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专家提醒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少年国学


  "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
  原本,"国学"因内容精深、深奥难懂等原因,只是高级知识分子、企业管理层等成人研修的内容,而最近几年少年国学渐趋火热,尚处于少年的孩子,真能明白这些或简单或深奥的古文意义吗?对于他们的行为模式跟未来发展究竟有多大意义?老师、家长和业内人士的意见或未统一。
  机构
  知识艰深未必都懂
  "国学"又称"汉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和学术。它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爱我中华"之风日盛和"中国崛起"口号的响起,尤其是"孔子学院"在海外遍布和祭孔大典在国内的连续上演,"国学"在海内外以前所未有的热度火起来。
  经采访闵行区古方路一家国学机构,其认为并非每个孩子都适合读少年国学班,家长要根据孩子的个人兴趣、性格特点来决定他们是否需要 "少年国学"这一 "课外养分",切莫拔苗助长。该机构相关资料透露,中国义务教育的小学、初中阶段都会有国学知识的普及,有些孩子算数、逻辑推理能力较强,而语言表达、形象思维相对较弱,可以针对性背诵一些如《诗经》中的篇章,弥补不足。而成长中因家庭溺爱、学习压力等原因造成孩子性格上的自私、冷漠、忤逆等现象,确实可以通过古籍文化来感化。
  家长
  希望礼孝先行
  作为家长,他们在初高中才深入理解《庄子语录》,却愿意在孩子尚小时就给他们选报国学班,他们甚至愿意每天都挤出固定时间陪他们一起背诵 《弟子规》、《论语》、《三字经》等国学经典。
  在他们看来,家庭教养和校园教育对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方面,还存在不足。社会培训机构开设的少年国学班,能以背诵、讲典故等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礼仪、诚信等最看重的个人品性、意识等传输给孩子。 "以前我们话说重一点,稍微有点不顺着他,他就会大哭大闹,要不就是和我们冷战。通过接触了半年国学,现在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当我们不支持他做什么时,他会跟我们解释,并听从我们的建议。 "家住延平路的向女士说起送儿子读国学班,一脸自豪。
  赵巷中学从事多年教学的班主任龙老师刚升任妈妈一年半,她非常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读少年国学班,她认为,"现在的孩子许多以自我为中心,霸道、自私是独生子女的通病,通过圣贤书籍和礼仪的教导,能够让孩子了解、学习中华民族几千年总结和延续下来的传统美德,让孩子从小就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标准,让他们自立懂礼。 "
  6-13岁
  适合诵读古书
  华东人才专修学院研发副主管潘凌玲认为,"6至13岁,是孩子一生当中记忆力最强的阶段,如果此时让他们熟读国学经典,帮助他们理解先贤为人治学治世之道,就能让他们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既提高国学素养,也增长语文功底。 "
  她建议,少儿国学应有阶段性重点。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传统中国人的教育观念与现代一样,都是讲求次第的,因此对于已有百年文化断层的当代人来讲,必须先从蒙学读物开始。孩子学国学需要先从《弟子规》、《三字经》入门,到了四年级才能逐渐学习四书五经。学龄后的孩子,首先需要消化课堂知识,家长不需要让孩子花过多时间在课外国学班,以免影响其正常学业。另外,送孩子读国学班前,一定要和孩子本人沟通,尊重他们的选择。
网站目录投稿:紫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