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收藏,乱世黄金 在十年前后的收藏市场上,收藏品的价值曾一直水涨船高。 央视的民间鉴宝、寻宝活动更是大火。在拍卖行资本是金融的推动下,一些大师级艺术作品,可遇不可求,在社会的关注下,收藏界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局面。 在国外,欧美的一些不良居心的拍卖行,利用中国人的民族情结,将掳走的圆明园文物摆在中国人的面前,屡屡被高价成交,几次三番的伤害着中同胞盼望国宝回流的心,也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的神经。 王书平 中国的传统书画 最能体现中国人的性格 如果说让曾经的中国蜚声中外的是丝绸,茶叶和瓷器,那么想了解中国人,最能代表中国人品格的,我想也就是中国的传统书画了。 在中国,书画不分家。书法的苍劲或隽秀,笔锋中暗藏着中华民族的性格。而绘画中,特别是国画中写意的山水田园画里,寥寥几笔,简单勾出轮廓,仅仅几分钟里一幅大写意的山水就会被呈现。 里面寄托着文人们寄情的山水,开阔的胸襟,体现了国人的精神家园,有对诗与远方的向往,有对安逸,乡村田园生活的追求,还有对大自然的崇敬与热爱。 国画中有山水田园,花鸟虫鱼,还有人物肖像。每个画派都诞生了一系列的大师级人物,他们从不同的侧面代表着中国的思想追求,兴趣爱好和精神面貌。 王书平 已形成各自品牌效应的国画,迎来挑战者 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黄胄的驴,李苦禅的鹰。都是大家公认的,已成为其独有的品牌,深深地烙印在书画界的印象里。但是现在作为美协副主席的王书平先生也以画鹰见长,并且自称画鹰的艺术水平已经超过李苦禅。 这难道是对自己书画艺术的自信吗? 王书平,国家一级美术师,1955年生于山东,擅长写意花鸟和山水画,师从在书画家孙其峰。获奖无数,头衔颇众。 其三岁剪纸四岁画鸡,十八岁改画鹰,多次参加国家画展,作品曾被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 其作品也大多成交于2011年左右,其一系列的鹰的作品,屡屡卖出高价,动辄三五百万,其作品《英风万里》成交价格更是达到2352万,作品的均价达250万以上。 鹰作为一种猛禽,总以上帝视角翱翔在祖国的大好河山,见证着大川东去,峡谷畅流,宛若王者身份俯视大地,守护着自己的江山。 正因如此,人们对鹰充满着崇敬甚至膜拜,认为它是上天的使者,监护者地上的一切,自然也成为了画家笔下不可或缺的题材。 李苦禅及其笔下的鹰 李苦禅,原名李英杰也是山东人,自幼贫寒受传统文化熏陶,走上艺术道路,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擅长花鸟和鹰。 1922年考入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夜晚靠拉人力车维持生计,同学见他如此困苦故送他"苦禅"二字。 苦,乃现实生活的苦楚,是佛门的第四谛。 禅,乃修禅,在困苦的生活里不断地修道追求,希望早日修得禅机。也有其擅长大写意画,里面暗藏"禅意",于是被李苦禅欣然接受。 李苦禅笔下的鹰,多立于悬崖巨石,或伴着些许的松岗。大写意的意境中,仰头读画的人看到那只鹰,宛若看到的就是自己,立于千仞岗,内心沉静,胸前也许是一马平川,有种一览无余的拥有般快感。 也许是下面千军万马,在等待你去指挥一场壮烈的厮杀,而你壁立于千仞岗,沉着冷静,等待着时局。 再仔细地去端详,鹰身墨色厚重,层次分明,体型雄壮健硕,羽丰翼满,处于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或迎着北风呼啸而过,疾风吹动了几小撮脖翼处的羽毛,似英雄被吹乱的头发而更显鹰姿。 李苦禅的鹰 鹰爪苍劲有力,如握锋利的弯刀,只要看到鹰爪立于岩石上,就会让你有种抓的牢牢的安全感。腿部的粗壮隐藏在厚实的腿羽下,腹羽与腿羽一笔划下连成一片,虚实的结合,简单洒脱而利落,更凸显了鹰的干练,从利爪看去,就能想到腿部的力量厚壮,很值得人们去想象。 鹰的喙部都是粗壮有力,尖锐而坚硬,弯曲如钩状,大有张开就可以生吞猎物的气势。 都说豹的速度,鹰的眼睛。说的是豹的迅猛,然鹰的眼睛更是犀利、机警的。李苦禅笔下的鹰,凝立山巅,枉然不动,那凌厉的目光透过重重云霾,俯瞰着苍茫大地山河,或临崖回望,目光如炬,不怒自威,气压群雄。 李苦禅的鹰,根据他笔随心动,意向深远的意象,与鹰对视,有种直面内心的心灵感受。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中也有读画人的每个自己。 李苦禅的鹰 王书平笔下的鹰 王书平笔下的鹰,多为动态,运动型。或大展老翅,搏击长空,或抖膀,或空中猛回头。 《大展宏图》成交价格是352万。作品中一只抖着肩膀的鹰,振着双翅,踏着李可染风格的《江山一片红》的山水画,鹰姿将要纵身一跃,腾向空中《大张宏图》的感觉。 