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如何快速地在陌生领域成为大神


  工作上你很可能突然之间被交代一个任务,而那是你完全陌生的领域。或者未来某天你很可能会转行,进到一个自己不熟悉的行业。
  那么,如何开始一个陌生领域的学习,就成了至关重要的命题。
  对于这个问题,可能许多人的习惯是:找书单—买书—下载资源—逐本阅读。这是最常见的方式,但很多情况下,并不是最有效的方式。
  一、这种方式容易患上「资料囤积症」
  人会有一个「心理账户」效应:来自同一来源的开销,或者指向同一目标的成本,会被我们归类到一起。所以,找书和读书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会被我们归入同一个「阅读账户」里。
  为什么我们总是下了许多电子书,却从来不去读?正是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已经为这个「阅读账户」存入了足够多的时间精力。尽管这些时间精力,都用在了找书上,而不是用在读书上。
  二、这种方式往往难以长期坚持
  我们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一开始会抱有强烈的兴趣,但这种兴趣极其容易消退。当你读到下一本书就忘了上一本书讲了什么,或者读了一个月仍然摸不到头绪,很容易就产生挫败感,从而放弃。
  出现这些问题,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缺乏毅力,而是因为这种学习方式是被动的。受限于某一本书或某个书单,强迫大脑去适应外界的节奏,长此以往,非常容易疲倦。
  正确的学习方法,应该是调动大脑的兴趣,让外界的资源为我所用,主动学习。
  可以参考以下四个原则。
  1:联系
  串联的知识才有意义
  知识的本质是联系。知识需要串联起来才有价值,孤立的知识点没有意义。
  我们是这样储存知识的:在我们的记忆里,一个个知识点散布各处,通过彼此间的内在联系(比如相似性、关联性、因果性)连接到一起。这些点和联系,构成了我们的知识网络。
  每一个知识点都通过若干「突触」与其它的知识点相连。这些「突触」就像一个个钩子,当你提取这个知识点——亦即让它进入到你的意识里时,这些「钩子」就会被激活,从而提取所连接的其它知识点。
  可以看到,「钩子」越多的知识点,被提取的几率就越大,从而也记得越牢,越容易被用上。而孤立(钩子很少)的知识点,几乎不可能被提取到。
  并且,大脑是时时刻刻都在对记忆进行更新的,提取得越频繁的知识,会被提到记忆的表层,反之则沉降到记忆的底层,被我们遗忘。
  因此,我们经常会从微博或朋友圈看到某个有趣的知识,但过两三天就忘记了。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将其跟已知的东西建立联系。
  建立联系一般有这么几种方式:
  学到一种理论,试着找出几种现象去论证;
  看到一种现象,试着用已知的原理去解释;
  发现一种事物,试着回忆跟它相似的事物,找出其一致性;
  在大脑里搭建好知识结构,将学到的新知识,纳入知识结构的某一处分支里;
  ……
  比如,你看到「纳什均衡」,能不能问自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用它来解释?爱情里面是否也会有这一现象?等等。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先搭建好这个领域的基本框架,再进行拓展。
  以经济学入门为例,最底层可能是一些基本原则,比如资源总是稀缺的、人总是希望获得最大效益的,等等。
  接下去是基本的脉络,包括大致的发展史、时间线。再往上可能是一些基础概念,它们将是你学习和理解的工具。再往上就是通过这些概念对一些现象作出分析和推演。等等。
  有两点需要注意:
  (1)时刻注意将任何一个「枝叶」跟主干联系起来。
  也就是说,要朝着你熟悉的方向,去理解和分析一个知识点。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任何疑难,立刻查清楚,直到它可以跟你所掌握的东西挂上钩为止。
  (2)暂时无法纳入知识体系(亦即你说不清楚前因后果)的知识是性价比极低的,不用花费时间去记忆它。
  2:反馈
  调动大脑积极性
  你是否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一开始,每天花三四个小时,踌躇满志地读书、做笔记,想要凭意志力学下去,但是学了几天就坚持不下去,最后以放弃告终?
