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商市什么意思古代商市有哪些功劳


  "商市"一词最早出自《韩非子·难二》,其中写道:"利商市关梁之行,能以所有致所无"。商市意思不难理解,就是买卖物品的地方,这样一个场所也是从古流传至今,没有发生过太大改变。其实研究一个朝代的商市就能从中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可以说商市是城镇最早的雏形,而且还给人们带来了和平。关于商市的功劳可能很多人并没有细想过这个问题,那今天借此机会,就让我们了解下商市的历史吧。
  1、何为"商"?
  从字面了解来看,《汉书》解释的甚为通透,即"作巧成器为工,通财鬻货曰商"。《白虎通义》更进一步解释曰:"商之为言章者,章其远近,度其有亡,通四方之物,故谓之商也。"也就是说"商"作为字就是"章"的意思,明了其远近,揣度其有无,沟通四方物资,故而叫"商"。
  最初的商人是谁,恐怕我们已经无法考证,但以商品交换来看,远在尧舜时期便有了专门进行的商业行为,但大部分都是由部落领袖掌握的。如《淮南子》记载:"尧之治天下也……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工易所掘。"再如《尚书》记载"舜贩于顿丘,就时负夏。"又如舜"散其邑粟与财物,以市虎豹之皮",等等,这些记载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的商品交换情况,更反映了当时还是以物物交换为主。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不顾"关梁之难,盗贼之危",奔走四方,经营商业,甚至开始脱离了"以其所有,易其所无"的物物交换阶段,专门居间行商,获利谋生,涌现出一大批有名的商人,如春秋末期的范蠡、子贡,战国时期的吕不韦、白圭、巴青等。
  商人真正成为一种职业是在汉代。汉朝统一后"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使得各地自由往来,商业活动更加频繁,商业活动范围也更加广泛。为方便管理,汉朝政府在各大城市设立"市廛(chán)",俗称为"市",自此商人成为一个职业,甚至一个阶级,真正诞生出来。
  2、何为"市"?
  所谓"市",即市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男耕女织,皆有富余,于是交易就出现了,《易经·系辞》解释得很清楚:
  庖牺氏没,神农氏作,列廛于国,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所需。
  这就是"市"之起源。
  最原始所谓的"市",与后世所说之"市"有着大不同。所谓"古人未有市,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于井边售卖,故曰市井"。以此推断,当时货物交换地应该是田野上进行的,故而不能真正称为"市"。
  到了汉代,才有了专门供商业活动的"市",但在初期仍然与"城"有着区别,"城"是住所,"市"是交易场所,到了后期,虽然"市"设在城内,但仍然被政府筑起围墙,与住宅隔离,方便管理。
  以汉朝的长安城为例,城内外有东西九市,城内圈起来的"市"被称之为"阛",其中除了商店摊贩外,还住着专门做买卖的商贾,整个部分由市吏管理,对各商人实行登记,注明"市籍",这套管理制度,从汉朝经魏晋南北朝,一直到隋唐都被沿用。
  然而再严格的市场管制也阻挡不了商品经济本身发展的冲力,六朝时期,宫廷皇城固然还是被分割开来的,可是坊间与市廛已全非泾渭分明。大唐盛世,外来商贾云集,民坊、市廛界限更加模糊,至唐朝中晚期,已不只是"日中而市",夜市也出现在长安城中。六朝时期出现的"草市"较唐时更加活跃,最终因"草市"聚拢人口,发展成一个个新生的民坊和市廛混合在一起的商业小城镇。
  到了宋朝,"市"完全冲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东京梦华录》形容当时市场的繁荣景象:"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这样的景象与后世几乎无异,虽然明清对市场的控制有所加强,但在一些大城市如南京、苏州、扬州等地,市场还是如同宋朝一样,不避时间不避地点,任由商业行为的发展。
  3、商市之功贯穿于整个历史
  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商业自从汉朝立市以来,便很快从贩夫走卒成为立国大计。
  早在汉武帝时期,随着北击匈奴的脚步,商人们也开始拓展商路,他们用驼队将中国的丝绸带往西域贩卖,开辟出一条人类前所未有的商路,为了稳定这条商路,汉朝政府甚至沿路设置驿站来为商贾们提供服务,最终西域七十二国向大汉臣服,与其像传统说其是仰慕中原文化所致,不如说这份开疆拓地之功,商贾手段才是真正利器。
  除了对外贸易以外,汉朝内部的市场商业行为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有城之市、夜市、草市,还有互市,可以说汉代以商业拓地,各朝沿用以商业定边,"商市"在这里,成了王朝靖边宁边的法宝,这是有史实可查的。汉朝应劭《鲜卑胡市议》中提到:"以为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庐落之居,又其天性,贪而无信。"言下之意是说胡人犯边,实为生计,道德教化对其无意义,所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唯至互市,乃来靡服。"
