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PM(产品经理)这个物种已经存在一些时间了。但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所谓"知识体系"来指导小白PM们的成长。更没有什么普遍可行的标准,来评价一个PM成长到什么程度了。大家都是按经验论资排辈,看工作年限,看表达谈吐,最后就只能看面试官的心情了。放眼看去,一切关于PM的东西,似乎都是零散的,碎片化的。不管是搜集这些信息,还是拿来提高自己,都是一项不小的工程。 因此,现在我就来和各位来探讨一个适用于产品汪的,相对完成的思维框架。也有的人会把这种东西叫做心智模型。大概就是当你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用来处理问题的思维套路。 起个名字,叫"三维思考模型"。 三维思考模型——PM的心智模型 三维思考模型,是把一个完整的产品的概念,从具体到抽象、从实操性强到主攻思考,分为了三个维度。越是刚入门的PM,越是关注实操性更强的部分,而忽略了思考的部分。这可以算是PM成长的主要瓶颈了。突破了思考的界限,也就等于突破了成长的瓶颈,能到达一个更高的思维高度。 三维思考模型的三个维度,分别是:业务维度、支持维度和泛化维度。其中业务维度和支持维度,基本构成了整个用户体验闭环;而泛化维度则更关注于整个团队的未来发展。通过这三个维度的勾勒,基本能在心中对一个产品的全局有一个完整的模型。不管思考什么,至少不会偏离产品的发展主线。 人们总说"细节决定成败",但不是每个细节都决定成败的。就像"成功必须经历磨难",但并非"经历了磨难就一定成功"。心中对整个产品有了完整的模型之后,就不至于在那些看似重要其实无所谓的细节上,花费太多精力了。 业务维度——核心功能 业务维度,指的是大家通常理解的产品,最狭义的产品概念。这个产品可以是一个APP、一个网站,或者任何你想要做的最核心的有形产品。这个部分应该是最核心的功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直接与用户接触的产品部分。在这个维度,最关注的是通过视觉设计、流程优化等手段,来优化用户体验。为了做到这一点,PM要去收集和分析,用户主动反馈的和我们主动收集的各种数据。 用一款移动设备上的阅读APP来解释一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栗子"。对于一款阅读软件,核心功能当然是阅读。找到想读的内容,打开,翻页,设置书签等等。只是把阅读实体书籍的过程,照搬到互联网上,凝聚到一款APP中,然后在进行适当的优化。优化的部分,可能包括调整排版和配色,自动帮助用户记录阅读进度和阅读历史,提供简单的笔记功能,自动向用户推荐用户可能喜欢的内容等。 业务维度是一个产品与用户最直接接触的部分。相比其他两个维度,一个团队总会在这个维度快速得到用户的大量反馈,同时也能收集到大量关于业务的数据。如果用户量足够大的话,有任何的小差错,同样会收到大量的用户投诉。因此,业务维度最容易给整个团队带来极大的工作压力,也就很容易引起团队的注意,特别是团队中的PM这一角色。 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入门的PM大多都是从这个维度入手去学习和成长的。仔细的学习和研究各种交互方式,如何通过页面布局、界面配色等方法提高用户体验。除此之外,从视觉设计领域转行的PM,会更加着重视觉上的细节调整;而从技术领域转行的PM,会更注重从实现的成本和性能问题的角度去考虑。 在这个维度,遇到的问题通常都很具体,也都能比较容易的找到具体的解决办法。毕竟我们还能得到比较有针对性地数据,可以拿来参考。比如如何调整页面布局?那就根据用户在页面上的点击和浏览行为去重新排版就可以。只要数据分析所用的方法没有问题,优化起来还是立竿见影的。 但是,往往有很多PM把这个维度就当做了产品的全部,认为只要专注于视觉和核心功能上的优化,就等于对整个产品进行优化了。于是深度的去研究各种工具的使用细节,过分注重调整产品的各个可视的细节。其实,就像之前说的,业务维度只是最狭义的产品的概念。仅仅这一个维度,尚且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用户体验闭环。换句话说,仅仅对业务和视觉上的细节进行优化,并不能保证整体的用户体验水平。还必须加上下面这个支持维度才行。 支持维度——资源通道 支持维度,是用户体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相对于业务维度,更容易被入门的PM忽视。