告诉自己:"既然接过了担子,就没有理由退缩,没有借口说不行。一次失败没什么,只要认真学、刻苦干,就一定能干出个样子来!" 从此,于涛边干边学,向有经验的老师傅取经,向技术员请教,自己找来设备说明书逐一研究,业余时间即使再累也逼着自己潜进书中寻找答案。那段日子,他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久而久之,随着对设备的熟悉和经验的积累,于涛终于和师傅一样,维修技术达到了"手到病除"的水平。 技能在不断学习中提升 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更新,利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自动控制的各类设备大批量涌入公司,车间一下子购进数台配有PLC控制器的专用设备。这些设备,对于于涛而言连怎么操作都是陌生的,更别说维修了。 全新的设备需要从零学起,但没有专业的老师,怎么学?于涛决定从设备的配套软件开始入手。由于是国外进口设备,软件上都是清一色的纯英文说明,但这并没有让他望而却步。业余时间,他自学PLC简易教程,并自费购买了电脑,遇到疑难之处就打电话咨询厂家。对英文不熟悉,他就买来一本英汉词典,一个词一个词地"抠"。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于涛终于能够完全掌控这些配有PLC控制器的大型专用设备。 随着维修技能的不断纯熟和对设备的充分了解,于涛逐渐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掌握了一项"独门绝技"——"望闻问切"工作法,就算远离设备,一样可以排查故障。有一次,他正在维修一台设备,有专机工找到他排故障。分身无术的他问操作工:"什么现象?"操作工说:"刀打了,电机主轴不转,现在启动不开。"他头都不抬,说:"拉下电闸,摁第一个热继电器复位电钮,重新上电,将设备退回原位,再重新启动。"操作工应声回去一试,果然解决问题,遂心服口服。 企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于涛的学习也没有止境。从2010年起,公司推行精益生产,着眼提升生产效率,他的技术创新也因此融入精益之魂。 重卡桥总成吊装线的控制程序及控制过程限定了桥总成的下线速度,成为流水线上的瓶颈,不仅影响每班产量,而且延长了工作时间。车间领导找到于涛,鼓励他对此问题进行改善。 经历了数不清的不眠之夜,于涛的创意方案终于落地——通过对吊装线PLC控制程序中增加要车记忆功能,以加快吊装线运行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于涛改进的是吊装线上的件位的放车、要车操作过程。改进前,上件位进行放车操作后,操作者只能等待桥总成完全升起,把小车移动到预停位(用时40秒左右)后,才能进行要车操作。如果操作者在工位等待操作,就必然会延长操作者的其他辅助操作时间;如果操作者不等待操作而直接去做其他辅助工作,则在小车运行到预停位后不能及时进行要车操作而产生操作延时,影响吊装线的运行效率。为充分利用这段等待时间,于涛在PLC控制程序中增加了要车记忆功能,既消除了操作延迟时间40秒,提高运行效率,又使操作者多出40秒时间完成其他辅助工作,使操作者在放车操作后便可直接进行要车操作。 通过对控制程序的改进,桥总成装配线的下线吊装速度一下子提高了20%,成效斐然。 赛出自主创新能力 于涛一直以为,自己的一生应该就是在这种不断学习和追求中快快乐乐、按部就班进行下去。然而,一场技能大赛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2005年,于涛被公司推荐参加烟台市职工技能大赛维修电工的比赛,结果他连入围决赛的资格都没取得。这次惨败使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工作思路和比赛思路如此不同,后者对时间的要求更高,对综合能力的要求更严格,更注重参赛者的自主设计能力。要想在技能比赛中取得胜利,不仅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日积月累,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意识,并且要训练出过硬的心理素质。 天性不服输的他痛下功夫增强技能比赛能力,找来各种理论和实践习题练习。两年后,在同样的赛事中,他终于拔得头筹,获得"烟台市技术能手"等一系列荣誉。 此后,烟台市級比赛维修电工第一名全被于涛包揽。在参加山东省、吉林省的技能大赛中,他也都斩获过第一名。2018年,在高手云集的全国第八届技能大赛中,他在生产任务重、训练时间短,又是异地参赛等不利情况下,仍然荣获二等奖。 