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点,位高而有深度的人,听得多,讲得少,基本不明着否定谈话的人,最多是发表不同的意见 。 一方面是出于礼貌,另一方面则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 我们说一个人的思维有深度和高度,就是他在遭遇一个现象和观点时,不急于去否定他,甚至碰到不同于自己的看法时,会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错了,是不是还有自己没有发现的点,是不是对方有特殊的角度,为什么他是这么想的 。 也就是说,沟通和相处,是求同存异的,一个观点迎面扑来,先不急于评判和审视,先看看它立论的出发点,平静客观的把对方的立场和角度因素考虑进去,像判官断案一样,不带偏见 。 然后才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强调自己是正确的、聪明的,不管他说什么,先找个刁钻的角度切入,直接怼他一怼,或者扯到其他方面的话题去 。 一旦开启辩论模式,便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 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的,但往往需要非常漫长而惨痛的代价 。现实情况是,道理总是越扯越扯不清楚的,最后真正有理的人反而主动放弃了,仿佛印证了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 所以深刻就深刻在这里,为了避免别人误会,只得尽量采用陈述的语气,连价值判断都非常克制,毕竟爱因斯坦那么伟大的发现,到了量子力学也不一定就是适用的;为了看到别人的优点,尽量用中立的态度去接受别人,看看他好的地方好在哪里,师夷长技来武装自己 。 我们说 :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 所以文人相轻的情况多得是,就是搞科研的老师,很多互相都认为对方的成果也就那样,而真正的大师级人物,是兼收并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 。 百晓生的兵器谱里,龙凤双环排名是在小李飞刀前面的,最后李探花的飞刀还是穿过了龙凤双环,插在了上官金虹的喉咙上 。 我们也一样,很难说一个人能在所有维度上超过另一个人,他总有些方面是输于别人的,这点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不然有可能出现大象输给蝎子的情况 。 我们大项目销售上,也并非总是水平高资历老背景强的高手赢单,有时候新人主动热情运气好时,笨办法也能打死老师傅 。 厉害的人厉害在哪里呢 ? 就像曹操,许攸还是谁不是说他,口头上哪怕不喜欢认错,但是他知错改错,对了就是对了,错了就是错了,有利己方的积极吸收过来,不利己方的就要从反面警示 。 承认别人好的地方并见贤思齐,这才是学习的境界和格局 。 治愈君曾经说过 : 交流学习最好的状态就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杠精 。不管它黑老鼠还是白老鼠,不被猫抓到就是好老鼠,从老鼠的角度而言,就有它值得学习的地方 。求真务实,能者不辩,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