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博兴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没有健全的制度,权力没有关进制度的笼子,腐败现象就控制不住。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建章立制非常重要,要把笼子扎紧一点,牛栏关猫是关不住的,空隙太大,猫可以来去自由。"自2013年以来,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博兴县按照要求,从梳理制度入手,扎紧笼子,有效防止"牛栏关猫"现象的发生,促进行政审批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道路。
  一、扎紧依法审批的笼子,规范权力运行
  博兴县积极探索,创新方式,进一步厘清了行政审批的项目数,制定了管理方式,扎紧了行政审批的笼子,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动态管理,方便了群众办事,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质提效。
  按照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监督的原则和《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凡是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坚决予以取消。同时,根据全县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的总体目标,对全县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利用"红头文件"等对公民、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提出的限制性规定的,一律取消,全力为市场有序、公平发展扫清障碍。自2013年以来,博兴县分9批次,对涉及全县38个单位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承接、取消和调整,其中取消行政审批事项93项,承接上级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79项,清理非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51项。县职能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明确改革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拉高标杆、分清缓急、找准短板,开展行政审批事项衔接落实情况"回头看",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入,博兴县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明显,例如县国税局直面小微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堵点""痛点""热点"和"难点",充分发挥"第三方力量"作用,帮助其卸下办税成本负担,实现纳税服务资源的社会化归集和合作共享,有效构建辖区内小微企业智力支撑,为小微企业办理涉税业务1263笔,办理时间缩短23%,一次性办结率达到了92.35%,提高了办税效率,实现了企业发展提速减负,释放出干事创业"新活力"。
  二、扎紧强化监管的笼子,建设法制政府
  博兴县运行电子监察系统和县级电子政务平台,结合叫号系统的运用,对行政权力运行和审批事项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方位监察,对办件中出现的超时未办、逾期不办、违规收费等各种行为,实现系统自动发出预警、黄牌或红牌警告,监察人员及时准确地发现异常情况的详细信息,据实发出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另外,博兴县以"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为契机,大力推行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全面推广随机抽查工作,《博兴县有关部门(单位)随机抽查事项清单(2017)》涉及的247项随机抽查事项已全面向社会公开。目前,已有33个部门(单位)建立了"双随机"抽查机制,制定了工作方案和"两库一单",编办、发改、经信、市场监管、法制等各部门联合联动,建立健全了信息公示、异常名录、失信惩戒、风险监测等制度。2016年以来,共开展随机抽查行动1006次,随机抽查对象13532个。同时,博兴县积极开展涉及行政许可事项的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重点是与现行法律、法规相冲突、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或法律规定之外自行设立行政许可的情况,最终清理公布继续有效39件,废止24件,宣布失效6件,修改8件,未發现法律规定之外自行设立许可的情况。
  三、扎紧规范服务的笼子,改进审批方式
  博兴县以"公开、便捷、高效"为宗旨,强化"窗口一站式"审批,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目前已有32个审批、服务部门进驻中心,自2013年至今,政务服务中心共接待咨询和办事群众1457852余人次,受理各类办件330余万件,符合条件的审批事项、服务事项受理率达100%,即办件的即时办结率达100%,非即办件办结时限全部比法定时限压缩50%以上。另外,博兴县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标准体系,目前共制定服务标准450项,其中服务通用基础标准48项,服务保障标准69项,服务提供标准333项,并承诺"材料交齐全,100分钟保办完",每个事项平均用时60分钟,办结速度提速40%,办结速度在全省乃至全国名列前茅。在滨州市率先实施"三证合一",积极探索持续推进"五证合一"改革,实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截至目前,共发出"五证合一"营业执照5000余份,有效推动部门工作整合和内部信息共享,进一步优化准入流程、减少重复性审查,有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为进一步建立市场开放、公平竞争、执业规范的中介市场秩序,建立了博兴县"中介超市",并面向社会公开招选入驻中介机构。目前,已经有114家机构入驻超市,办理业务涉及14类。
  自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来,积极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实行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和网上公示,实现了网上登记申请简单化、人性化、标准化、智能化,既突破了提交申请的地点限制,避免申请人多次往返;又通过网页提示最大限度避免申请人因不熟悉相关规定而提交错误的材料,目前实现企业网上申请率已达95%以上。
  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部分承接事项实施难。一是有些事项由于当地相关企业较少,至今没有开展过业务。如建设局燃气工程建设、经营等的审批等,几年来也没有业务发生。二是有些事项是无法界定事项的范围,如县公安局关于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事项审批,没有群众申请,也一直没有开展过业务。三是有些事项由于上下职能部门区分不同,下放后没有实施。造成此问题的原因是上下职能部门权限划分或者说省市县部门划分机构名称不同、职能不同,承接就出现了问题。
  建议按照"先易后难、成熟一批下放一批"的原则,推进审批权限下放,要充分考虑县级承接和实施能力,对于县级一直未曾开展的审批业务,要先进行意见征求,对于事项的权限、范围等进行调研摸底,争取下放一批,有效实施一批,真正方便群众办事。探索建立行政审批管理局,逐步将行政审批权集中起来,有效解决行政权力"多头管理"的问题,实现"一个窗口进、一枚印章审批"。
  (二)事中事后监管人才缺乏。减少和取消行政审批项目,放松市场准入,这就意味着事中事后监管职能的转变。与事中事后监管新要求相适应,政府职能部门尤其是基层政府的监管责任加大,基层监管力量需要得到相应的充实,人员素质和技术设备也需要跟进。由于长期习惯于"审批式管理",现有政府监管人员的观念和能力难以适应事中事后监管的新要求,在责任意识、知识结构、专业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匹配的问题,监管能力相对不足。
  下一步建议加大对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基层监管人员的职业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工作人员素质。积极探索建立效能监察网,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网上监管力度。
  (三)存在线上、线下管理不同步现象。政务服务平台运行过程中,个别部门的线上录入和线下办理业务不同步,办结率和录入率存在差异。同时,个别单位的部分审批事项需要向单位领导请示汇报或签批,审批窗口充当着"收发室"的角色,只有部分行政许可事项或者服务事项才能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实现即时办理,这无疑增加了审批的繁琐程度,影响了审批工作效率。
  对此,要尽快健全完善政务服务平台监管制度和管理和考核办法,充分运用"互联网+"及大数据进行管理,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审批服务信息化、自动化,逐步实现大数据监管平台和一站式办公同步运行。□E:CSQ
  关键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实践 思考
网站目录投稿:醉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