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华为的危机意识谈任正非的洞察能力和成就追求


  前一阵票房大火的电影《哪吒》,有一句台词燃爆朋友圈:"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才算。"
  面对世界头号强国的极限施压,华为的处境与天劫咒下的哪吒何其相似。
  作为一家企业,华为历大劫而不倒,反而愈战愈勇,成为一道奇妙的风景线。在压顶的泰山面前,华为依然"我自己说了才算",其中有何奥秘?
  本文中,常识君邀请到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资深人才识别与发展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专家陈为老师,为你分享他的洞见。以下,Enjoy:
  作者:陈为
  来源:管理的常识(ID:Guanlidechangshi)
  坦率地讲,华为能够在极其严峻的挑战面前屹立不倒,与贯穿公司发展过程的危机意识有密切的关系。
  任正非曾经花费大量精力的一项工作,就是高分贝地向管理团队,向全体员工灌输危机意识。越是公司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就越强调要准备迎接危机。
  "华为的冬天"是为公众熟知的,任正非论述危机意识的文章。但是任正非不是在IT危机爆发后才意识到这个问题,而是从公司发展早期开始,不间断强调的观念。正如他在文中所写:
  "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
  时刻准备迎接危机,代表了不安于现状,追求改进,追求超越,追求在持续进步中保持不败的临战心态。赶在危机之前行动,才不会出现"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每个人都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的被动局面,才能在危机降临的时候依然保持一份从容。
  华为的危机意识,并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有着厚实的内涵。
  01、以企业的生死存亡,作为引导经营活动的首要目标
  首先,在导向层面,受危机意识主导的华为,以企业的生死存亡,而不是赚钱盈利,作为引导经营活动的首要目标。
  通常人们会认为,市场条件下的企业总是以赚钱逐利为优先关注目标,华为的做法显然与众不同。由于高度关注生死存亡的问题,华为的主要业务决策,表现出受急迫的生存压力驱动的特征。
  例如,华为的客户服务业界闻名,欧洲的一些客户在谈到为什么选择华为时,认为是华为让它们真正有了做客户的体验。但是曾几何时,相对与销售和研发部门,华为的客服更像一个受气的小媳妇,各方面的资源不足,地位不高,无法吸引人才,士气也受到影响。
  在一次访谈中,任正非专门把客服问题作为一个讨论的主题,分享了他的认识和行动。他特别强调,服务力量软弱,就会拖累销售,妨碍研发,这样的企业结构是畸形的,无法在市场生存,他非常担忧华为会因此而失败。
  迫切的危机感促使他迅速采取强力手段扭转局面,他不顾其它部门的抵制,坚持以超常的薪酬待遇,把优质人才向服务部门引流,并努力改变企业内部对服务部门的认知。出色的客户服务对华为在世界范围内的拓展,功不可没。
  02、任正非的洞察能力和成就追求
  其次,任正非出色的洞察能力和强烈的成就追求相结合,使得华为的危机意识既有坚实的认识基础,同时体现出强烈的行动色彩。
  具备出色的洞察能力,就能够超越眼前的表相,向远处向深处探索,向事物的终极状态探索,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
  任正非的危机意识,源于对事物的终极状态,往往是非死即生的认识。面对死亡与生存的必然选择,出色的洞察能力,使他既透过迷雾感受到光明,也清楚的意识到前行路上的潜在威胁。
  强烈的成就追求,激发出渴望卓越渴望成功的热情,推动任正非对潜在威胁的关注超越认识的层面,直接面对存在的问题,不抱任何的侥幸心理,不断地把对危险的认识转化为有力的自救行动,将危险消灭在萌芽之前。
  在华为,伴随对生存威胁的认识,是各种自救求生的强力行动。
  03、受危机意识主导的行动
  另外,在高度激发的求生欲望主导下的行动,会表现出远远超越常态的努力水平。
  华为受危机意识主导的行动,同样体现出这种效果。由于把生死存亡放在第一位,凡事皆性命攸关,华为的做法往往显得格外的与众不同,反差强烈,势大力沉,更具有震撼力,自然结果也更加扎实。
  华为以巨额投入与IBM合作,建立完善企业的管控体系,当时在国内就引起众人的惊讶。对华为巨额的研发投入,同样是惊讶多过赞叹。
