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激发学习兴趣之我见


  "现在的孩子,根本不愿意去学习!"常听到教师这样感叹。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造就了部分学生急躁,迷茫,虚荣,享乐,自我等等心态,让教育变得更加艰难。记得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实践中我们很常见到这种现象:倘若能激发那些问题生的学习动力,这个学生的思想、纪律等其他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那么,如何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帮助学生想象未来,追寻梦想
  心理学说:与其说不要什么,不如说想要什么。换句话说,与其破,莫若立。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也是这样,我一般会很感兴趣的邀请学生去想象他的未来图景,构建一副生动、鲜活的图案——5年后,2021年,那个时候你18岁,你已经离开学校了,长得可能比我还高,5年后的今天,你在做什么?站在哪里?穿什么衣服?开心吗?
  每个学生都必然有个"自我形象",相应的,会有个"自我预期",通过邀请他梦想未来,教师就可以发现他目前的"自我形象"——他怎么看自己?悲观的?积极的?逃避现实的?
  這个梦想是对是错?可否实现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可以从中找到动力,重新燃起激情,知道要改变自我,
  至于是对是错,他长大后自然会知道,会去选择。
  二、取长补短,深入挖潜
  虽然学困生在学习上有困难,但不是什么都有困难,什么都落后。多数学困生往往是体育的健将,绘画的行家,唱歌的能手,劳动的标兵……他们的品质往往会比学习好的同学还要好。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长处,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及时总结和表扬他们的长处,要用他们的长处弥补他们的短处,要想办法挖掘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淡化结果,强调感受
  许多老师喜欢给学生灌输"一步到位"的正确态度,比如"不懂学习的人难以在社会生存";又比如不希望学生在学习上走歪路,所以直接告诉他学习方法。
  这些都是希望绕过过程,直达结果的思想——也就是所谓的揠苗助长。但学生没这个感受和经历,是不可能理解的和重视的;而往往是犯过错误的学生,一改变起来特别坚定,让人惊讶。由于过多强调结果,所以学生也会利用"结果"做借口,跟老师做对——说"不可能"、"没用的"。你跟他说:只要你努力,你的学习成绩可以上去。他说:不可能的、没用的。一句话塞过来,把你恨得牙痒痒,却也没办法,因为这种可能性是没办法验证的。所以我们只好态度更强烈的对他说:你相信我,你先试试……于是学生勉强口头答应了,考试成绩没上去,然后他又跟你说:老师,我早说过没用的啦。所以——不要跟他们强调可能不可能,应该去强调做的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四、训练学生对学习结果有一个积极乐观的、现实的态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结果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时好时坏是正常的。有些学生看到成绩高了,得意扬扬,喜上眉梢;看到成绩不好,万念俱灰,垂头丧气。这种心态是不好的,所以我们也应该培养学生很好的面对结果的心态。其实影响结果的因素是很多的,并非单一,它主要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他人的帮助、情绪、环境等等,所以在分析的时候,我们应该将多种因素一起考虑。
  五、适当的给学生"下套"
  其实中学生很容易被老师下"套",他们最强烈的两个欲望是"被当大人看"、"觉得自己很有能力"。所以当我们用这两个欲望来下套——屡试不爽。学生上课说话,我忍无可忍,恶狠狠地直接指着他鼻子骂:"你这样做让我很愤怒,我觉得你不尊重我(学生愤怒的望着我)。当然,你可以觉得我不给你面子,我在侮辱你(点中他的想法),但我一直认为你是个能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成人,我希望能直接对你表达出我的感受,因为我相信大家都是成熟的人,你能理解我现在的感受。"学生马上变得很"成熟"了,下课后"老师,不好意思。"
  我得了便宜还卖乖:"谢谢你的理解,当时我也太激动了些,我也很希望能得到你的理解。"特别是对问题学生、烂学生,越跟他们讲玄的、虚的,他们越受这一套。因为他们更渴望被人认为"有深度"、"够成熟",即使他不能理解,他也会装成理解的样子,回去苦思冥想。跟他们讲太多实际的东西,他们反而会反感、找到方法来反驳你,觉得你和他不是两个世界的人。
  六、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从心理学可知,学生对某学科的兴趣与教师的的感情密切相关。学生认为你对他好,他就会认真听课学习,这一点学困生尤为敏感,正所谓"听其师而信其道"。因此,要常置身于学困生中,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进步,使他们意识到老师是爱每一个学生的,是他们的朋友,这样的学困生才肯与老师交心,课堂教学往往能激发学困生的高度热情,点燃其心智火花,给迷茫者以希望,给彷徨者以勇气,给松懈者以力量,调动其学习兴趣,要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对他们的简单提问不能厌烦,要耐心的讲解,对学困生学习生活等方面困难,应主动帮助解决。
网站目录投稿: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