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忍辱负重的功夫让史家称赞,《三国志》作者陈寿比之为勾践。但他也有大怒之下不能忍受的时候。如果这是关系到国家大事,就会造成失误,有的甚至是无法弥补的。 在立嗣问题上就是这样。 他听说太子对他不孝,就有废其位之意,但并没有下定决心。鲁王与太子争位,大臣分为两党,他怕死后国家会因此分裂,想妥善处理,一时又没有妥当的办法。 正当孙权沉吟未决之时,拥立太子派不断上奏力争。孙权处理了一、二人,或下狱诛,或流放远州。 正当他把太子软禁起来,准备作进一步处理之时,拥立太子的大臣率诸将吏用泥涂在自己的头上,自己把自己绑起来,连日到孙权这里请愿,要太子出来。孙权看到这种情景,十分厌恶,命令他们不要无事生非。他们不听,仍然固谏不止。同时还有其他的人继续上书请愿。 于是孙权大怒,把这一派大臣诛杀流放了十多人,废去太子位;同时赐鲁王死,又杀了鲁王同党多人。 在孙权看来,这些请愿的人是在向他示威,是逼迫他放弃废太子位的决定;而他是一国之君,这样的事应该是他说了算;这些人的行为是对他君权的极大侮辱。 如果他能够冷静下来,待怒气过去之后,再仔细考虑作出决定,也许不会把事情处理成这个样子。 孙权认为那些大臣是在向他示威,是在侮辱他的君权,而大臣们自己却觉得是一片忠心,是为了孙权好,上奏中举了晋献公杀申生,立奚齐,造成晋国大乱的例子,也是担心废太子会造成吴国内乱。无论如何,为了废立太子问题,杀了这么多的人,总是不应该的。 处高位、掌大权者在情绪冲动、大发怒气之时作决断,是从政的一大忌,几乎没有不造成失误的。而这样的情况又很容易发生。因为大权在握,似乎想怎么干就可以怎么干,好象不受什么约束。实际上最后受损的还是决策者自己。 据说清朝禁烟名臣林则徐给自己的座右铭就是两个字:"制怒"。看来他也认为易怒是不好的性格,控制发怒是十分必要的。 因受到屈辱而生气和发怒,这是一个人正常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在小事和无关大局的事情上率性而为,发发脾气也无不可。但在大事上就得对自己的情绪有所控制,小不忍则乱大事;"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一个人修养功夫的重要方面。 像孙权这样很能忍辱负重的人,尚且不能在每临大事时完全控制自己的怒气,更何况一般人等。可见制怒之不易。 怒者,使心为奴也;忍者,以心为刀也。以忍制怒,尤如以刀破除奴役我们心情的敌人,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