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雾满拦江 (01) 有个部队的朋友,给我说过这么一起事: 刚当兵时,在门外站岗。忽然间跑来一个小盆友,手里拿着一角硬币:警察蜀黍,我有捡到一角钱。 哦,我在马路边,捡到一角钱,把它交到警察蜀黍手里边……他的脑子里,立即回响起这首歌。 小朋友捡到钱交公,是好事啊,应该鼓励。虽说自己一不是警察,二不是公……当然也不是母……但这些道理,恐怕跟小朋友说不清。他想了想,就把钱接过来,顺手掏出来张一块的,拿给小朋友:小朋友,这一块钱奖励给你,要继续把好事做下去。 小朋友接过钱,欢天喜地的跑掉了。 他正确的引导了善良的小朋友,心里非常的自豪。 吃饭时多给自己加了两碗。 次日,他一上岗,就见正前方,黑压压密麻麻,无数小朋友各执硬币一枚,有一毛的有一分的,奔跑而来,齐声冲他大喊:警察蜀黍,今天我有捡到钱…… ……窝咧个擦,他当时就崩溃了。 他说:从那以后,感觉到许多道理,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可不是那回事,又是哪回事涅? (02) 道理这东西,如果不能运用,还不如不懂道理。 你看我说的这位朋友,他想做好事,鼓励别人做好事,结果陷入了尴尬之中——这个尴尬,在心理学上叫激励过敏效应,人类被自我的这个怪心理,给折磨惨了。 比如说,1947年时,考古学家想搜集民间的羊皮纸手稿,就开出高额赏金,交出自家收藏的古老手稿的人,就能够获得一大笔钱。 结果民间响应如潮,哗哗的羊皮卷潮水一样涌来——只不过,涌来的全都是纸屑,想拼凑出一个完整的字母都难。 怎么会这样呢? 因为,因为大家都想拿到更多的钱,一纸完整的手稿,只能领一份奖金。如果撕成两片,就能够领得双倍奖金。如果撕成十片,那就意味收入增长10倍,撕成一百片……我撕我撕我撕撕撕……大家都在拼命的撕,撕得越碎,拿钱越多…… 结果彻底背离期望——这是我们最经常碰到的事儿。 (03) 知道道理容易,但付诸实践,好象有点难。 个人经验,从道理的掌握到运用,也是循序渐进的。 每进一层,我们的智力都增加一点点,直到进入运用自如的快乐境界。 (04) 第一层:完全情绪化,没有任何思考。 比如说,有个打工仔讲述他的遭遇。 他在家企业打工,对老板极不感冒,但对坐在邻座的漂亮女孩,非常有冲动。每天荷尔蒙疯狂分泌,摩拳擦掌想要拿下。 于是他就找个好话题,对女孩说:你看咱们的老板,真是个傻憋,脑壳秃成那样,天天愁眉苦脸,肯定是生了个孩子没屁眼……对吧? 女孩低头干活,不吭气。 他感觉不过瘾,就推了下女孩,继续问:我说的对吧? 女孩没办法,不得不回答了一句:你在骂我爸! ……啥子?这老兄好半天才醒过神来,原来他想追求的女孩,正是老板的女儿,你看这事……本想少奋斗二十年,不曾想一夜回到解放前。 这种情况,我们会说这孩子没脑子。 没脑子,就是不思考的意思。 ——但这是正常人类,思考的起步。 因为不思考,做出始料未及的蠢事来。类此的事儿多了,就学聪明了。蠢度降低,就进入第二个层次了。 (05) 第二个层次是,有思考,但没有主见。 没有主见的人,比比皆是。这些人又称庸众,别人说东,他信。别人再说西,他也信。这类人脑子充满了茫然与困惑,他们是时代的接盘侠,也是骗子最喜欢的乖宝宝。 比如说,有个男孩子,带死党去相亲,见到的是个气质优雅,容貌美丽又聪明的女孩,男孩顿时就动了心。 但是死党说:哎哟,这女孩太优秀了,你想拿下她,别墅总得有吧?车总得是宝马吧?存款不能少了千万吧…… 听死党这么一说,男孩就退缩了。虽然他非常喜欢女孩,可是想到自己贫寒的状态,只好死了这条心。 过了半年,死党发来请贴,邀请男孩去参加他的婚礼。男孩去了,发现美丽的新娘子,有点面熟……忽然间想起,咦,这不是我那次相亲的女孩吗? 其实,女孩从未说过要别墅要宝马要千万存款,这些观念是死党灌输给他的。 死党说什么,他都信。 这个男孩注定会失去所爱,因为他还没成熟,没有主见。 这类事遇到的多了,人就急眼了,从此就有了死主意,再也不信任何人了。 (06) 到了第三层,主见到是有了,但好象也有点靠不住。 靠不住的主见,就是固执。 人固执起来,有多蠢呢? 有个年轻人,在一家工厂做工。工厂的领班,素质很差,恃仗自己牛高马大,动不动就打人。结果有一次,年轻人没犯什么错,就被打了,打得手臂青肿。 年轻人怒不可竭,员工们也非常的愤怒,就打电话报警。 可当时派出所正遇到大案,抽不出人手,大家在厂子门口等警察,左等也不来,右等没人影。突然间有人指着年轻人的手臂大叫:咦,你这里…… 大家一看,就见年轻人的手臂,红润白嫩,青肿俱消。 原来打得并不狠,当时是肿了,但没多久,青肿就自动消褪了。 这下子大家傻眼了,本以为有青肿的伤势,多少是个证据。可现在证据没有了,估计警察没心思扯皮这事。 怎么办呢? 这时候就见年轻人从地下捡起根棍子,递给旁边的人,说:你打我一下,打狠一点,别打断骨头就行,只要有青紫,准保把领班送进去…… 看看,就为了赌这口气,宁肯让人家打残自己。 这个就叫固执。 (07) 固执的人,拒绝变通,生活中少不了波折。 波折多了,慢慢就醒过神来。 就进入了第四层,开始学习倾听别人,不再死憋住自己的心。 学会换位思考,就知道别人的言行举止,自有其道理。从此不再愤懑于心,不再抱怨不休牢骚满腹。 这一层也叫通情,下一层就是达理。 (08) 唯有通情,才会达理。 在第五层,你开始自行总结出人生道理来。这些道理很简单,但却是你依据自我的人生经验,总结而来,价值与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你会发现,佛说众生皆苦,这话真的一点也不假,每个人都不容易,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荷,但他们还能够取得人生成就,你为什么不能? 理解别人,是自我努力的开始。 然后你又发现,你刚刚总结出来的道理,好象又有点不对劲……下一个人生层次! (09) 第六个人生层次,可以叫颠覆层。 无论你通了什么情,达了什么理,迟早有一天你会发现,你认可的这个道理,根本就不靠谱。 比如说,你相信这世上的取得成就的人,都是付诸了辛苦与努力的,又或其必有过人之处——但我们随机设计个思维实验,就能彻底颠覆你的基本认知。 这个实验,就是有名的成功猴实验。 设若你有无限的资源,你就可以拿100万只猴子来,给他们建立一个股票交易市场。猴子们的面前,各有一张操作台,台上有两枚按钮,一个是买入,一个是卖出。 猴子的操作,当然是随机的,因为它们根本不知道两个按钮的意义——但一年下来,你会发现,有一半猴子亏了钱,另有一半猴子赚了钱。 第二年,在上年赚钱的猴子中,又有一半猴子赚了钱。 第三年,仍然有些猴子在赚钱,它们实现了连续三年赢利。 ……继续这个实验,最后的赢家,只剩下一只猴子,他赢得了几乎所有的钱——那么你认为,这只猴子,它是吃的香蕉的姿式比其它猴子更正确呢?还是它翻跟斗时更有智慧呢? 都不是。这只成功猴,它就是个运气好,努力啦,付出啦,智慧啦什么的,在这只成功猴的猴生中,都不贴边不靠谱。 相反,努力不一定有所得,付出未必有所获。至于智慧,跟暴力比起来简直是小儿科,智慧再高,也怕菜刀。 你说你还能相信什么? ——这只是个思维实验,会让你深切的意识到,你曾经坚信不疑的,其实根本靠不住。 (10) 然后你就进入了人生的第七个层次,通融温和,不浮不躁。 因为你发现,智慧顶不住暴力,但暴力却是最不可靠的。你能做的,就是居身事外看这两者博弈,爱谁谁,总之一切不确定,歇心才是硬道理。 这个状态要持续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犹如流星划过夜际,你大脑之中,有点什么东西呼之欲出。 下一个阶段到来了。 (11) 人生的第八个阶段,你不再关注道理,因为道理是靠不住的。 你只关注原则。 相比于绝对化的道理,原则只是个概率。 直到有一天,你总结出这样几个原则: ——在最终的分析中,所有知识皆为历史。 ——在抽象的意义下,所有科学皆为数学。 ——在理性的世界里,所有判断皆为统计。 这时候,你就发现自己进入又一个新境界了。 (12) 人生的第九个阶段,就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凭空臆测,不抱没有依据的幻想,不顽固,不自以为是。 这个境界的最大特点,就是依据不同环境应用不同原则。 (13) 到了第十层境界,才是小李飞刀那种,手中无刀,心中也无刀,但你站在他面前,却感觉到刀刀把你削。 成熟的智慧,才是智慧。 不成熟的智慧,不过是残乱的希望。 嚓嚓嚓,然后是又一层境界。 (14) 当人生达到第十一层,就是一种无善也无恶,无是也无非的澄明境界。 这时候你已经知道,懦弱根本不是善良,愚蠢更非正义。一切被人恶意混淆的概念,在这一刻变得明晰。 达到这层境界的人,数量其实比你想象的要多,只不过这类人士,大隐隐于蠢萌,他已经不再需要让你关注的存在感了。 (15) 第十二层,明理。 终于明白真正的道理了。 但这时候,说出来的道理,都是老生常谈。 而且这阶段的人,特爱讲心灵鸡汤——但讲心灵鸡汤人,未必到达这个阶段。 就是个简单,朴拙。 (16) 总之吧,人生明理的十二个境界,完全是个人的人生经验。 只是想说,很多看起来简单的道理,其实后面的心理运行机理异常之复杂。诸多道理,在表述中但凡错一个字儿,都有可能差之千里。 不明白道理,没法在成人世界混。 但最惨的,是以为明白道理但实则懵懂的人,你不按道理来吧,好象不妥当,别人也不答应。按照道理来吧,分分钟憋死你。 除非,你的大脑得到足够程度的开发,人生的道理,不是外界的强加也不是邯郸学步,而是自我智慧的人生实践,这时候的人,才知道什么叫快乐。 (17) 最后给大家留道题: 这张图,是现在网上流行的。 仔细看看这张图,感觉它应该在哪一层境界?你能不能,再把它上升一层涅? 玩吧。 怕什么人生境界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