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天气摄影口诀 1、找个有栏杆的二楼,架上三脚架,用慢快门俯拍楼下人群移动的各色花伞。 2、在大街上,拍雨中仓惶奔逃的人们。 3、拍雨中情侣,一把小雨伞的甜蜜。 4、阴雨可以拍到非常饱和的绿色植物,去森林碰碰运气吧! 5、用慢快门去拍溪流瀑布的绵绵密密。 6、找找在树叶下躲雨的青蛙吧! 7、去荷花池用长镜头拍雨打荷叶。 8、到海边岩岸去拍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9、去港边拍鱼船和乌云满天的画面。 10、到山上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 11、找一滩积水,来拍建筑物的倒影。 12、雨天最适合拍夜景,地是湿的,反映霓虹灯、街灯、车灯,非常美! 13、拍小朋友玩水、踩水的欢乐时光吧! 14、找只狗狗,用快门拍它抖身、甩水的场景。 15、喝杯热茶,窝在温暖的家里找小东西拍微距。 取景:五一假期到成山头旅游,住在附近一海边宾馆,这也是大陆海岸线最东端。早上起来打开窗看到两位妇女正在礁石上捡拾蛤蜊,拿起相机等其中一位站起来时,按下了快门。住远处的三楼,略俯拍。 曝光:相机默认为光圈优先模式,平均测光,早上六点多光比不大。 虚实:对人聚焦,因为是远景,可以看作全实。 构图:主要是感觉一排长满青苔的礁石好看,对角线,人物居中。 后期:在LR中调亮了绿色和礁石暗部,突出红绿对比。 请校长点评。 点评:照片ID不会找的话,就别留言ID了。害得我找了半天。 说片子吧。我想大家看到就觉得,好像没啥毛病,但是也没觉得好。是的,太平淡了。按理说场景不错,人物也挺认真,题材也不错。但是拍摄的离太远,对于表达这个题材来说,要么是大规模劳作,表达一两个人还是需要更强的临场感。那么这个拍摄距离就无遗成为了一个隔阂。 所以我常说,摄影很好学,因为控制取景范围、控制曝光、控制虚实以及构图都是很好学很好学的。但是我也说摄影很难,因为难就难在取景。怎么拍,什么思路,不但需要摄影基础,也需要经验,还需要你对于一个题材的理解。 5分。 清明假期去无锡旅游,在灵山大佛脚下拍摄的这张照片。景区管理很乱,转了半天也没见到一个和尚,真的是个景区,"灵山"、"佛祖"成为了IP。倒是中国特色的不文明行为很多,比如各种"撒币"、攀爬、无秩序。 在大佛脚下,游客争相往香炉扔钢镚儿,借着同行驴友上香的间隙低角度抓拍的这张照片。等了几个扔钱的游客,服装反差不够大、动作不够夸张,最后等到这小伙子是浅色衣服,符合我的逾期,动作表现也有张力。我的遗憾就是当天阳光特别强烈,给同行朋友拍了几张"到此一游照",一会儿阳光下、一会儿树荫儿下的,为了图省事儿都是用的P档,拍这张时忘了切换快门优先了,这张应该放慢些快门速度,把小伙子拍动感一些,钢镚儿的痕迹感更长一些,除了明暗再形成动静的对比。身后是香炉,围着上香的人很多,当时没法扩大取景范围了,虽然紧促是我想要的,但是有点儿切脚了。 第一次用数码机器拍黑白风格,用的Q2直出,28mm。希望校长给点儿提示,数码时代的黑白片应该是个什么效果?是对比反差的那种,还是有中间调的黑白灰,还是模拟出颗粒感、不死黑死白的那种? 感谢! 写的有点儿多,不能发布的内容可任意删减。支持校长对"视觉中国"的态度! PS:对于佛教我很恭敬,但对于景区各种跟风的游客,我想引用两句:"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直心是道场。" 印象里校长对佛教有见地,应该能理解我吧。 点评:我对佛教还真没啥理解。不过这张图你的拍摄思路不错,取景角度也很好。你说到动作的张力,可以说抓住了这个场景拍摄的重点了。要的就是这个张力。虽然你注意到了,但是这个动作还是不够。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背景确实比较乱,人物有重叠,所以不是一眼能看出来在做啥。另一个就是本身动作不够舒展。作者提到了慢门来记录。这个想法非常好,可以记录下动作模糊的感觉。让这个投硬币的动作更加明显。可惜…… 说说曝光。画面的反差挺大,反差大自然是表达一种强烈情感,或者需要极度简化画面。你说的颗粒感其实是表达一些比较老旧主题的话,比较合适。反差小的,自然表达一些朦胧感的主题比较合适。其实后期怎么调节,都是围绕主题的。这个画面中,反差这么强,其实稍微有点过。这样香炉有点太黑了。少了一些必要的细节,对于画面故事的了解造成了一点障碍。 构图方面,你自己说了,切脚了。我就不说啥了。 整体来说思路很好,拍摄角度很好。画面的把握还是少理论支持。简单说一切拍摄手法就是围绕你要表达的主题。说来简单,需要多拍,自己感悟。 5分。我挺喜欢这张的思路。 麻雀新居。 点评:感觉好久没看到王老爷子的照片了。今天看到这个觉得特好,简简单单的画面却很有感觉。 这个建筑本身就比较有意思。取景范围内的部分可以说很工整了。可以说观察力不错。如果这么取景,整个画面其实就是差一个着眼点。 很好,麻雀在此。 比较巧的就是麻雀的位置很好,左右居中,上下三分。简直就是给这张照片准备的。 挑挑毛病的话,就是背景建筑还是拍摄不够正。 作者在笔记发片子好多年了,去北戴河的话,打开微信小程序摄影导航,应该可以看到好多好多作者的作品,大多不错。这张其实与他平时风格不同。打开之后看到作者名我也挺惊讶。 蛮好,仿佛拓宽了戏路。 7分推荐。 取景:西湖断桥夜景。湖中养荷栅栏为前景,延伸至倒影、断桥,远处城市建筑群 曝光:拍夜景,小光圈,三脚架长时间曝光少不了 虚实:小光圈大景深,倒影断桥前后尽量实 构图:对称 后期:lr调色,相机直出画面比较平淡,主要提升各个颜色饱和度与明度,还原五彩斑斓的景色,增加对比度,提升画面通透性,进一步增加蓝色调,营造静谧氛围。 杭州西湖是一个好地方,晚上远处城市灯光倒影在湖面、在断桥前,风吹在脸上非常惬意,简直美如画,令人非常难以忘怀!有机会还想再去! 点评:西湖是挺好的。但是说真的,从这张照片来看…… 杭州旅游局给我投广告费吧。不然我天天点评这作者的。 西湖并不大,转一圈用不了一天。在这里拍摄找机位找取景是最重要的。目前来看这个机位真的不好。 这里我觉得要这么考虑。养荷栅栏为前景简直就是莫名奇妙的想法,这个栅栏很好看么?所以能躲开就要躲开。断桥是画面中最重要的一环,围绕断桥建立起你拍摄的建筑群。断桥一个古建筑平面,背景一个现代建筑平面。前景是水面倒影的平面。 拍摄时间别这么晚。天上蓝调更好。然后千万别曝光像你这样黑乎乎的。 能上慢门上慢门,水面柔化好歹让我觉得你在营造唯美画面。 地方不错,别这么糟蹋。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