大赛带来的荣誉他淡然视之,但大赛带来的启发他却如获至宝,并屡屡运用到工作中。其中,最令他受益的是学会了以自己的设计思路改变设备原有的程序,设计出更符合生产需要的控制过程。 这一能力使于涛如虎添翼,他从被动地等待机器出现故障后再进行修理,转变为通过改变机器原控制过程的方式实现对故障的主动预防。通过这个思路,他首先对注油机进行了技术创新。经过改造后,注油机故障频率几乎为零。 慢慢地,于涛将技术创新的范围逐渐扩大。从改专机、改数控,逐渐发展到对整条减速器装配线控制过程进行改造。 车间减速器原装配线十六个工位放行是由操作者在装配完成后手动放行,难免因人为因素影响装配线效率,而且不利于发现装配过程中的问题点。于涛便在原有硬件基础上增加了触摸屏、三色报警指示灯、开关电源及中间继电器等,使生产线做到工作状态有显示、可定时放行的流水作业。此次技术改造使生产线各工位由人工放行改为定时自动放行作业,提高装配效率10%,每个减速器总成可节省装配时间2.5分钟,每年可节约2100小时,节省能源消耗7.5万元、技改资金10万元。 以"传帮带"激发团队力量 作为一名优秀的技术工匠,于涛深深懂得"一花不是春""一木不成林",团队的力量才是推动公司发展的根本保障。 这些年来,于涛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掌握的技术传授给徒弟,全心全意做好"传帮带"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自行开发《PLC控制技术》课程,定期对他所在车间及公司的维修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养大家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4年底,以于涛和其他三位山东省首席技师为核心组成的技能人才队伍工作室,获得烟台市委市政府的认可,被授予"烟台市技师工作站",成为蓬莱当地唯一一家烟台市技师工作站,聚集市级以上技术能手近30人。通过民主选举,于涛被推选为站长。通过整合技能培训、讲座指导、名师带徒、传承技艺等优势资源,于涛带领各工种技能精英在技术攻关、提升技能、竞赛参与、成果转化、推广交流五个板块出色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2020年4月,在于涛的身上又多了一个"齐鲁工匠"的荣誉。28年青春飞逝,于涛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已收获不少好评与掌声,但谦逊的他却像饱满的谷穗,愈成熟便愈低垂着头、默默奉上沉甸甸的果实。28年过去了,他依然像当初进公司时一样,充满着奋斗激情,活跃在生产第一线。 编者心语 荀子说:"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意为人积累了锄草耕地的本领就成为农夫,积累了砍削的技巧就成为了工匠。可见,自古以来,任何一个从事工艺劳动的工匠,都是须倾注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这一工艺领域的。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工匠们的作业方式从使用锄头、斧头等传统工具,逐渐发展为操作机械化、智能化的工业机器。虽然作业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传承千百年的工匠精神没有消失,它依然在以于涛为代表的新时代的新型工匠们身上熠熠闪光,在新时代背景下更显流光溢彩。于涛以过人的坚韧和勤奋,在设备维修岗位上28年如一日的钻研和探索,正是对中华民族工匠精神千年的呼应与传承。 庄子以庖丁娴熟精益、游刃有余的技艺,反映了庖丁对劳动对象的自然肌理纯熟于心,终化为精神生命之道的跃迁过程,揭示了工匠精神的更深层次内涵——道技合一,追求卓越。道,即道路,即思想,即匠心。工匠精神,不仅是对技艺的精益求精、对未知的探索创新,更是一种至高的思想道德风范。于涛在不断追求自身技艺水平提升的同时,还自行开发技术课程,无私地"传帮带",致力于培养更多年轻、优秀的工匠。这样集精湛技艺和美好品德于一身的人,堪称大国工匠的典范。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进一步讲好"工匠故事",弘扬工匠精神,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够在新时代挥洒才华,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