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和妹妹闲聊,聊到了纳税人和负税人的问题。 以下是维基百科的解释: 纳税人(或"纳税义务人")即有义务交纳税收的人,分为法人和自然人。不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纳税人;纳税人与课税对象、计税依据和纳税环节有密切的关系。 纳税人与税收实际负担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税种和经济条件的不同,纳税人有时是实际负担人,如个人所得税,有时不是实际负担如增值税。 真心觉得教育很失败,竟然有本科生(她的室友)觉得自己没工作,和税收毫无关系。虽然不是第一次听到了,还是觉得寒心。不过这次我想不要只是谈现状,找找原因和可能采取的措施显然更有意义。 在我们的印象中,纳税人有两大类,一个是法人,一个是自然人。在商品经济里,企业纳的税,最后做成产品进入市场,这些税收就是消费者买单。简而言之就是,每个消费者都是即使不是纳税人,也是负税人。感觉没什么弯弯绕绕,挺好理解的。 前一次谈这个问题的时候,特地去找了优酷上的一个视频,人人都是纳税人。看完之后你会明白我们的税收有多重。不然国家哪来的那么多钱供养着庞大的公务员系统,以及办奥运,办世博? 接下来,找找原因。我想菲律宾的孩子,本科生,思维和我们或许会有些不一样。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政府收的税标准是12%,也就是每次消费,包括你在屈臣氏买化妆品,在餐厅吃饭,无论是麦当劳还是jollybee,或者是在SM商场大肆采购,你花费的比索中,12%是税收,这个在小票下方,是明明白白写在那里的。买电话卡也不例外。这一类属于直接税,不含在价格里。和我们的有点不一样。 在美国,这种意识就更明显了。公民教育从小就开始了,自然也包括纳税人和负税人的意识。 这些意识的缺失其实导致了很多问题。比如说,政府把钱花在了什么地方,我们普通百姓其实并不关心,是不是真正花在了刀刃上,我们觉得自己管不着(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其实我们现状是,想管也没得管)。如果每个人都知道,政府花的钱,是从我们每个人的劳动中,我们的消费中像割草一样割走的,某些人是不是还会像现在一样,视若无睹? 1)第一种可能:政府是我们养着的,那么政府的行为就该公开化,透明化。政府应该给我们提供便利的服务。政府的行事效率要提高,不行我们就换人。我们和政府的关系就和我们去spa里头消费一样,我出钱,购买服务,服务不好,我就换一家。当然,前提是,我有多种选择。 2)第二种可能:中国人这么多,这样的事情,总有人去关心的,还有那些愤青嘛、热血青年,他们会去改变。我们一个人的力量多渺小啊,还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好了。还有房子要买,车子要买,还得养孩子。没那功夫瞎操心。 以上是我能想到的两种可能,在大家都具备了纳税人、负税人意识之后。后一种典型的是各家自扫门前雪的思维,坐享其成。只不过,人人都想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且只想当乘凉的后人的话,种树人在哪里? 关于税收,再补充一点,这个之前我意识到过,关于滥发钞票的问题。当时的想法是,发了一堆的钞票,让大家的存款贬值,百姓手里的钱购买力下降,这个也是富了国家穷了人民的一种方法。后来读到秋叶的博客,有这样一段话,说得更明确,而且有数据可以参考: "就算你每个月收入还不错,个人收入所得税你觉得无所谓,政府还可以通过滥发钞票制造通货膨胀,导致你的收入购买力下降,在经济学里,中央政府放任印刷钞票制造通货膨胀也是一种全民征税的手段(假如你不知道中央政府是否在滥印钞票,你只需要经常关注专家讲的M2广义货币量这个信号,M2超过M1越多,就意味着滥印钞票越多,中国近年就没低过20%,最高69%,而美国规定超过5%就是违法宪法)。"原文。 纳税人负税人意识的缺失有一部分是教育的责任。不单单是学校教育,还包括社会教育。说到教育,我们昨天还聊到了一个博客中谈的11位老教授的联名信的事情。 博文中提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没什么新的东西。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很容易搜到,我看了一下,也没看出什么特别的东西。当然,前提是,我们得区分什么是真正可以落实的措施,什么是空话,套话和口号。 不同的教育,产生了思维的差异。上次看外国人制作的他眼中的中国,视频在优酷上可以找到。视频开头提到了国土面积人口这些话题,然后就是,party的执政合法性是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的。 我不知道多少人注意到了这一点,换句话是,多少人觉得这个是很严重的问题。多少人觉得我们生来就是这样的,这就是理所应当的?多少人觉得"打天下坐天下"是合理的? 现在越来越觉得,不能独立思考真是件悲哀的事情。我们的眼界,我们的思维,在某种程度上,是被这个国家的教育限制的太多了。现在网络发达了,初中刚毕业的表弟也和我说party太腐败了,看看中纪网每天的新闻吧。还是觉得有些欣慰,或许未来真的会越来越好。 继续说教育,哈佛大学公开课《公正》里头,本科生在讨论政府征税是不是对个人财产的侵犯,是不是一种偷窃行为?政府向迈克尔乔丹、比尔盖茨这些人征那么重的税合不合理,他们挣那么多的钱是不是就是个人应得的?如果不是,征了税用在什么地方才是合理的?妹妹的原话是,人家是世界名校,可是恐怕就是我们中国名校的博士生也不一定能问出这些问题来,这个就是差距。 有时候,你看现状,会看到不合理到离谱的现象。比如高考录取,在北京上海那样的地方,教育的资源本来就优厚,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最大的挖掘,然而,大部分大学却在政策上给原本就处于占尽了优势的学生以优待。 而有的国家却相反,认为正是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所以在大学录取时候,用招生比例或是别的手段来干预这种不平衡,比如给少数民族给贫困家庭更多的名额,来弥补他们先天不足的条件。两相比较一下,心更凉了,是不是? 当年我怎么都不信北京暴雨死亡人数只有37,后来公布由37人直接升至77人的时候是7月26日晚上,我和好友都在感叹,这个时间点选得太好了,几乎隔天就是奥运会开幕(28日凌晨),你说奥运会一来,除了那些死者的家人,谁还会去关注这样的事情呢?举国都在为奥运健儿拿金牌感到骄傲去了。这个国家还有多少小学没有体育场没有运动会啊,拿金牌和我们有关么,兴奋个什么劲儿啊? GDP猛增,大国崛起,想着要输出价值观了。可是内在呢,不说千疮百孔吧,问题有多少是摆在明处的,比如教育公平,比如医疗、司法、腐败等等,又有多少是在暗处的,像下水道一样,洪水没来的时候,我们都意识不到的? 有时候觉得这个国家好像常常是要把人逼走一样,当然,有人是主动走的。我现在任教的高中,140多个学生,其中18个中国留学生。大家都觉得难以改变现状,所以有钱的有权的,有才的社会精英们,能走的都走了。 是的,有的人还没走,又或者回来报效祖国了,但是遇到真正的事情时,或者说他们的权益受到侵犯时,这样人只要想走还是能随时离开。那么剩下的都是些什么人呢? 也许我是真的很悲观。 文/荷叶 原文链接:http://jianshu.io/p/813deeecb876 左岸记:这是篇较敏感的文章,发了,并不代表我完成赞同文章的观点。我只能说现在虽然不是个最好的时代,却也不太坏。好多的问题有待尽快地解决,这些问题连我们都看得出来,中央智库的那些人会不明白吗?除了把问题的根源找出来,还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加上强大的执行力,这些都需要上下的共同合力。独立意识的觉醒是个很好的开始,过于悲观可不是恨铁不成钢,往往会自暴自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