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雅可布·布洛诺夫斯基(Jacob Bronnowski)曾将人类对动物的驯化看成是一个"井然有序"的过程,首先是狗的驯养,接着是食用山羊和绵羊的驯养,然后才是驮畜的驯养。换言之,狗是人类的第一种家畜,远在人类文明开始之前就已经伴随在人类身边。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在全球各地的远古神话中,狗狗为何从未缺席。 地狱的看门犬 在孕育出最早人类文明的"肥沃新月地带(今伊拉克、叙利亚与巴勒斯坦地区,有时候也包括埃及)",家犬已经出现在古老的神话里。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无论是古巴比伦(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公元前729年)还是新巴比伦(公元前626-539年)时代,狗都被看作是治疗和药物的女神宁提奴咖(Nintinugga)的象征,崇拜者们在祭祀时为她献上小狗的模型。 在完全没有受到旧大陆文明影响的中美洲诸文明里,狗在神话中也占有突出的地位——人死后的灵魂将由一种被称为"Xoloitzcuintli"的无毛犬驮着渡过冥河来到阴间。在特奥蒂瓦坎(Teotihuacan)的遗迹里,考古发现显示14个人的尸体被放置在一个山洞里,其中大部分是儿童,由三条狗的尸体引导他们前往来世。 Xoloitzcuintli,无毛犬 无独有偶,狗与来世有关的神话传说并不只是出现在中美洲,古希腊神话中就有一只"地狱看门犬"——"刻耳柏洛斯(Cerberus)"。其实它并不是希腊神话中唯一的一条犬,比方说掌管幽灵和魔法的黑暗女神赫卡忒(Hecate)身边就总是伴着一群恶狗来巡夜,并用它们来攻击她看到的任何旅人。但这群狗都不如"刻耳柏洛斯"出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地狱看门犬"的形象变得越来越夸张:在公元前7世纪初期,它还被描绘出一条只有一个头的正常狗,到了半个世纪之后,它已经长出了三个头,三张恐怖丑陋的大嘴里流着剧毒的液体;它还有一条龙的尾巴,浑身缠着无数毒蛇。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恶犬居住在冥河(阿格龙河)岸边,为冥王哈迪斯看守着冥界的大门。在希腊神话中,死人在进入冥界时要先乘坐卡戎(冥王哈迪斯的船夫,负责将死者渡过冥河)划的船渡过冥河,而刻耳柏洛斯允许每一个死者的灵魂进入冥界,但不让任何人出去(当然也不允许活人出入)。古希腊人有在死者的棺材里放一块蜜饼的习俗,据说就是为了讨好刻耳柏洛斯,他们希望死人可以把这块饼送给恶犬。 刻耳柏洛斯 希腊神话中主神宙斯与阿尔克墨涅的儿子赫拉克勒斯曾经完成了12项被誉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中就包括活捉刻耳柏洛斯,将其带回人间。赫拉克勒斯不愧是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他只身进入冥界,只穿着胸甲、披着狮皮,不带任何兵器,前去捕捉刻耳柏洛斯。在恶犬的三张嘴发出如同雷声一样的狂吠时,无所畏惧的赫拉克勒斯冲上前去抓住了狗腿,又掐住了刻耳柏洛斯的脖子,终于制服了地狱看门犬。当这条地狱之犬见到地面的阳光时,在狂吠时从嘴里喷出毒液,毒液所落之处生出了有毒的乌头属植物。 除了希腊神话之外,在整个印欧语系民族的范围里,都广泛流传着大同小异的"地狱看门狗"的神话。古代北欧神话里也有一只嗜血的四眼狗,名叫"加尔姆(Garmr)",守卫着冥界入口;在前伊斯兰时期的波斯,两只四眼狗守卫着祆教神话中将今生与来世隔开的"祈求者桥";而在古代印度,两只四眼狗也为阎王(Yama)把守着地狱的大门。有趣的是,在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中国人接受了地狱的概念,却似乎把阎罗王的看门狗忘记了。 北欧神话中的加尔姆 天狗与哮天犬 在东方的神话里,狗狗从地狱飞升到天宫,成为了"天狗"。 起初"天狗"是传说中的一种异兽,《山海经》中就将它描述为"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蕃泽,其中多文贝。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即以一种"瑞兽"的姿态出现。到了宋代,"天狗"终于脱离了《山海经》里的原始形象,飞到天上去了。南宋时期的罗愿(1136-1184年)在《尔雅翼》里就讲了一个"能收人魂气"的"九头鸟"原本有十只头,"为天狗啮去其一,至今滴血不止"的故事;可见天狗已可飞天,非山野之凡品了。究其原因,可能《山海经》里的天狗与史籍上的"天狗"星混淆的结果。《史记》里就有记录"天狗星"的文字,写道"天狗状如大奔星,有声,其下止地类狗,所堕及炎火,望之如火光炎炎冲天,其下圜如数顷田处上兑者则有黄色,千里破军杀将",里面的"天狗"其实是一种流星。 《山海经》 到了明代,天上有天狗已经成为神话中不言自明的常识。明人宋懋澄的《九籥集》卷十《蟠桃宴》与王同轨《耳谈类增》卷四十五《河洛人幻术》都记载了幻术表演者上天偷桃结果被天狗所逐的故事。