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响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切实贯彻"停课不停学"。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笔者以为,当下既要解决"停课不停学"技术上的问题,更要解决技术之外的均衡难题。 揆诸现实,在技术方面,大中城市、教育先发地区、线上培训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方,无论是平台企业,还是学校,开通"空中课堂"只是时间确认的问题,没有丝毫的技术障碍。但我国幅员广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教育信息化水平千差万别,少数地方落实"停课不停学"还真在"犯难":平台企业在哪?学校能否支撑?学生通过什么终端接受信息?网络能否保障课程资源通畅上传?以县为单位组织还是以学校为单位组织…… 以中部地区某地为例,该地先后联系了几个外地线上教育机构,由于平台承载量大,带宽压力导致教师只能采取"PPT+语音"的方式教学;教师在调用本地视频资源播放时会导致接收终端卡顿;原定的点播功能被平台屏蔽;平台服务器的空间和带宽很难在短时间扩容…… 撇开技术上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回避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和家庭之间的巨大差异。譬如,少数学生家庭极为困难,缺少接收课程的终端,无法收看;少数偏远山区网络信号弱,不能正常接收信息;教师不亲临现场,无法知晓学生的学习状态;一些家长监督不力,或学生自觉性不够,出现"消极罢课"现象;少数家长对学生使用电子设备持有偏见,简单粗暴地反对学生线上学习……一些从事教研的同志甚至认为:"空中课堂"总体上是好的,但也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新问题。譬如,参与网络直播的教师都是各地"千挑万选"的名师,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少数学生在比较中难免会产生心理落差,排斥自己的授课教师。 义务教育的法定属性,决定了其必须均衡发展。因此,确保"停课不停学",追寻的不再是简单的"技"的改进,而是"道"的抉择。各地在解决"停课不停学"技术上一般性问题的同时,更要聚焦解决均衡的难题,尤其要在"补短板"上下功夫,让那些最需关爱的孩子和最需投入的地区不被技术问题拉开差距。当然,解决均衡的难题不是一蹴而就的。疫情的检验让问题瞬间暴露,但这给了我们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