《海韵》中的鹰展开双臂底部盘旋于深蓝色的大海上,《鹏程万里》、《腾飞》《一览众山小》里的鹰,翱翔在各色的山川,俯瞰着大地。 大有自上而下上帝视角般的疾弛或盘旋的快感,翱翔山川大海,天地间的豪迈。气势冲发,渗透着一根力量感。有种大气滂沱,意境开阔的的长焦慢镜头的镜像感。 王书平的鹰 然仔细端详,其笔下的鹰缺乏精气神,少了鹰的英气和霸气,没有鹰的桀骜不驯。成交价格比较好的作品里,也大都翱翔于天地间的飞翔之鹰。而那些是立于崖柏上的鹰,却多了几份其画鸡的成分,呆若木鸡,鹰爪宛若鸡爪,完全没有李苦禅大师的那般鹰的王者气势。 即使是空中翱翔的鹰,网友也是多些非议。 鹰的眼睛,浑浊无光,无精打采的样子,使得整个形象宛若一幅病态的鹰。仔细翻阅的每一幅画,发现其画的鹰的嘴巴大部分是张开的,即使是飞翔的鹰也好多是张开双喙,露出红色的鹰舌。 而其画的鹰,鹰的喙部像极了鹦鹉,下喙的部分落笔位置也是很不自然,让人觉得极不协调,大有下喙直接插入胸部的构图,致使头部的构图很不协调。 翻来覆去的欣赏着其成交的几幅作品,成交价格在三五百万的,在飞翔和展翅的雄鹰中,其飞翔的姿态,翅膀的位置,动作协调上也是让人觉得别扭。 与其说是飞翔中的雄鹰,还不如说是放出去的风筝,缺乏灵动,没有生机,完全定格在画面上,唯一让人觉得是一只鹰在飞翔的是天空下的群山和大海,才烘托出鹰在翱翔的感觉。但鹰终归只不过是一只放出去的风筝。 在王书平的《雄风图》中,似一只喙如鹦鹉,腿如公鸡的大喜鹊,好奇的扭着头,如鹦鹉般傻傻的瞅着,带着几分雀儿的欢愉,这难道不是一幅鹊儿般的《喜上眉梢》? 王书平笔下的鹰 同样是山东人,同样是画鹰,画鹰的境界不同,却为何后来者卖出高价呢? 李苦禅的鹰系列作品,大都在2年前的成交价格200万至400万不等,其中的《雄鹰图》卖到902.54万。这些成交价格已经是在2年前,此时已经是在收藏热过去大半的情况下。 真正的艺术家 想遇到识货的人,而你遇到的只是出价的人。 其1973年创作的《群英图》5只鹰,在9年前年秋拍中拍出1322.5万。而在同年2011年的11月5号,王书评的作品《英风万里》九只鹰成交价格是2352万。 于是乎出现了王书平的绘画水平超过李苦禅的说法。难道真的是这样子吗? 08年国际金融危机,波及世界经济,中国经济上涨的势头遭受打击。为了促进经济增长,10年国家开闸放水出台4万亿计划。 此时中国房地产早已全面开花,这四万亿放水,让大河流水小河满,房价如火如荼,投资跟着水涨船高,炒房团全国扫货。 经济上一片大好的,社会上的热钱也越来越疯狂,加之前些年各种鉴宝活动盛行,逐渐的炒热了收藏品。 国家的放水,使得社会上热钱增多,于是乎纷纷进入收藏领域,正所谓"盛世收藏,乱世黄金"。拍卖公司,收藏家,古董鉴赏家等等各种台前幕后的活动,让收藏成为了当时最热的话题。于是在2011年书画成交价格处于高点就自然而然的事情。 王书平的鹰 李苦禅大师的画风骨健朗,带着中国书画的文人气,画如其人 也正像其所说:人先有人格,然后才有画格,人品无格,则画品无方。 当年师傅齐白石老先生看到徒弟李苦禅的《清供图》后给徒弟题字:李超过我了。这也足以说明,李苦禅大师的绘画水平之高。 而王书平先生的画却很有时代的商业性巧合。其成交的几幅均是鹰击长空,俯瞰大地的作品,这在2011年资本横流的时刻,土豪们腰包鼓了财富大增,怎能不快意人生?面对美协副主席的画,自然是极尽的追捧。 而王书平的这些翱翔山川大海,天地间的豪迈的作品,却正好赢得了这部分商人的需求。也许土豪们觉得那只鹰就本该属于自己,也许自己就是那只鹰。为了激励自己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怎能不"慷慨解囊"。 李苦禅的鹰 李苦禅告诫儿子:干艺术是苦事,喜欢养尊处优不行。李苦禅的苦,增加了其作品的厚重和艺术成就; 而王书平的生平则是一路顺畅,一路高歌,恰逢其时的卖个高价,其实幸运的。但观其作品更觉得是对野外的鹰进行拍片采风,拍回来后的临摹,无非是画面的底稿用山水予以衬托。 齐白石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但当今在经济社会,傲骨几乎早已荡然无存,没了傲骨,少了笑容,多了傲气罢了。如果仅凭价格就能证明绘画的艺术水平,那么我想这也未免太荒唐?这绝不是一个绘画大师所为。 我也相信王书平先生也不会这么鲁莽,说出这么出格的话?如果真有,那么极有可能是副主席手下人谄媚的恭维,或者他自己带领的那群农民画家的侃侃之谈。否则作为艺术家,怎能不知学无止境的道理? 据说成年老鹰活到四十岁后,爪子老化很难抓住猎物,喙又长又弯,羽毛也会过于浓密厚重,飞翔十分吃力。 为了活下去。鹰要不断地去打磨自己的喙,让老喙脱落长出新的喙;然后把老化的指甲一点点的扒掉,最后将羽毛一根根扒掉。等新的喙,锋利的爪子,轻盈的羽毛长出来后,它就能再次翱翔天际,获得三十年寿命。 鹰尚如此,人何以堪。在艺术生命的追求上,还有什么可以自满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