  互市始于汉朝,中唐以后,不唯北疆,西南更有"茶马互市",东南则海运大盛,出现了泉州、交州、广州等重要商港。宋、辽、金、元更曾在边疆设"榷场"互市,海外通商更加重要。明朝一边修筑长城,设"九边",一边与边族修好。到了清代,西北少数民族及俄国贸易,专门有设置的理藩院和当地将军、大臣及各旗札萨克管理稽查,内地商人有理藩院票或当地监管衙门的执照,皆可前往贸易,这种方法其实还是利用商贾实行的一种宁边政策。
  但是互市一途,真的就这么轻松惬意就能开疆拓土,真的就这么容易宁边靖边吗?其实远不是此番写来得这般顺畅。
  以明朝为例
  中国的统一,向来是北方统一南方。三国由晋统一,南北朝由隋统一,五代十国由宋统一,宋金对峙由元统一,这种现象一直到了明朝才有所改变。1368年,朱元璋的大军将元帝逐出北京城,元朝灭亡,明朝统一中原,实现了有史以来首次南方统一北方的壮举,辉煌一时的蒙古政权败退至漠北,虽然蒙古人退出中原,但与明朝各种各样的对峙和争斗却从未停止。
  明宪宗成化年间,东部蒙古势力再次兴起,达延汗完成了对蒙古三大部落的统一,然后和平分封了诸子的势力范围,这就是后世蒙古各部分立的起源。本来"互市"对明、蒙双方皆有好处,实施得也一度很顺畅,但在达延汗后期,随着蒙古各部南下劫掠,明朝中止与蒙古的商业活动,并设"九边"重镇对抗蒙古入侵,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
  嘉靖二十二年(1522年),这种剑拔弩张的情况在蒙古首先发生了转变。达延汗死后,其第三子俺答汗势力日盛,成为蒙古各部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俺答汗是"互市"最坚定的支持者,自1541年到1547年间,先后向明王朝派遣使者几十次,表示愿意臣服明廷,承诺每年进贡,只求在长城关口恢复"互市"。当时整个河套地区都是俺答汗的势力范围,蒙古兵东压宣大,南控榆林、固原,西则虎视宁夏,以此形势之优而愿行臣服之礼,足见其诚意。但嘉靖帝却以"寇情多诈"的理由拒绝了俺答汗的"互市"要求。
  于是打了和,和了再打,直到隆庆四年(1570年),戏剧性的变化出现了。俺答汗的一个孙子因家庭纠纷跑到大同投靠了明朝,这个机会被当时的宣大总督王崇古抓住了,他奏请朝廷"封俺答,定朝贡,通互市",这个主张得到了当时的内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张四维的支持,于是一切水到渠成。
  隆庆五年(1571年)三月二十八日,隆庆帝下诏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其子弟各有封赏,并从宣府到甘肃向蒙古开放十一处马市,商市宁边的功效再次体现出来。与蒙古接壤的几千里边境很快出现了一派安定、祥和、繁荣的景象。史书中对此评价曰:"朝廷无此后顾之忧,戎马无南牧之儆,边氓无杀戮之残,师旅无调遣之劳。"明蒙边境数十年相安无事。
  清朝又是另一番光景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清雍正五年(1728年)中俄又签订了《恰克图条约》,这两个条约,开启了中俄间的国际贸易。与1840年之后签订的条约不同,中俄间这两个条约是通过谈判而签订的对等条约,通过这两个条约的缔结,清朝以商市安定了疆土,消除了外患,为北方赢得了长达两个世纪的安定的国际环境。而俄国看重的则是"准其贸易互市",条约签订之后,俄国以国家垄断之力,展开了对华贸易,两个世纪中俄国把持了中国商品在西方的销售,获得了巨大的商业利润和国家税收。
  这一现象,成为那个时代最著名的国际经济事件,就连马克思都专门著文论述。不言而喻,俄国从对华贸易中得到的是国库的充实、国力军力的增强,为其跻身于列强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这桩长达两百年的贸易中,俄国是作为国家级的大事来对待与处理的,就拿俄方"市圈"的规划建造者来说,就是参与《恰克图条约》的俄国全权大使瓦萨伯爵。而在清朝统治者看来,这只是政治行为的衍生产品,更多的是出于"安外靖边"的目的而给予俄国的"恩赐",所以官方的所作所为,就是防范俄国来华商队"窥探枢机",故而两百年间,能将出口俄国的商品贩卖到恰克图的,全部是清一色的"晋商"。
  有商人的地方就能成城镇,晋商靠着他们的勤劳实干,伐木建铺,连绵不绝,自名为"买卖城",与毗邻的俄国"市圈"仅以木栏相隔,宛若一城,其间"百商云集,万货云囤,市肆喧闹,居然都会也"。这一地方本为内陆腹地,荒僻无比,但因有了商市,就有了自己的机缘,成为远东最繁华的商业都会之一,全球最繁忙的外贸口岸之一。
  当然,因商市繁荣起来的不仅仅是恰克图此一地,晋商行经处,城镇鹊起。张家口、归化城、哈密、库伦、乌里雅苏台、伊犁、多伦诺尔、叶尔羌、阿克苏等地,无一不是因商市而兴起的重镇。
  结语
  尽管历代王朝对待"商市"的态度不一而论,但自汉朝以来将"商市"作为一种手段来安抚便民、消除外患从未真正变过。但客观来看,"商市"之功并非全然就是安边抚民,更多的表现的是对城镇化的推进,还有民族融合的促进。所以,"无商不活、无市不兴",从这个角度来看,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何尝又不是一部商业史?
网站目录投稿:青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