支持维度扮演着资源通道的角色,业务是骨架,而资源就是血肉。两者结合,才能让产品生动起来。一方面,资源支持保证了业务能够正常进行,有了资源,一些功能上的设计才是有意义的;另一方面,把资源支持单独作为一个维度去思考,意在把获取资源这个过程的复杂度,从一线的业务中分离出来,减轻业务维度思考的复杂度。 还记得之前阅读APP的例子吗?对于这样一款APP来说,可供阅读的内容就是重要的资源之一。在理想的状态下,业务维度是不需要花费精力,为不同的内容来源设计差异化的功能的。不管是从网络上搜集来的内容,还是从实体书籍上摘录的内容,对于业务维度来讲,是可以同等对待的。对这些资源通道进行对接,并对差异进行处理和屏蔽,就是支持维度要考虑的事情了。要考虑如何对接各个信息来源,保证内容的可用性;要考虑如何丰富资源通道,提供更多资源供用户选择;还要保证在某个资源通道出现问题时,能使用其他的通道来顶替。 对于阅读APP来讲,保证内容丰富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丰富的阅读内容,不仅是APP及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构成用户体验闭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是一个高速变化的环境,这其中的用户,也在高速重演着喜新厌旧的过程。因此,当用户的数量越来越大,用户的构成越来越复杂的时候,满足用户对内容多样化的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总的来讲,相比业务维度,在支持维度中,对PM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PM想清楚,要完成业务,都需要哪些资源的支持;还要求对资源通道的调度、单一通道的优化等问题,要有更深入的思考。当然,对这些问题的思考,都建立在对业务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之上。能将这些问题融入自己的思考模型当中,在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适时适度加入对这些方面的考虑,你就已经比入门级别的菜鸟PM,高一个层次了。 泛化维度——价值内化 泛化维度,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维度。因为它与狭义的产品概念相差甚远。在这个维度中,PM应该关注的是价值和竞争力的积累,是外部价值的内化 。 仍然用之前的阅读APP的例子。之前我们提到了,会从各种渠道来获取丰富的内容,给读者阅读。其中就可能包括一些专业作家的作品。那么在泛化维度,这些作家就属于游离于团队之外的外部价值。我们可以考虑从这些作家当中,选出比较受欢迎的作家,然后签约发布最新作品,甚至直接买断做独家发布。当然,这只是将外部价值内化的最简单方法,大家还可以去思考各种各样的价值积累方法。 泛化维度中需要注意的是,价值的流动是双向的。一方面,是锁定外部价值,想办法内化;另一方面,在努力实现价值内化的过程中,也会分散内部的核心资源。从团队的角度看,内化是价值的积累,而资源分散就是竞争力的稀释。 回到阅读APP的例子,当我们选定了几个专业作家进行合作时,不管是APP本身,还是团队的分工,必然要根据签约作家的情况和变化进行调整。比如要分配专门的人力跟进作家的作品,维护与作家的合作关系等。资源分散、沟通成本增加等情况,在所难免。 那么如何在泛化的维度中,决定我们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呢?这个判断的依据,就是公司整体的战略布局。战略布局这个东西,除非是非常高级的PM或者产品方面的VP,才真的有权利改变。对于更多级别不高的PM们,只需要把它当做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来考虑就好了。一个产品,在团队或公司的整体战略布局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决定了这个产品能占有多少资源,或者说,应该占有多少资源;同时,战略布局也决定了产品如何使用这些资源,如何保证资源不被浪费或者过度稀释。产品是战略布局中的一颗棋子,但产品本身,又包含着战略的基因。从产品上,应该能看到战略布局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