  任正非的很多举措引发轰动效应,就是因为他从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出发,黑白分明,行动决绝,例如他保护讲真话的员工的做法,还有对待空话废话的名校毕业生的做法,等等。
  海思总裁何庭波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用华为的真实表现,很好的诠释了危机意识与从容应对极限施压的关系。这封信公开后,人们更多是赞叹"备胎"计划所体现的战略预判能力,不过她在信中还透露出更重要的信息:
  "多年前,还是云淡风轻的季节,公司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
  当时读到"极限生存的假设"这几个字,感到极为震撼,因为道出了华为在危机意识主导下的管理本质。
  所谓危机意识,就是在危机依然遥远的时候,积极努力的准备迎接危机。"极限生存的假设",说明华为决策层把生死存亡作为指导经营活动的首要关注目标,虽然身处云淡风轻的季节,却不去纵情享受生活的馈赠,而是全力为出现最坏的局面做准备。
  华为开发鸿蒙系统和自主研发芯片已经为公众知晓,采取这样的行动,不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那么简单,那是赚钱逐利的思维。
  结合目前的局势,公众很容易明白,华为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把命根子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是极限生存的需要,是把企业的生死存亡放在第一位的必然结果。
  事实说明,正是这些在危机意识主导下,对极端情形进行战略预判的超前行动,给了华为从容应对极限施压的底气。
  正如何庭波信中所言,他们是在"为公司的生存打造‘备胎’"。
  由于投入巨大却长期不能为公司盈利做贡献,而且产品能否被公司采用也是未知,因为担心极限生存的假设"永远不会发生",何庭波曾经感到压力很大。任正非的反应是不要有压力,专心做好芯片,因为他优先关注的,不是盈利,而是生存。
  相比十多年前,目前华为针对危机意识的口头宣示少了,但是这种转变不代表华为降低了对生死存亡问题的关注。何庭波信中透露的信息,表明华为的关注已经融入到日常的经营意识中。
  需要指出的是,华为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能够从容应对,并不只是几个神来之笔的英明决策的结果,而是长期以企业的生死存亡为首要关注目标,不断发掘潜在的威胁,不断增强自身防护能力的结果。
  华为历史上的一个非常戏剧性的事件,是曾经差一点被摩托罗拉收购。收购失败后,华为的少壮派决定不再寻求收购,坚持要自己做企业。对此,任正非说过一句话:那样的话,早晚有一天要与美国在山顶相遇。
  回首看,以"备胎计划"为代表的卧薪尝胆般的行动,正是基于对发展走势的判断,很早就在准备迎接巅峰对决的时刻。
  华为以超常的努力进行准备,也与能够认清对手的本质分不开。
  任正非在1998年的访谈中就明确表示,"美国这个国家是不讲道理的,你不能寄予太大的希望,幻想。"何庭波信中说,"以为假设永远不会发生",反映了对美国依然抱有幻想。
  不过任正非的认识很明确,不能够抱幻想,不可以侥幸。就如毛泽东所言,"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用行动把一切可能的危险,消灭在萌芽中,确保巅峰对决之后,华为依然笑傲江湖。事实证明,任正非的判断是正确的。
  市场经济中,不赚钱的企业肯定活不下去。只知道赚钱,"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企业则未必活得健康活得长久。时刻把生死问题挂在心头,就会看的长远看的深刻,行动也更加扎实。
  华为以生死存亡作为首要关注目标,把企业生存的根基打的极为扎实,能够极限生存。而且虽然华为不把赚钱作为首要关注目标,对生存的强力追求却赋予华为扎实的盈利能力,把生存的命门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想不赚钱都难,不能够盈利的生存能力是不可想象的。现实就是华为的赚钱能力特别强,特别扎实,特别持久。
  04、小 结
  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任他人摆布,这样的前景令人心向神往。但是在口号的背后,必须有一系列的行动,才能将雄心转化为现实。
  影片中,哪吒有天赐的神力和灵慧,现实中,只有以超越常人的勇气和努力把口号落实到行动上,才能将命门掌握在自己手里。
  华为的经历说明,以成就追求为主导,优先关注生死存亡的问题,有认识,有行动,而且是以救命的紧迫心态强力行动,就能够在极限生存的条件下,依然"我自己说了才算"。
网站目录投稿:忆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