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体史书。十二卷。宋范祖禹撰。后吕祖谦为之作注,析为二十四卷。宋元祐元年(1086年)书成,作者以此献给哲宗,意在为帝王借鉴。 范祖禹,字梦得,一字淳甫。生于宋康定二年(1041年),卒于宋元符元年(1098年)。成都华阳(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授试校书郎,熙宁三年,司马光奏调编修《资治通鉴》,哲宗立,修《神宗实录》。历官右谏议大夫,给事中。修《资治通鉴》时,其专职唐史,采其事可为法戒者,撮取大纲,系以论断,成《唐鉴》一书,另有《仁宗政典》、《帝学》、《范太史集》等。 《唐鉴》按编年叙述唐代历史,与《资治通鉴》意同,旨在为帝王提供治理国家之借鉴。但《资治通鉴》以叙事为主,《唐鉴》则以议论为宗,二者体例不同。《唐鉴》大纲采用有关唐代兴衰成败的重大事件,或引诏书,或引君臣重要的对话,唐之事虽不能遍举,而其大略已备。大纲基本上采用《资治通鉴》原文,个别文字略有出入,在史料学上并无多大价值。 是书的重点在于议论部分,每段大纲之后,作者都有自己的议论。或长或短,有很多议论,较之大纲为长,作者或引经据典,借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以发挥;或就事论事,指出某件事的成败得失。作者在议论中,阐述自己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见解,指出皇帝在治国安邦方面的借鉴。宋张端义在《贵耳集》中记述宋高祖对讲官说的一段话:"读《资治通鉴》,知司马光有宰相度量;读《唐鉴》,知范祖禹有台谏手段",这正是范祖禹的高明之处。 是书第一卷记述了高祖时的主要事迹;二、三卷专述太宗时史事;四卷记述高宗、中宗、睿宗、玄宗时史事;五卷记述玄宗史事;六卷记述肃宗、代宗、德宗时史事;七、八卷记述德宗史事;九卷记述顺宗、宪宗史事;十卷记述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史事;十一卷记述宣宗、懿宗、僖宗时史事;十二卷记述昭宗、昭宣帝史事。凡为论三百零六篇。 是书现存最早的刻本为南宋孝宗时浙江所刻,刻工有娄巩、李连、同葛、葛文等多人,版刻清朗,字体工整,间有缺页,后经清初揆叙谦牧掌摹补。是书收入《四库全书·史部·史评类》中,一九八四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最早宋刻本影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