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本报启动第七届《文学报·新批评》优秀评论奖评选活动。同日,入围长名单出炉,感谢两年间这些名家与新人的参与,以文学的力量共同见证时代,回应时代。 近期,在上级主管部门(第三方)公证监管下,由编辑部所有人员无记名投票评选,今天正式为大家揭晓八位获奖者。 因疫情原因,本届揭晓与颁奖仪式改为线上举行。 回看2011年6月,《文学报》创设"新批评"专刊,聚焦真诚善意、富有建设性的评论。为推动改善评论生态,集纳名家众声,发现新人新声,又于2012年5月,启动首届《文学报·新批评》优秀评论奖评选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文学报·新批评》优秀评论奖评选及举办相关主题研讨。 九年里,一个评论品牌从诞生到成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文学名家参与,也为更多新人提供了一个成长的园地。有些作家说,阅读这些思辨性的文章让自己的写作观有所调整改变;有些新人说,这是一个他最看重的文艺评论平台,这些声音是我们的荣幸,也感谢文学界的长期参与支持。 从入围名单到获奖名单,第七届《文学报·新批评》优秀评论奖所呈现的篇目背后是近年来专刊正在塑造的一个全新的形象—— 我们依然重视一个时代批评观的反思自省,从历史与内部不断审视、不懈呼吁真诚锐利的声音,知名评论家们为此提供了许多富有洞见的文章。 我们引入了作家的视角,分享他们对写作对文本的思考感悟,也展现他们尝试介入文学批评的"斜杠形象",这是一个从"围观"到亲自试炼的过程,如获奖者所言,这个碰撞过程让自己增益良多。 我们更为重视新人的发声潜能,积极参与话题的互动成型,共同追踪同代人的写作新态势与文坛新现象。思想力是每一代青年都热切拥抱的对象,当他们因为思想的努力与突围而感到有所成长时,我们乐于为此提供一份助力。 我们身处一个变化多元的时代,在文化场域里,致力于变得更为敏锐,为读者带来更多前沿的网络文学、科幻文学、非虚构写作乃至疫情下人文思考等话题,它们拓展了文艺批评的疆域,也在更大范围里触及新读者,数十篇10W+文章从中诞生。 这些成绩将鞭策我们和作者继续成长前行。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借由今天揭晓颁奖短片中获奖者的感言,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的评论家、作家与新人,加入我们,一起为文学发声。 (按得票多少排序) 第七届《文学报·新批评》优秀评论奖 丁帆 《批评家"再造形象"和"骑士精神"的能力》 (新批评第172期) 张柠 《有信念的艺术与胆小鬼艺术》 (新批评第163期) 阿来 《文学创作要"上天入地"》 (新批评第168期) 王鸿生 《格非进行时:让小说成为一种例外——从〈隐身衣〉到〈月落荒寺〉》 (新批评第174期) 鲁敏 《"虚构"与"非虚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新批评第167期) 第七届《文学报·新批评》优秀评论奖新人奖 唐诗人 《〈身外之海〉与城市文学新起点》 (新批评第156期) 岳雯 《尝试理解一个时代——评路内的长篇小说〈雾行者〉》 (新批评第177期) 王磊光 《非虚构:它拯救了多少现实感和真实性?》 (新批评第165期) 作者:文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