  没关系,这是正常的。
  一方面,一开始就投入过多的时间精力,很容易难以为继,毕竟我们不太可能每天都能腾出三四个小时去学习。而一旦减少学习时间,就会给我们造成负面的心理暗示——「我是否正在逐渐放弃它?」不利于养成长期的习惯。
  另一方面,长时间的学习会造成效率的下降,从学习中得到的「回报」就会减少,久而久之,一开始的热情和兴趣很容易消退,人就会开始懈怠。
  正确的方式,是欲擒故纵——亦即去调动起大脑的积极性。
  漫长的进化过程赋予了我们大脑这么一种功能:如果一件事情能看到确切的回报,大脑就会鼓励我们去做;反之,大脑就会抑制我们的兴趣,从而保留精力,以投入其他事情。这个机制就叫做「反馈」。
  以游戏来类比。当你按下攻击键时,你的角色会作出攻击的动作,然后敌人掉血——这就是一个「即时反馈」的过程。大脑喜欢这种过程,因为通过它,我们能感受到每一个行为都是有意义的。
  当你刷了一个小时副本,只为等待掉落一件装备,这就是一个「预期反馈」的过程。你的行为并没有立刻产生你想要的结果,但在你的期望里,它会在可预期的未来产生这一结果。这同样能给予我们动力。
  同样的道理,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强迫自己去学习呢?比如明天有一场考试,或是心仪的女神(或男神)约你跟TA讲题目的时候。前者是因为我们知道,如果考试失败,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后果(预期负反馈);后者是因为,如果过程顺利,可以拉近跟对方的关系(预期正反馈)。
  比起集中精力去攻克一本书,在一开始的时候,其实少量多次,通过「反馈」来提高大脑兴趣,从而提高信心和成就感,养成习惯,是更有效的做法。
  具体可以这样:
  (1)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长度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可以在一小时内心无旁骛,有些人只能持续半小时,没有关系,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长度,将每天的学习控制在这段时间内,可以有效避免因为状态不佳导致的「反馈」降低。
  (2)设置反馈和奖励机制
  养成长期的习惯,需要让大脑尝到甜头。可以参考如下做法:
  每天留下一部分时间,去完成一些简单而确切的任务。比如,每天查阅五个术语,并记住它们。提高满足感和成就感;
  设立短期目标,例如一周内读完某一章节,完成则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
  每天做笔记,整理自己今天的进步。
  ……
  3:主题化
  带着问题,自己主导
  许多人会有一个误区:书是以本为单位的。一本书一定要读完,才能开始下一本。
  其实并非如此。
  一本书,体现的是作者的思维框架。这个思维框架并不一定最优,也不一定最适合你的需求。作者在一本书里面,需要做到的是自洽。
  所以,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你只是在被动地接受作者的思维模式,但这个模式并不是你的,没法为你所用。
  另一方面,一本书里,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内容都是你感兴趣、需要、并且能看懂的。在这种情况下,花费很多时间去学习不符合你进度的内容,并没有太大意义。
  如何主动地去吸收书里有价值的东西?比较有效的方式是主题化的阅读。
  具体来说,就是:读书时,始终带着问题,以自己为主导,通过阅读、查资料、跟别人交流,去探索问题的答案。
  比如说,当你搭建了基本的框架之后,可能会遇到一些概念,书里会给出解释,但是当你去探寻这个概念背后的东西时,也许作者就一笔带过了。
  遇到这种情况,你需要做的是,放下这本书,打开另一本书,查阅相关的章节,或者上网搜索、查论文,把这个概念彻底弄懂。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对比不同作者之间的差异和共性,结合他们的角度、立场、思维方式,弄清楚这个概念的微妙之处。
  在阅读时,一旦产生任何问题,你所需要做的,也是立刻放下这本书,去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并把它纳入你的知识结构里面。
  不用担心这样做打断了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探索问题的整个过程,才是最珍贵的学习成果,是完全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例如,读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方舟故事时,你可能会想到诺亚方舟,然后产生疑问:这两者为何如此相似,背后是否有什么原因?其他文明是否也有类似的传说?如果有,是为什么?如果没有,是为什么?
