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让农村学生畅游在课外阅读中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然而,在农村小学生中,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条件等影响,很多学生都不喜欢课外阅读,也没有阅读的条件,甚至有的家长并不支持孩子看课本以外的书籍,认为课本以外的书籍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所以让农村的孩子爱上课外阅读成为一名农村语文教师非常棘手的事。如何让低年级小学生爱上阅读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有了一些心得和大家分享。
  一、教学中扎实进行识字教学,从而减少阅读中的障碍
  农村学生尤其是小学低段的孩子识字少便是他们阅读的一大障碍。因此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便扎实开展识字写字教学。课前我会查阅资料,如说文解字等,让汉字一个个在孩子们头脑里活起来,引导学生自作生字卡片,教师自己也准备好生字卡片以便巩固识记生字。教学中交给学生识字方法。课后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每天在小黑板上写一首诗或一个小故事鼓励学生课间互帮互助读一读,在第二天课前抽查读的情况,这样不仅巩固了生字也让学生初步接触阅读,初步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让课外阅读从低段学生抓起。
  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说到阅读,很多人常常想到的是阅读能积累词汇、增长固有的知识,能快速提高孩子的读写能力……但是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希望阅读不仅带给学生们的是能力和分数,更要带给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丰厚的人文素养、高雅的人生气质,热爱生活的美好心灵,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于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入手。兴趣是鼓舞和推动学生课外阅读的巨大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我大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在广泛的阅读中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好习惯。
  1、老师为学生读书、读报,让他们感受故事的有趣。面对不爱阅读的学生我常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给他们介绍一些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
  2、让学生看"绘本阅读",让低段学生从爱上"读图"自然过渡到爱上"读文"。低年级时学生识字量小,因此我鼓励学生开始看"绘本读物",让学生从爱上"读图",借助拼音读文,自然过渡到爱上"读文"。
  3、教学中知识的延伸。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课堂阅读的延伸,教师在教学中应很好地发挥教材的优势,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到课外,由课内延伸课外阅读,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
  如教学《猴王出世》后,我向学生介绍《西游记》,并告诉他们看名著和电视的区别,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结合《草船借箭》的教学,我向学生出示《三国演义》(儿童版)介绍书中部分精彩内容的梗概,并推荐学生阅读《三十六计》。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被推动,纷纷要求借书阅读,在读书中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三、让学生有课外书可读
  要从小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学校和教室的环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班的学生均来自农村,家庭条件差,买书少,书源严重缺乏。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我在班级开辟了小小图书角,并经常从学校的图书室借阅读物,鼓励学生利用中午时间和课余时间借阅,并鼓励学生把自己所看故事讲给家长听,如果家长满意便在写话本上留言,老师和家长共同鼓励,这样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同时召开家长会,转变农村家长的陈旧观念,希望家长们为孩子买课外书。
  为了"哄"学生爱上阅读,"哄"学生读更多的书,我每周都从图书室借来几十本书,"奖励"给爱读书的学生;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我及时地给予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鼓励同学间交换看课外书,资源共享。
  四、教给方法,让学生会读书
  读书的方法有三种:精读、略读、浏览,并且在读中融入充分的想象。小学生背诵的80首古诗词、名人名言之类可用精读,童话故事一类可用略读,可浏览一些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可以让学生把一篇刚拿到手的文章读三遍:仔细的读一遍全文,圈一圈生字,标出自然段。第二遍可以快速地浏览全文。到了第三遍可以让学生先把要完成的题目读一读,带着问题读。这样能进行有目的的阅读。
  五、让学生有时间读课外书,并有时间和小伙伴分享读书的快乐
  我们不得不承认贪玩是每个小孩子的天性,一旦有时间他们便跑到田间地头操场,对于他们来说哪有时间看书。于是我便利用每天下午半小时的辅导时间鼓励学生读我为他们到图书室借阅的或他们自己购买的课外书,督促、鼓励学生安静自主的读书并把故事完整地读完。要求学生利用每天的课间时间和小伙伴交流读书收获,争取把自己读过的课外书推荐给小伙伴。
  总之,在阅读上,只要是学生有了进步就应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也许,读了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不能觉察,但如果坚持三年五年,一定会有变化!这就是书的滋养。让学生爱上阅读并非是一件易事,它不可能立竿见影。它需要老师的循循善诱,持之以恒。只要坚持不懈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逐渐成为自觉行为。阅读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的遨游,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多彩的蓝天。
网站目录投稿:绮烟