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斌 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影响了经济景气度,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能重塑一个产业的格局。飞凯材料总经理苏斌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表示,稳健、深耕、多元化是一家企业转危为机的关键。 成立于2002年,飞凯材料(300398.SZ)成立之初便聚焦高科技制造领域的材料和特种化学品,并于2014年登陆创业板。可以说,飞凯材料的成长历程也映射出中国通信材料的飞速发展。 成立初期,紫外固化光纤光缆涂覆材料是公司的主营业务。如今,飞凯材料已经成长为紫外固化光纤光缆涂覆材料国内主要的本土供应商。 当然,细分行业的龙头也会遇到天花板,而优秀的管理层总能发掘新的增长点。 回顾飞凯材料的发展历史,便会看出2017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年。2017年以前,紫外固化光纖光缆涂覆材料基本每年营收占比在80%以上,为了打破业务单一的局面,飞凯材料先后收购了长兴昆电、大瑞科技以及和成显示,进入半导体封测、液晶材料、OLED显示材料等行业。根据公司披露的2019年报,飞凯材料电子化学材料业务营收占比已达到60%以上。 苏斌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尤其提到,相同下游产品的多元化以及不同下游行业产品的多元化策略,让公司近几年营收和抗风险能力有很大提升。面对未来,海外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也会对下游消费电子产生影响。 危和机本身就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因此在下半年飞凯材料会轻踩油门,努力凸显本土企业的优势,加快配合电子及通信企业材料国产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