  想办法去弄清楚这些问题。这才是你在学习过程中的最大收获。因为,学习的结果,其实就是训练你提出问题,并且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人会说,这样一来,读完一本书的时间要大大延长。本来就是如此。没有谁规定你一定要「读完一本书」。你可以反复阅读一个章节,可以跳过一些内容,可以只读一部分,可以放着一段时间以后再去读,都没有问题。
  书的最小单位应该是「问题」。一本书只要能讲清楚你所感兴趣的那个问题,它对你就是有价值的。
  主题化阅读的好处是:
  (1)你可以自己主导学习的进度和节奏,主动地去学习;
  (2)一个问题可以对比多个角度;
  (3) 可以确保弄懂一个概念,打通知识网络,不会留下任何阻滞;
  (4)更容易保持长时间的兴趣,因为不需要再承担「要读完这本书」的压力;
  (5)更容易达到「心流」状态。
  何谓心流?心流是Csikszentmihalyi提出的理论。他认为,当人的精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时,会产生强烈的兴奋感和充实感,同时完成的效果也会显著上升。产生心流的条件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事的活动要具备一定的挑战性,要稍稍高于你所能达到的水平,这种微妙的距离会刺激你更加全神贯注去实现它。
  当你进行主题化阅读时,你是从一个熟悉的问题出发,迁移到一个不熟悉的问题。比起单向地接受书里给你的信息,主动去探索问题的挑战性会更高,更容易使你沉浸在这种解决问题的快感之中。这就是「心流」。许多人喜欢读书,其实就是喜欢这种主动思考和解开疑惑的兴奋感。
  4:复述
  知识内化,解决问题
  复述,是提升记忆力最有效的技巧。它的方式其实非常简单:
  当你学会任何一个知识点时,把它讲解给别人听。
  比如,你弄清楚了前文的「方舟问题」,就可以在心里假设有一个听众,他对此一无所知,你要把整个始末解释给他听。如果你能一气呵成完整地讲下来,那就表示你已经掌握这个知识点了。
  这是因为,知识的价值在于内化,而内化的最终目标,在于能够运用这个知识作为你的工具,去思考和解决别的问题。而复述,就是在模拟这个过程。
  复述的好处是:
  (1)变简单加工为复杂加工
  完整阐述某个知识点的原理、结构、内涵、外延,是一种「复杂加工」的方式。
  一方面,针对「阅读-辨识-记忆」这样的「简单加工」,复杂加工需要调动我们更多的认知资源,更容易记忆。
  另一方面,复杂加工需要涉及这个概念的方方面面,以及需要对与之相关的知识点极其了解,若在任何一个细节上不够透彻,都会影响复述出来的完整性。因此,复述每一个知识点,可以了解自己是否真的完全掌握了这个点。
  (2)通过多次提取强化记忆
  复述一个知识点,需要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提取。
  心理学认为,被提取得越多的知识点,会被大脑提高权重,拉到记忆的表层,更容易被提取。因此,这个过程,也是梳理自己的知识结构,强化对不同知识点记忆的过程。
  (3)通过传播知识获得反馈,建立良好的学习机制
  通过教给别人、写作来进行复述,是最有效的方法。别人对你的肯定、认同和感谢,会给予你良好的「反馈」,强化信心和成就感。这是建立良好的学习机制最好的方式。
  具体操作上,可以是写博客、做自媒体,或是跟亲近的人讨论等。
  综合以上四大原则,开始一个陌生领域的学习,可以参考下面的步骤。
  (1)建立脉络
  一开始,先挑选一本比较可靠的书,梳理一下这个领域的整体脉络。包括发展史、主要议题、主要派别、研究方法、基本的术语,等等。建立起最初步的框架。
  (2)养成模式
  在梳理脉络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许多术语和问题,把它们都记下来,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去查阅资料和其他书籍,把它们弄懂。一方面,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事半功倍;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良好的心态和学习模式。
  (3)主题化学习
  在掌握了底层的框架和概念之后,下一步,就是研究它们之间如何产生关系、导出什么结论。根据前两步建立的框架,找出自己感兴趣的触点,由它们出发,广泛地去翻书、查资料,对比不同观点的差别和联系,最终形成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并将其从知识结构上延伸出去,再探寻下一个问题。
  (4)定期输出
  在进行第三步的时候,你会获得许多个人的总结和思考,不要吝啬,把它们通过讲述和写作输出。加入一些同行业的群,认识一些专家或学习者,开一个平台,多交流,多写作。在跟别人分享和交流的时候,你自身对知识的理解也会一遍又一遍地反刍。
  祝你在学习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网站目录投稿: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