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吉利汽车大涨8%,股价再创新高,市值正式突破1100亿港币。而今年年初,吉利董事长李书福首次打败长城汽车的魏建军,以78亿美元的身家,牢牢坐稳中国汽车界首富的宝座。 吉利市值创新高背后的催化剂有两个,一是近期其母公司吉利控股收购了马来西亚宝腾,二是吉利汽车业绩好,得到各大券商和大行的集体唱好。事实确实如此,吉利汽车进入2017年以后销量仍然延续大涨势头,其4月销量总数为86,727辆,同比增长94%。 在海外并购上,吉利汽车也是接连大手笔。5月24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与马来西亚DRB-HICOM集团签署具有约束力的关键条款协议。吉利集团将收购DRB旗下宝腾汽车49.9%的股份以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Lotus Group)51%的股份,吉利集团将成为宝腾汽车的独家外资战略合作伙伴。 可以说李书福从沃尔沃的收购中尝到甜头,继续通过海外并购扩张吉利汽车版图的意愿非常明显。那么,吉利收购宝腾究竟下的是怎样的一盘棋呢? 几经沉浮的老牌汽车品牌 宝腾建立于1983年,鼎盛时期曾占马来西亚国内四分之三的市场份额,但是近年来宝腾市场份额不断萎缩,去年年产量为15万辆,而销量为7.2万辆,仅占马来西亚市场份额的14%,与其90年代最辉煌时占全国70%市场份额不可同日而语。其2016年的财报显示:公司净亏约合16亿元人民币。这也是多元资源工业出售宝腾的最主要原因。 而英国老牌跑车品牌路特斯一直被视为是收购宝腾的附赠品,但其实,作为曾经世界三大跑车之一的路特斯是复合材料和轻量化技术的领导者。虽然其2016年销量仅为1500多辆,但它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豪华跑车品牌。吉利,甚至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在这个产品品类和细分市场中的积累为零。 对于吉利公司来说,收购宝腾汽车有望扩大其全球影响力。马来西亚是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这使得吉利可以零关税出口汽车到东盟各国,而如果没有这个桥头堡,直接从中国出口,这些国家的关税在30%以上。宝腾将成为吉利汽车对整个东南亚及其他右舵车市场都是重要的战略布局。 吉利的海外扩张之路 可以说,近几年吉利的海外扩张速度是国内任何一家自主品牌汽车集团所无法比拟的。 2010年15亿美元收购沃尔沃100%股份,并帮助沃尔沃扭亏为盈,造就中国最大的收购海外整车资产案。在吉利的带领下,沃尔沃销量逐年增长,今年三月份全球共计销售新车57,158辆,同比增长9.3%。 2013年吉利收购英国伦敦出租车公司,让吉利造的出租车跑遍了伦敦的街头。伦敦出租车公司并非一家像首汽、银建一样的对外租赁汽车的公司,而是一家专门生产出租汽车的公司。 2016年3月28日,李书福宣布将投资2.5亿英镑建设新工厂用于生产下一代纯电动及超低排放的伦敦出租车。 2017年4月,吉利发布领克品牌,定位介于吉利品牌和沃尔沃品牌之间。两款概念车"都市对立美学"的设计理念俘获了众多都市年轻人的心。 2017年5月,吉利宣布收购宝腾莲花。 如今,李书福的吉利帝国的版图初见端倪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识,被我们熟知的大众集团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旗下的奥迪、斯柯达、宾利、兰博基尼等等都是慢慢买回来的,这些品牌也奠定了大众集团在汽车界的地位。就连丰田集团,旗下也才6个汽车品牌。 相比于中国汽车人常常提起的市场换技术之路,李书福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资本拿技术之路,这条道路显然是比较成功的。 不是狠少年,不做造车梦 看到李书福亲绘的汽车版图,其汽车帝国的野心,可见一斑!相比起时下站在风口上的各位互联网行业大佬,李书福近几年的发声其实并不多,但这位深耕中国汽车领域三十年的掌舵人,其实是一个真正的"狠角色"。 李书福1963年出生在浙江台州。高中毕业后,开始创业。1984年,他组建了北极花冰箱厂。1989年国家开始对冰箱进行定点生产,北极花没进入名单。李书福一狠心,把设备、厂房等给了当地政府,自己则南下到深圳去进修。 进修期间,李书福发现一种装潢材料很好卖,随即创办了装潢材料厂。创业初期,李书福像很多私营老板一样,在利润的驱动下,抑制不住扩张的冲动,四处出击,尝试了很多行业。直到1992年,李书福带上几千万去海南炒楼,结果血本无归。这件事后他总结道:我只能干实业! 吉利最早的设计师是钣金工! 李书福从小喜欢车,他曾花6万元买了一辆中华牌汽车。后来,他拆开发现,里面也没什么太复杂的东西。于是,他萌生了造车的念头。但彼时,汽车业还没对民营资本开放,连造摩托车都要许可证。李书福只好找一家国有摩托车厂合作,用对方的许可证来生产。 1996年6月,李书福计划在临海造一个摩托车厂。但其实,李书福真正的目的是建一个汽车生产基地。他买来几辆奔驰车,又弄来红旗的底盘、发动机等主要部件。然后,用玻璃钢敲打出外壳,将它们组装起来。后来有人问:谁是吉利最早的设计师?得到的答复是钣金工! 一年后,吉利正式宣布投资5亿元,进军汽车业。消息传开后,引来很多人嘲笑。在他们看来,汽车行业属于国企垄断,一个毫无造车经验的民营企业也想来插一杠子,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李书福回应道:造汽车没什么难的,不就是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吗? 除了的质疑,李书福还面临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吉利没有造车许可证!当时,四川有一家濒临破产的国有汽车厂,他便当将其收购。但对方只能生产微型客车,吉利只能打政策擦边球,生产两厢车。1998年8月8日,吉利第一辆车豪情下线。2002年11月初,在中国入世前夕,吉利终于如愿拿到了轿车的许可证。 李书福曾公开讲,轿车进入中国家庭,价格应该在3万到5万元。当时的车市,一辆桑塔纳售价20万,便宜的夏利也要9万。李书福的这个定价区间无异于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1998年,吉利豪情上市售价仅为5.8万元。之后,夏利和奥拓顶不住也开始降价。这时消费者才明白,四五万的车质量也是有保障的。但随后两年,随着钢材、零部件涨价,吉利汽车慢慢不赚钱了。他意识到,吉利必须向高端转型。 于是,他把目标转向了沃尔沃。早在2002年他就语出惊人,要把沃尔沃买下来。2007年的金融危机,在巨额亏损下,给了李书福千载难逢的机会。福特新任CEO穆拉利推出"一个福特"战略,陆续出售路虎、捷豹等子品牌。 为了说服对方,李书福聘请罗斯柴尔德、德勤、富尔德等机构,组成200多人的谈判团队,展开了艰苦卓绝的谈判。最终拿下沃尔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拥有豪车品牌的人。 廉价品牌起家的吉利,也是中国最有远见的民营汽车企业。当多数中国车企满足于低端价格战时,李书福已经瞄准了产品、品牌升级。借助于沃尔沃的研发优势和吉利汽车的低成本运作、协同化优势,吉利汽车终于攀上中国汽车销量第七名。2017年吉利汽车计划销售100万辆,计划同比增长31%。 李书福在他的汽车王国里一路厮杀,拼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商业版图。他用其三十年的经历生动地告诉我们:不是狠少年,不做造车梦! 原标题:李书福:不是狠少年,不做造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