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如何办好东阳中学的刍见在东中


  我不是东中的校友,但在1982年寒假的时候,宣传部曾经要将我调到东中,那时教师的调动归宣传部管。我因为在二中待惯了,不愿意到陌生的学校,因此拒绝了。这样说来,和东中有缘无分,或者说有份无缘。但我们这个宗族,确是和东中存在相当紧密的联系,东中创立的倡导者、时任东阳城区教育自治会会长的吴允让是我们族里的头面人物,抗战胜利后,我们的大宗祠——吴祠堂曾经是东阳中学的校舍。
  东中是东阳教育的旗帜、标尺、窗口和品牌。一直受到社会关注,这是必然的。继续办好东中,提升它的品位,使之成为国内一流名校,既是东阳教育的需要,也是东阳人民的需要。我在2012年东中建校一百周年之际,曾给徐建华书记写了一封信,提出办好东中的四点建议。
  一、东中应提升学校的人文品位。
  二、东中应着眼于自己培养优秀教师。
  三、东中应成为东阳教育教学改革的榜样。
  四、东中应成为实行教育公平的垂范者。
  目前形势下,如何办好东中,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练好内功。
  首先是继承和弘扬东中的优良传统和校风。传统和校风既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它当然存在于课堂之上,但更多的存在于寝室中、厕所里、操场上,课堂之外的言谈举止、文化氛围最能影响学生的成长。
  其次是摒弃掐尖教育。现在有个怪现象,以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数来衡量东中。这甚至影响到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有这么一句:"推动东阳中学优质特色发展,着力解决尖子生培养能力不足问题。"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时代,眼睛却盯着为数寥寥的尖子生,实在是匪夷所思。清华、北大合起来每年在浙江招生只有300多人,平均到每个县市,只有三四人,为了不到两位数的那几个人去"着力",于情于理都讲不过去。而且清、北两校,是留学英美的预备学校,多数人黄鹤一去不复返,为资本主义打工。另外,我们都知道有个"第10名现象",最有出息的学生是班内第10名左右的学生,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去掐前几名的"尖"呢?我在二中30年,其间二中考上清华的有2人,考上北大的有10多人,我也教到过其中的几位,据我了解,清北两校出来的校友尚无资格进入著名校友的行列。细数一下,东中有几个知名校友是毕业于这两所学校的?2009年所编东中校史所列14位东中著名校友,只有王伏雄和李正武毕业于清华大学,北大毕业的没有,其余86%都不是毕业于清北两校。
  东中应该走自己的路,不能被社会舆论和不良的评价标准绑架。何况,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并不关注东中有几人上了清华北大,即使关注了,也仅仅作为闲谈的话题而已,不会放在心上。
  再次,办好东中,要着眼于"人"。这人,无非是校长、教师和学生。这是老话题,名校离不开名校长、名教师和优质的生源。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其教育思想、人格魅力和管理水平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发展。可以这样说,看一所学校的品位、档次、风格和内涵,观察它的校长就可以了。东中的校长应该是教育家和思想家,而不是人民公社化时期的生产队长。新中国成立将近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东中的校长能够光荣地离开这个职位的不多。
  在我了解和接触过的校长中,杜新阳校长是非常优秀和称职的校长,他的道德操守、人文情怀和管理能力,应该是出类拔萃的。这不是恭维之语,而是我出自内心的评价。相信在杜校长的带领下,东中必然会新开新的光辉的篇章。
  何谓名师?真正的名师,和职位、职称、荣誉、头衔等并无必然联系,真正的名师植根于他的人格魅力和学识才华,只存在于他的著述、社会声望、学生口碑和人们的记忆中。简言之,就是社会公认、同行佩服、学生敬仰,离开后或百年后后人怀念,如叶光球。
  我们希望东中的校长和教师具有名师风范,望之可敬,即之可亲,气度雍容,谦和儒雅。希望东中出现较多的学者、宿儒、大家和大师。希望东中出现沈家楷那样文理兼通、关注地方人文的接地气的名师。
  关于生源,东阳有84万人口,生源基础相对于浙江大部分县市,还是不错的。罗森培尔期待效应告诉我们,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我们的期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的未来。现在的教育往往玩弄新概念新名词,时不时冒出新口号。我特别反感似是而非的绝对化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样的口号。教育的目标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德才兼备、品学兼优,正直、爱国、有为是最基本的培养目标。学校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让学生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不断完善和提高,而学校教育教学的所有过程都在潜移默化着学生,对学生人格的完善和以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最后祝愿东中回顾、总结、继承、发扬东中百年办学形成的优良传统、优良校风和学风,远离浮躁,脚踏实地,为教育之乡书写新的篇章。
  2018.5.8
网站目录投稿:尔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