天狗在两人笔下中都承担了看守天门的职责,前一则里咬得童子胫下血淋淋,而后一则显得更为血腥,偷桃者肢体为之破碎。这倒是与印欧神话中凶恶的地狱看门犬有几分神似了。如此"天狗"不但能咬人,还能吞噬月亮,"天狗食月"的神话也出现了。明代的刘炳在《承承堂为洪善初题》里就说,"天狗蚀月岁靖康,血战于野龙玄黄。"虞淳熙的《答朱太复》里也有"谚云天狗蚀月"的说法。近代,天狗吃月亮的传说已经流传很广,并为人深信不疑。现代思想家唐君毅(1909-1978年)在《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中回忆道:"后求学南京,忆于一黄昏时望月食,俗谓此由天狗食月,故街上群儿皆共击鼓,声闻四野,谓所以驱此天狗,而救此月之光明。" 话说回来,中国神话里的天狗并不是只干吃月亮这种事的。二郎神身边就有一条细犬(猎犬),辅助主人狩猎冲锋,在《西游记》与《封神演义》里都有出场。在《西游记》里,"齐天大圣"孙悟空"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于是被天兵天将拿获。而在《封神演义》中,这条天狗更是得名"哮天犬",人称"仙犬修成号细腰,形如白象势如枭。铜头铁颈难招架,遭遇凶锋骨亦消。"在战场上,它不是咬脖子就是拖后腿。飞将军辛环的腿被它咬住,从天上直往下坠,让雷震子一棍子打死。对阵赵公明时,二郎神、黄天化、雷震子三人联手对战不分胜负,哮天犬出场后一口咬中赵公明脖颈,瞬间改变战局,赵公明吃痛逃回本阵。足见中国神话里的天狗虽然长相不如刻耳柏洛斯这么夸张,威力同样十分惊人。 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哮天犬 从图腾到十二生肖 至于生活在中国南方地区的苗、瑶、畲诸民族,还广泛流传着神犬"盘瓠"的传说,如畲族世代传唱的《狗皇歌》唱道:"当初出朝高辛王,出来游嬉看田场,皇后耳痛三年在,医出金虫三寸长……变成龙狗长二丈,五色花斑尽成行,皇帝圣旨叫金龙"。对此最早的文献记载大概是晋人干宝所著志怪小说《搜神记》。这本书的内容林林总总,有神话、有仙话,也有鬼话;有作者自己的亲身见闻,也有远古神话与传说的辑录,其中就有一个"狗祖盘瓠"的神话故事。 盘瓠塑像 在这个故事里,高辛氏(三皇五帝中的帝喾)宫中有个老妇人得耳疾,医生从中挑出一个大如茧的顶虫。将顶虫置于瓠(葫芦)中,以盘覆盖时,便化为犬,于是取名盘瓠,畜养在宫内。当时边疆地区一个名叫戎吴的部落势力强盛,屡次侵犯,高辛氏派兵征讨无法获胜,便招募天下勇士,以奖赏千金、封邑万户、嫁以小女为条件,悬赏取戎吴将军的首级。不久,神犬盘瓠衔着戎吴将军的首级至王宫。朝臣们都说,"盘瓠是畜,不可官秩,又不可妻"。但高辛氏经过一番犹豫之后,还是听从了小女儿的劝说,兑现诺言把小女嫁给了盘瓠。盘瓠便把妻子带上南山中草木茂盛、人迹罕至的地方共同生活,三年后生下了六男六女。盘瓠死后,这六男六女自相婚配,繁衍后代。等高辛氏再召见盘瓠的子孙时,他们已是"服褊裢,言语侏离,饮食蹲踞",对都市生活毫无兴趣。高辛氏顺他们的心意,给他们赐以名山广泽居住。这些人的子孙,"用糁杂鱼肉,叩槽而号,以祭盘瓠,其俗至今";故世称"赤髀,横裙,盘瓠子孙"。南朝宋人范哗将这个神话略加整理后编入二十四史中的《后汉书·南蛮列传》,被后代著作家奉为圭臬。直到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写《天下郡国利病书》述及闽粤山中的瑶人、畲人时也说,"山中自称狗王后,各画其像,犬首人身,岁时祝祭。" 《搜神记》 在这些神话里,狗被看做人类的祖先。这其实是一种"图腾"崇拜。图腾(totem)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词意为"他的亲族"。原始人类认为,其氏族部落与某种动物有着亲缘或特殊的关系,故把此动物做为氏族的图腾,视之为祖先、庇护者和象征,供奉崇拜,严禁捕食。哲学家费尔巴哈就说过,"人的生命和存在所依靠的东西,对人来说就是神"。 这种图腾信仰世界各地都有,直到现代某些偏远部落和民族中仍存在。设置今天仍在使用的"十二生肖"纪年法可能也与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有关。汉民族的十二生肖里有狗是众所共知的。在其他一些民族中,十二种动物可能有所出入,譬如越南有猫无兔,古印度有狮无虎,甚至古代巴比伦的十二兽有猫、蛇、驴、红鹤、蜣螂与鳄鱼。但"狗"在所有这些不同的排列组合中都有一席之地,个中原因想必也不难理解,家犬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和有力助手,陪伴在人类身边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一万年,总会有若干氏族或部落选择将狗作为本族的图腾。到了部落联盟形成时,人们选择从各个部落的图腾中择其有代表性者作为历法纪年,这样便形成了纪历十二兽。换句话说,今天"十二生肖"中的"狗"仿佛是一根纽带,将现代人类社会与远古祖先们的狗图腾神话,连接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